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01-19谢丽彬李民
谢丽彬,李民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福建福州350202;2.福建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350001)
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谢丽彬1,李民2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福建福州350202;2.福建商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350001)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要充分发挥现有自贸试验区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必须及时总结评价试点实施效果,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专项评价。通过回顾文献,基于四项基本原则筛选出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并通过AHP法科学计算出各指标权重,构建出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结合问卷访谈、模糊数学等方法利用此评价体系对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自贸试验区;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发展是中国政府为深入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自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至今,已有广东、天津、福建等多省市获批建立自贸试验区,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7个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近期将获批。当前中国自贸试验区目前还处在建设的初级阶段,随着前期试点的深入及后续试点的跟进,亟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对已有自贸试验区运行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并对后续试点自贸试验区提出科学指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经验。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对于自贸试验区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FTA(Free Trade Area),且侧重研究自由贸易区与一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FTZ(Free Trade Zone)作为研究对象。国外对自贸试验区的评价研究以《FDI》的全球自由贸易区评选指标为主要依据,该体系以评价基础条件及发展空间为主,对实施效果的评价相对较弱[1]5-8;国内王爱俭等为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体系竞争力[2]24-32、彭羽从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3]63-75,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对区内某行业影响、局限于自由贸易区某一建设目标,而缺乏对自由贸易区综合绩效评价的整体框架设计。基于此,将尝试构建一套符合中国自贸试验区设立、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运用AHP法对各层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形成自贸试验区绩效测评模型。
二、评价指标选取
(一)指标选取原则
评价体系中指标的设计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科学性及准确性,因此为获得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笔者在设计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时遵循以下原则[4]40-51。
1.目的性。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能准确反映评价内容,针对评价目标。自贸试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国务院印发的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各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为参考,评价指标的选取力求对应总体方案中“主要任务”要求。
2.精简性。理论上来说,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答案选项越多调研者越能够收集到更多更详细的调研信息,但实际操作中,评价指标、答案选项过多一方面会影响被调研者的积极性,导致敷衍了事,直接影响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无效指标、选项的存在也会影响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因此,评价指标要突出重点,答案选项要易于理解。
3.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涵盖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保证评价指标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是评价指标能够覆盖达到评价目的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其次是在为调研对象提供的答案选项要保证完整,避免出现被调查者无法选择的情况。
4.具体性。评价指标的设计、选取要将评价对象的属性特征与评价目标联系起来,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评价指标、答案选项的描述应具体详细,避免抽象笼统,要让被调查者能够准确把握调研者的出题意图并进行准确作答
(二)指标体系选取
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兼顾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战略以及制度创新的任务需求,笔者以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世界银行“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框架、“区域竞争优势”评价要素为参考[5]74-75,选择了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开放、金融开放创新、法制制度保障等四项一级评价指标和行政审批改革、需求响应度、办事效率、办事流程规范性、服务业开放、负面清单、对外投资促进、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创新支持、法律合理程度、法律完善程度等十二项二级评价指标,具体如下。
表1 评价指标
在国务院已经批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列出了自贸试验区的多项改革任务,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由此可见,目前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建设的首要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很难有自贸试验区内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也几乎难以办到,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的载体,作为一级指标也相对最为重要;其次,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开放促改革,因此推动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是关键,投资领域开放一级指标的重要性仅次于政府职能转变;再次,自贸试验区建设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便利跨境投资和贸易”为指导思想,通过创新金融开放支持举措,扩大自贸试验区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其竞争实力;最后,自贸区建设需要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成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就需要前瞻、开拓、创新的新型立法作为重要保障,否则很难完成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战略目标[6]233-234。
(三)指标体系说明
1.政府职能转变
对于政府职能转变一级指标所涵盖二级指标的选取,此文综合参考了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治理指标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政府公共服务综合评估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估》等文献,选取了行政审批改革、需求响应度、办事效率、办事流程规范性作为二级评价指标。评价自贸试验区在简化审批环节,改进审批方式,增加审批透明度,用户需求相应度,办事效率,规范办事流程等方面的绩效。
2.投资领域开放
投资领域开放包括服务业开放、负面清单、对外投资促进三项基本任务,因此也选择这三项作为二级评价指标,对自贸试验区服务领域扩大开放、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负面清单模式的管理现状,以及在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创新投资服务促进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价。
3.金融开放创新
金融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是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开展金融开放创新改革可为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积累经验,增强服务自贸试验区实体经济能力,便利区内跨境投资和贸易。因此选择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创新支持作为金融开放创新的二级评估指标。
4.法制制度保障
自贸区为中国法治建设开启了新的议题,自贸区“制度创新”和改革深化需要有完善的法治基础,因此,有必要对自贸试验区内法律法规的合理程度、完善程度进行评价,确保其符合宪法、立法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能够满足区内企业运营、发展需要,进而能够更好促进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发展。
三、评价模型构建
由于评价指标较多,且每一项指标对自贸试验区建设效果的影响程度不一,因此有必要明确各指标在整体效果中所占的比重,用于表示指标对整体的影响程度。常用于确定权重的方法有顾客赋权法、因子分析法、专家赋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果为量化数值,适合进行评级,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时需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首先按照指标级别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构造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同时还要对判断矩阵进行其一致性检验,并最终确定各指标权重[7]41-47。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前文所确定的指标选项,此研究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如下表所示。
表2 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二)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赋值由专家根据自己对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做出,因此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保证赋值的客观性,此文采用专家赋值法,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征询相关专家及专业人员的意见,请他们根据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标度对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进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通过对专家反馈结果的统计,笔者对各项比较值加以平均以后得到相关判断矩阵(因篇幅所限,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判断矩阵仅以B1——C1为例,不一一列出)。
表3 评价目标A——一级级指标B判断矩阵
表4 一级级指标B1——二级指标C1判断矩阵
(三)确定指标权重
考虑到文章篇幅所限,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此文接下来仅以一级指标为例介绍其权重计算过程,二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类似,因此省略而直接给出结果。
为了增加结果的精准性,笔者将判断矩阵换算为指数标度法(e(0/5)~e(8/5)),换算结果如下。
则该判断矩阵中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
WA=(0.3562,0.1937,0.1251,0.3250)T
同理可得六个二级矩阵的权重集:
WB1=(0.2771,0.1611,0.4658,0.0960)T
WB2=(0.2973,0.1638,0.5390)T
WB3=(0.2519,0.1593,0.5889)T
WB4=(0.5000,0.5000)T
五个二级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
矩阵一致性检验
以一级指标矩阵FA为例,
RI=0.89(参照Saaty给出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表5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同理可求出各二级矩阵的对应CR值:
CR1=0.0116<0.1,CR2=0.0089<0.1,CR3=0.0518<0.1,CR4=0<0.1,
表明以上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要求,可见本研究所建立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
接下来以WB1、WB2、WB3、WB4分别表示评价体系中各项二级指标在其所属一级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由于计算过程的雷同性,以WB1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为例。对其进行以下转换:
WB1=WB1*0.3562=(0.0987,0.0574,0.1659,0.0342)T
同理可得WB1,WB2,WB3,WB4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得出各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在该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下中所占权重如表5所示。
表6 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所占权重
以上为此文构建的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结合问卷访谈、模糊数学等方法利用此评价体系对自贸试验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结语
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尚处于启动和探索阶段,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保证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有利保证,其有利于对自贸试验区管理制度进行纠错纠差,也有利于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和先进经验及优秀制度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复制和推广。
[1]闫然.全球自由贸易区排名及评价体系分析[J].港口经济,2014(9).
[2]王爱俭,刘喜和,王学龙.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兼议天津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12).
[3]彭羽,陈争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4(10).
[4]杨杰,凌文铨.关于绩效评价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2).
[5]周泽辉.法与金融发展——基于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实证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
[6]孟广文,刘铭.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J].地理学报,2011(2).
[7]谢丽彬,李民.政府网站满意度评估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6).
责任编辑:谢雪莲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Free Trade Pilot Areas
XIE Li-bin,LI Min
(1.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Fuzhou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rade,Fujian Fuzhou,350202;2.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Fujian Fuzhou,350001)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T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it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isting FTA pilot demonstration,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service,we must sum up the evaluation of the pilot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ults,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pecial.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FTA was selected based on four basic principles,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was calculated scientifically by AHP method.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FTA was constructed.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mathematics and other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evalu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TA.
Free Trade Area,Performance Evalu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625
A
1674-8891(2016)06-0072-04
2016-09-19
此文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科研项目“福建自贸区(FTZ)政府制度创新绩效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WX15015。
谢丽彬(1985—),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李民(1985—),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商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