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型情态研究对语义与语法的扩展作用

2017-01-19王欣杨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量值情态人际

王欣,杨剑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责任型情态研究对语义与语法的扩展作用

王欣,杨剑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语言学研究中情态的两大分类为认知情态和道义情态。道义情态的分支之一责任型情态强调的是说话人根据客观需要或者责任而做出的一定要做的决断,其表达形式包括情态动词(及其否定式)、情态形容词/副词以及具有表达“责任”含义的实意动词等。通过举例分析,认为责任型情态研究能够突破传统语义、语法和认知型情态研究的范畴,从道义责任的角度扩展语篇中语义和语法的意义和内涵,提高人们对语言人际意义的认知能力。

责任型情态;语篇;语义;语法;扩展

自从亚里士多德在其模态逻辑理论中提出情态(modality)这一术语以来,人们对情态的研究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语言学中的情态研究包括了从传统语法、语义学、语用学、符号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分支学科中的不同角度研究。语言学家们对情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与分类,包括莱昂斯提出的两大情态类型[1]452,793,823:认知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帕默尔提出的三类情态类型[2-3]:认知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拜比提出的四类情态类型[4]:认知情态、说话人导向情态(speaker-oriented)、行为者导向情态(agent-oriented)和从属情态(subordinating);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将情态分成两类[5]129:情态(modalization)和意态(modulation)。此外,根据情态的语义类型、情态取向、类型学范畴等,情态又可以被分成高情态量值、中情态量值和低情态量值;显性主观情态、显性客观情态、隐性主观情态和隐性客观情态等。在情态的各种分类中,认知情态与道义情态始终是公认的最重要的两大类别。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情态研究的重心主要在于认知情态及其意义的研究上,对于道义情态的研究很少,而对于道义情态的子分类之一——责任型情态的研究就更少(截止到2016年10月3日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责任型情态”为搜索词,全文搜索,搜索得到的382篇文献中只有22篇题目中出现了责任型情态)。李战子在《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中着重研究的是认知型情态的人际意义,但特别指出责任型情态在语篇中的人际意义方面的研究也不容小觑。[6]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责任型情态研究的成果,将重点解析责任型情态研究对语篇语义和语法的扩展作用。

一、责任型情态的定义与表达形式

在情态的两大分类中,认知情态表示命题真实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和说话人的主观认知有关,强调的是说话人的心理状态。道义情态表示实际行为人所做行为的可能性与强制性,突出的是行为人及其行为所负有的道义责任,涉及许可与责任两种社会功能。孙启耀,王宁指出了认知情态与道义情态四个方面的区别[7]:1.涉及行为本身还是行为实施后的预期;2.说话人所表述的情态与时间关系;3.是否涉及来源属性或指令性;4.情态表达的角度不同。道义情态的内涵主要包括责任与许可两个方面。看下面两个例子:

(1)You must leave now.

(2)You may leave now.

在(1)中,说话人通过高情态量值词must的使用,表达出听话者(行为人)有责任或义务(或者至少是行为人被寄予这样的责任或义务)去做某事,即行为人必须离开。在(2)中,说话人通过低情态量值词may的使用,给予行为人以许可可以离开。通过上面两个例子,道义情态可以分成责任型情态和许可型情态两个类别。责任型情态指的是“说话人根据客观需要或者责任而做出的一定要做的决断”,而许可型情态指的是“说话人根据客观需要认为某一行为可以实施或者允许某人实施”。

责任型情态与许可型情态的情态表达形式也有所不同。责任型情态的表达形式主要包括情态动词(及其否定式)、情态形容词/副词以及具有表达“责任”含义的实意动词等。

二、责任型情态研究对语篇中语义与语法的扩展作用

(一)责任型情态对语义的扩展作用

英语中常用的情态动词或词组有13个,韩礼德将其分成三类,包括:高情态量值(high),中情态量值(median)和低情态量值(low)。[5]624

高情态量值must,ought to,need,has to,is to中情态量值will,would,shall,should低情态量值may,might,can,could

而责任型情态动词根据“责任型”的定义与表达方式考量,从十三个情态动词缩减到八个,即can,could,shall,should,must,oughtto,need与haveto;其否定式依次为:can’t,couldn’t,shalln’t,shouldn’t,mustn’t,oughtn’tto,neeedn’t/doesn’t(didn’t) need to,haven’t to。相对于从认知型情态来分析上述情态动词所表达的语义,责任型情态赋予了这些情态动词不同的语义和内涵。根据韩礼德对情态动词高、中、低情态量值的分类,以下例句中语义的情态量值是由低至高依次递增的:

(3)You can/could leave now.(你能够走了,低情态量值的can/could表明你有权利选择离开或不离开,责任情态的语义属于低量值)。

(4)You shall/should leave now.(你应该走了,中情态量值的shall/should暗含“逐客”的意思,即你有责任离开了,责任情态的语义属于中量值)。

(5)You must leave now.(你必须走了,高情态量值的must表明了“命令”的语气,即“离开”是毋庸置疑的责任,责任情态的语义属于高量值)。

除了语义上高、中、低情态量值所赋予的责任意义的高低不同之外,即使具有相同情态量值的词因为情境的不同也会具有语义方面主客观的区别。比如把上面例(5)改成例(6):

(6)You have to leave now.(你现在得走了,说话人只是说出客观必要性,没有命令,只是陈述或建议)

例(5)中Must是说话人根据客观要求对行为人所做行为的必要性做出的决断,体现了说话人的权威性,属于主观性责任情态,而haveto是说话人对行为人所做行为的必要性做出的陈述甚至是建议,不体现说话人的权威性,属于客观性责任情态。

除了责任型情态动词之外,责任型情态形容词、副词、实意动词都能够赋予情态词范畴不同于认知型情态的新的语义,扩展了人们对语篇中情态词范畴所表达语义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情态副词需要依附于情态动词并为其服务。情态副词的情态量值需要视其对情态动词的辅助作用大小而定。因为这个特点,情态副词常常被称为英语情态卫星副词,在和情态动词搭配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辅助增强情态意义,强化语篇人际意义的表达和传递。但是情态副词的情态量值划分并不同于情态动词情态量值的划分,不能简单地划分为高、中、低三级,而是要根据情态副词在辅助情态动词过程中所体现的程度和预期来确定,这就决定了同一情态副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和不同的情态动词搭配使用时,具有不同的情态量值。韩礼德对情态副词的情态量值进行了如下的划分[5]129:

程度完全totally,utterly,entirely,completely与预期相悖高quite,almost,nearly低scarcely,hardly超越even,actually,really,in fact限定just,simply,merely,only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情态副词really与must和may搭配会体现出不同的情态量值,前者为高情态量值,后者则为低情态量值;同理,nearly与must搭配会具有高情态量值而与may组合会表达低情态量值。

责任型情态副词所表达的情态意义不同于上述的情态卫星副词的情态意义表达。责任型情态副词主要是通过其本身所暗含的“责任、义务”等意义来扩展情态意义的。以带有“责任、义务”意味的责任型情态副词necessarily和obligatorily为例(其对应的形容词分别为necessary和obligatory):

(7)You do necessarily finish this job.(=It’s necessary for you to finish this job.)(你有必要完成这个工作,表明说话人的主观上认为你有责任或义务完成这个工作,要求听者完成工作)。

(8)You do obligatorily finish this job.(=It’s obligatory for you to finish this job.)(你必须完成这个工作,本句中的obligatorily/obligatory更强调说话人提醒听者的负有道义或法律上的义务或责任必须完成这个工作,比上一句的强制意味更浓,情态量值更高)。

同样,英语中很多具有“责任、义务”含义的实意动词也可以表达类似的责任型情态意义,例如:

(9)I require you to finish this job.(我要求你完成这个工作。主动语态强调说话人的主观意愿。)

(10)You are required to finish this job.(你被要求完成这个工作。被动语态强调听话者完成工作的责任或义务的客观性,强制的意味更浓,required在这里的作用类似于责任型情态形容词或副词的作用。)

(二)责任型情态对语法的扩展作用

李战子认为[6]:情态是语篇人际功能的核心概念,在语篇人际意义的表达中,情态具有超逻辑和传统语法的功用。传统语法结构中句子与词汇的选择与分析有自己的规则,往往并不与情态的分析相结合。而功能语法理论中的人际元功能要求(超越传统语法的结构)考虑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互动及说话人的情态。这就决定了情态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对认知型情态的分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责任型情态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帮助人们超越传统语法层面,理解语篇中人际意义层面表现出的权力、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在情态取向系统中,Halliday将情态依次分为[5]624:显性主观、显性客观、隐性主观和隐性客观四种。显性主观与隐性主观属于相对高量值责任情态而显性客观与隐性客观观属于相对低量值责任情态。说话人对于某事物的主观评价可以通过高量值责任情态得到强化。看下例:

(11)I think/expect/believe she is right.

例(11)的主语结构I think/expect/believe从传统语法看是有关“I”的命题,但从情态角度分析本句实际的重点在于“she is right”。英语中这种表达情态的方式叫作“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语法隐喻超越了传统语法的限制,把体现责任情态的人际评价从词组“升级”到小句级阶。英语中,I think/expect/believe/reckon that...这样的结构就是通过语法手段把表达可能性的情态人际意义嵌入到一个显性的主观从句中的,表达发话人的主观评价。马丁认为这是一种表达显性主观情态(explicitly subjective)的结构,突出了说话者对所做评价所担负的责任。[8]68-69,98下面的例子能够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12)Before we offer you this post,it will be of great necessity for us to learn more about whether your ability is adequat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job.

(13)I need to learn more about whether you are up to the job and then I will contact you again.

这是写给两个求职者的回信,例(12)以非人称小句“it will be of great necessity”表达招聘者的主观看法,但用的是客观表达形式,属于客观表达,暗含“公事公办”的意味,表明招聘者对于该求职者没有特别的关注或印象,应聘成功机率不一定大;例(13)中重复使用了主观意味更大的“I”表达招聘者的观点,这种主观表达形式比较富有人情味和亲近感,暗含着招聘者对于该求职者有较好的印象或关注。和例(12)相比较,显然例(13)中的求职者被录用的机率更高,因为本句中的显性主观情态表达的更明确,清晰地表明了招聘者的情态倾向。

根据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泊森的划分[9]121,传统语法中的被动语态通常在5种情况下使用,其中包括1)由于某种原因不指出施动者;2)强调或突出动作的承受者,这两种情况下的被动语态涉及了说话者自己的意图和态度,所以具有人际意义,请看下例:

(14)He is to blame.

(15)He is worthy to be honored.

在上面两组例子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淡化了说话人自身的观点,目的是突出说话者观点的客观性。例(14)突出的是受话人受到责备的客观性(即由他自身原因引起,而不是说话人主观性的责备),利用显性客观情态淡化了说话人的主体责任情态;例(15)同样借助客观形式隐性地表达出说话人对“he”尊敬的情感,淡化了主体责任情态。这种利用低量值责任情态突出客观化的现象除在被动语态中存在,也在it引导的从句、宾语从句等句式中表达责任情感时表现。

可见,从传统语法角度分析或单单从认知型情态分析,都不能够充分体现语篇中所“隐喻”的责任情态,也就不能充分理解说话人的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等人际意义,责任情态研究的引入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对语篇中语法的认知。

结语

责任型情态作为情态两大分类中道义情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认知型情态相比较而言,关注的是道义责任,是行为实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说话人表述的情态与时间关系上、在情态表达的角度和指令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在语言分析,尤其是语篇分析中,加强对责任型情态的研究不但能够扩展人们对语篇中语义和语法的认知,而且能够扩展人们对语用、认知特征和情态心理空间的认识。责任型情态的研究能够深化语法学理论对情态系统的研究,提升人们对情态系统表达的人际意义的认识,能够扩展人们对评价理论与批评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同时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理据,值得期待后续更广泛、更大量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1]Lyons,John.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 P,1977.

[2]Palmer,F.R.M 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 odals[J].Longman G roup Limited,1986.

[3]Palmer,F.R.M ood and M odality[J].Cambridge:Cambridge U niversity Press,2001.

[4]Bybee,J.et al.The Evolution of G rammar[J].Chicago and London:The U 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5]H alliday,M.A.K.A 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 rammar [M].London:Edw ard A rnol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6]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孙启耀,王宁.语用身份构建中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8]M artin,J.R.etal.W orking w ith Functional G rammar[M]. N ew Y ork:St.M artin’s Press Inc,1997.

[9]Jesperson.O tto.Essentials of English G rammar[M].London:G eorge A llen&U nw in Ltd,1933.

责任编辑:谢雪莲

The Extension of Semantics and Grammar of Responsibility-based Modality

WANG Xin,YANG Jia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eilongjiang Harbin,150001)

The two major categories of modality in linguistic studies are cognitive modality and moral modality.One of the branches of moral modality is responsibility-based modality,which emphasize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speaker's making decisions according to objective needs or responsibilities.The form of expression includes modal verbs(and their negatives),modal adjectives/ adverbs,and verbs meaning“responsibilit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it is considered that responsibility-based modality can break through the categories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grammar and cognitive modality,expand the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semantics and grammar in discourse from the angle of moral responsibility,and raise people's cognition of language interpersonal meaning ability.

responsibility-based modality,discourse,semantics,grammar,extension

H13

A

1674-8891(2016)06-0050-03

2016-08-21

2015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用学视角下责任型情态人际意义的多维度研究”(编号:15YYE03),2015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英语专项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编号:0215024)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语用身份维度中责任型情态意义构建的研究”(编号:HEUCF1612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欣(1972—),女,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杨剑(1974—),男,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大学英语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量值情态人际
多元向量值区域和加权风险值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2010年1—4月)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