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做好“三水”文章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务保障
2017-01-19天津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孙宝华
天津市水务局党委书记 孙宝华
2017年,天津水务全面贯彻中央治水方针,认真落实水利部党组和市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科学配置水资源、不断改善水环境、严格确保水安全,全面提高水务基础保障能力,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务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绘制水务发展蓝图
天津水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水务作为政治工作、发展工作、民生工作,研究提出了实施调水、蓄水、排水、节水、清水、活水六项工程,实现缺能引、沥能用、涝能排、旱能补、污能治、水能动“六能”目标的发展思路。围绕这一思路目标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水资源统筹利用和保护、湿地水源保障、北大港水库功能提升、于桥水库综合治理、再生水利用等规划方案,为水务事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学配置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主动协调外调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引江、引滦累计向天津供水11.6亿m3,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完成引江向尔王庄水库连通工程、王庆坨水库主体工程、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黎河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引江供水体系,改善引滦输水条件,努力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高效利用外调水发挥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雨洪水。在确保防汛安全前提下,应用尽用雨洪资源,累计承接上游来水7.21亿m3,不仅满足了河流湿地生态用水需求,还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储备了水源。
提标利用再生水。完成50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累计提标改造105座,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准Ⅳ类水平,为农业和生态用水提供了重要水源。大力推进高耗水行业和园林景观领域使用再生水,年利用再生水3.2亿m3。
大力压采地下水。全面完成天津市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加强取水许可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严控地下水超采,积极推进水源转换,压采深层地下水1100万m3。
积极发展淡化水。将淡化海水作为战略水源储备,沿海项目优先配置利用淡化海水,重点发展点对点直供工业,年利用淡化海水0.37亿m3。
三、不断改善水环境,恢复河湖健康生态
全面提升治理标准。创新方式方法、多方加大投入,积极采取曝气增氧、生态浮床、生物制剂、船只搅动、人工打捞五项综合措施,有效抑制蓝藻暴发态势,改善海河、外环河及中心城区二级河道水质,保障了第十三届全运会顺利举行。1—10月,全市河道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35%,劣Ⅴ类水质比例降至40%。
全面落实河长制。印发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意见,全市16个区全部印发工作方案,268个镇全部出台实施方案,设立天津市河长制事务中心,全市实现市、区、镇、村四级河长全覆盖,建立起党政主导、属地负责、分级管理、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在全市开展河湖水环境大排查大治理大提升行动,发现问题全部列入问题清单,纳入河长制“一河(湖)一档”管理;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对发现的水环境问题坚持追根溯源、标本兼治;深入提升水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坚持截污治污、生态治河、水系循环、绿化美化多措并举,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城乡水环境面貌。
全面落实“水十条”。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万元GDP用水量16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5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95。2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治理完成,清淤市区二级河道68km,新建再生水厂3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2.5%,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
四、严格确保水安全,提升防汛减灾能力
超前防范部署。坚持无雨当有雨防、小雨当大雨防,超前防范部署,全力做好强降雨防御,汛期5次启动防汛Ⅵ级预警响应,提前集结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多次强降雨过程,切实保障了全市防汛安全。
提高工作标准。以确保易积水低洼地危房群众安全为标准,派出工作组督促落实群众转移安置措施。以中心城区积水快速排除为标准,及时启动“一处一预案”,确保市民出行安全。以科学防御山洪灾害为标准,指导落实泥石流滑坡隐患点位防御措施,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关闭山区旅游景区、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以消除度汛隐患为标准,明确河道险工险段责任人,逐一制定抢险方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
提高调蓄能力。坚决贯彻防蓄结合要求,着力在防得住、排得快、蓄得好上下功夫,尽最大可能有效利用雨洪资源。科学调度入境洪水,累计向重点河道水库调水蓄水3.31亿m3,向七里海等湿地调水补水2.28亿m3,满足河湖湿地生态用水需求,有效涵养水源,为进一步提河湖高湿地生态水量保障程度、还河湖健康生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思路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实现“六能”目标,全面实施六项工程,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力度,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水务各项工作,推动水务事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