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2017-01-19杨佳明熊剑陆军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4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挫裂伤监测仪外伤

杨佳明 熊剑陆军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杨佳明 熊剑*陆军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以采用常规方式监测患者情况作为对照组,以采用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患者情况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及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23例患者中,3例死亡,死亡率为13.04%;对照组23例患者中,9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39.13%,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8,P=0.0439)。结论: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助于及早发现颅内出血,及继发性水肿,为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了依据,并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微小病变,降低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

有创 颅内压监测仪 重型颅脑外伤 死亡率 颅内水肿

据临床资料统计,约有50%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会合并不同程度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如未经及时诊治,有可能引发脑水肿甚至脑出血,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临床在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时,需对患者的病情加以重视,因为该疾病具有颅内压瞬间升高的特点,且病情进展一般较快,使救治的难度大大增加,不利于患者的预后[2]。本次研究探讨了采用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及对死亡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男14例,女9例,年龄18~64岁,平均(45.2±3.1)岁,颅脑外伤原因:5例为高处坠落,15例为交通事故,其他原因损伤3例,创伤类型:6例为脑挫裂伤伴出血,10例为广泛脑挫裂伤,4例为外伤性硬膜外出血,3例为硬膜下出血;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19~63岁,平均(43.7±3.4)岁,颅脑外伤原因:4例为高处坠落,16例为交通事故,其他原因损伤:3例,创伤类型:5例为脑挫裂伤伴出血,9例为广泛脑挫裂伤,5例为外伤性硬膜外出血,4例为硬膜下出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监测患者情况,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等。

实验组采用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患者颅内情况,具体方法为:协助患者更改体位至仰卧位,将患者头部垫高10˚~15˚,安装颅内压监测传感器,挪动患者时动作幅度不要过大,避免对患者产生刺激[3]。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一般状态,如有异常及时予以对症处置,监测过程中颅内压数值达到13.5mmHg或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趋势超过13.5mmHg,则认为患者的颅内压增高。此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神志是否清晰,瞳孔变化是否异常。定时对患者进行巡视,检查监测仪连接线路是否正常,如发现线路折叠、扭曲或接线脱落情况及时予以纠正,摇高病床至30˚左右,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4]。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持情绪稳定。检查患者呼吸道,必要时予以吸痰,以防发生肺内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合理膳食,嘱患者清单饮食,减少刺激性及油腻食物摄入。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23例患者中,3例死亡,死亡率为13.04%;对照组的23例患者中,9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39.13%,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8,P=0.0439)。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脑肿胀、脑水肿以及颅内压升高等。由于患者的脑实质出现软化及坏死、加之神经胶质细胞的变形,导致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做好对患者颅内压的监测工作,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颅内压动态变化,以此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作为临床用药及治疗的依据。对于提高治疗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采用颅内压监测探头,对患者的颅内压情况进行监测,有助于直观了解患者脑灌注压情况,继而判断出脑组织的灌注情况,有助于临床及时调整用药。通过动脉、持续的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了解,可以及早发现脑挫裂伤,对于发现颅内微小血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颅内压监测可以通过统计颅内压数值及平均动脉压情况,合理调整脑灌注压水平,有利于缓解颅内压增高对脑组织造成的继发性损害,对脑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通过颅内压监测结果可以酌情调整脱水剂的应用剂量。加强对脱水剂用量的控制,有助于缓解肾功能损害、维持电解质平衡紊乱,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助于及早发现颅内出血,及继发性水肿,为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了依据,并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微小病变,降低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

[1] 钟向球.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老年性颅脑外伤中的预判应用[J]. 微创医学, 2014,9(5):663-664.

[2] Liu Jing, Ma Yanan. Application effect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analysis of [J].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atients after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6,51(3):93-95.

[3] 马建, 和华元, 张玉龙, 等.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9(34):99-100.

[4] 刘浩波, 岳盛魁. 无创颅内压监护仪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预警作用[J]. 中国实用医刊, 2014,41(22):55-56.

[5] 陈日练. 地塞米松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31(5):845-846.

[6] Yang Lifeng, Wang Shouchen, Siu Ming Tsui.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signifcance [J].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trauma patients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monitoring in severe brain, 2013,22(25):2770-2771.

Effect of Continuous 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on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YANG Jia-ming XIONG Jian*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Liaoning Shenyang 110041)

1006-6586(2017)11-0083-01

R651.15

A

2017-02-23

杨佳明,主要从事神经外科、重症医学、器官捐献、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熊剑,通讯作者,博士,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挫裂伤监测仪外伤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自我血糖监测仪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分析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双额叶挫裂伤后患者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电压监测仪自诊断系统研究及应用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