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7-01-19邢玉清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沈阳1105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心动图死亡率经皮

邢玉清 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辽宁 沈阳 1105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邢玉清 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辽宁 沈阳 11050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本院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0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4.12%,82.35%,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半年内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且预后效果显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包括非ST段抬高型与ST段抬高型两种,较易引发心室重构所致死亡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首选方法是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其主要是通过疏通相关梗死动脉来纠正受累心肌血流,从而实现临床治疗效果,现已被众多STEMI患者所获益[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特选择本院102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期间于本院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0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51例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27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7.7±7.2)岁;其中高血压17例,高血脂19例,糖尿病14例。对照组51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29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7.9±7.4)岁;其中高血压20例,高血脂17例,糖尿病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通过2010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确诊为STEMI患者,并均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清肌钙蛋白以及血清心肌酶等检测予以证实;②发病时间为12h以内或是12~24h之间但是依旧存在心肌缺血症状;③心电图显示相邻两个或多个导联的ST段抬高或是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④既往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⑤近期无慢性肾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脑卒中、脑出血以及重度感染性疾病患者;⑥无其余原因所致的心脏病或心功能障碍患者;⑦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书,且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常规吸氧与药物治疗,每天服用100mg抗血小板集聚药物、75mg氯吡格雷以及20mg瑞舒伐他汀,皮下注射0.4mL依诺肝素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具体方法:于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150万U尿激酶作为溶栓药物行静脉滴注,于0.5h内静滴完,溶栓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且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发生出血、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给予PCI术治疗,具体方法:术前实施常规备皮准备与碘过敏试验,创建静脉补液通路,给予密切心电监护,每天嚼服300mg阿司匹林与600mg氯吡格雷;经球囊扩张对冠状动脉狭窄段予以疏通,利用血栓抽吸导管将部分血栓负荷过重的病变部位进行抽吸,正确定位后把支架推送到病变处并予以释放;按照患者具体病情确定适宜的冠状动脉支架数目与支架种类,稳定好支架后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注意支架贴壁状况与TIMI血流状况;术后3~7d使用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每天常规服用0.1g阿司匹林2个星期与术后6个月内应用超声心动图予以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半年预后情况对比,术后半年预后情况主要包括半年内死亡率、半年内复发率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所有指标均恢复标准值,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不存在心肌缺血部位;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所有指标也明显恢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肌缺血部位缩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显著改善,实验室所有指标未见恢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存在明显心肌缺血。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51例患者中,显效26例,好转22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51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21例,无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82.3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845,P=0.028)。

2.2 两组患者术后半年预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51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2例,半年内死亡1例,半年内复发2例;对照组51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7例,半年内死亡6例,半年内复发8例。观察组术后半年预后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STEMI患者具有较高病死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发原因与先兆症状必须加强重视,尽量避免或减少严重恶性事件的发生[3]。对于该疾病患者必须及时实施心肌再灌注治疗,对患者病变区域予以有效控制,并加强对心脏功能的保护,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治疗STEMI患者的关键是院前急救,院内建立绿色通路并及时打开静脉补液通路,减少诊治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接受介入或溶栓治疗。对于错过最理想救治时间的患者通常实施实施PCI术治疗,为心衰与休克患者给予呼吸循环支持,维持呼吸道畅通,并且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4]。对发病时间为3h以内与梗死区域较小的患者,且不具备PCI术治疗的医疗机构,通常是给予溶栓治疗,能够达到快速溶解血栓和疏通血管的效果,但是其存在出血风险,且具有较多禁忌症,对于动脉严重狭窄以及梗死范围偏大的患者,溶栓疗效不理想。PCI术后再次冠脉造影能够全面观察动脉情况与TIMI血流,能够保护患者心功能,对心室重塑予以抑制,维持心肌电活动。

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82.35%,观察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半年内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且预后效果显著。

[1] 王军, 王德昭. 高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18(27):3276-3283.

[2] 张景昆, 赵运涛, 吴涛, 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ST段变化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18(27):3270-3275.

[3] 梁钰芩, 李永辉, 张寰, 等. NL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冠脉血流的关系[J]. 山东医药, 2015,55(41):33-35.

[4] 王竟靖, 别自东.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外周血中HOXA远端转录本及微小RNA-125b的表达变化[J]. 中国医药, 2016,11(12):1757-1761.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n 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XING Yu-q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Kangping County, Shenyang (Liaoning Shenyang 110500)

1006-6586(2017)11-0086-03

R542.22

A

2017-03-14

猜你喜欢

心动图死亡率经皮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