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我提升

2017-01-19徐月欣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教师职业高校教师

徐月欣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教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幸福感作为一种与人的需要紧密联系的主观体验,是衡量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职业幸福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1]。教师职业是一种助益他人幸福且获得自我幸福的职业,其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教师自身,还影响着学生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高校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其职业幸福感现状却不容乐观。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从而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2]。可见,积极心理学指向人类自身正向品质的培养,引导人从消极的事物中发现积极的一面。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我提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

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职业压力过大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相应地,高校教师也就扮演着教育者、研究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肩负着传授知识、立德树人、开展学术研究等多重使命。作为期望值和社会关注度都较高的一个职业,每一种角色、每一项使命都赋予了高校教师较高的责任和要求,增大了其职业压力。

另外,扩招等原因导致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不断增加;而职称评审名额少、要求严,在奖励、晋升、分配等制度上向科研倾斜,使许多高校教师在高质量完成大量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努力发表一定级别的论文、主持或参与教研与科研项目、发明专利、出版专著或教材,以达到职称评定标准。这导致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不断加大,功利性地进行课题申报和学术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导致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日趋增大。

并且,高校教师主要由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相对较为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结构中,价值实现维度和成就感维度是教师最为看重的两个维度[3]。然而,现实中繁重的工作压力使部分教师疲于应付,身心疲惫,甚至出现了“过劳死”现象,根本谈不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职业幸福感的体验。

(二)职业认同感不高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4]。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职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只有内心真正认同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才能投身教育事业,激发工作热情,从而更容易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但高校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出于热爱教育事业,而是从功利性角度出发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显然,这样的教师难以理解教育工作的深层意义和价值,更不容易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与幸福。因此,职业认同感不高,仅把教师职业当做“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失缺的内部根源[5]。

(三)人文关怀不足

人文关怀就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6],表现为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具体到高校,人文关怀是指对教师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的关怀,主要包括保护教师的权利、肯定教师的个人价值及其贡献、尊重教师的需要等。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中行政化、制度化色彩较浓,人性化不足,表现为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对学校和社会需求的满足,相对忽略教师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过于重视制度建设及其对教师的约束,教师的聘任、培训、考核、晋升都以量化的制度实施规范化的管理,看起来公平合理,却少了些许温情,忽略了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与教学效果的滞后性特点,也在无形中强化了竞争意识和功利意识,冷漠了人情,忽视了关怀。

(四)幸福获取能力教育缺失

幸福感是个体的主观体验与评价,一个人幸福与否、幸福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主观上是否具备获得与感受幸福的能力。具备了幸福获取能力,即便现状不尽如人意,也能苦中作趣,幸福感就不会缺失。幸福获取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受人格特质的影响,也与后天教育密切相关。但是现实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人们重视的是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及取得证书的多少,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有所忽略,对个体的幸福获取能力更是鲜有关注。因此,如果先天不足,后天教育又缺失,幸福获取能力缺乏,自然难以体验职业幸福感。

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我提升策略

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个体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和学校的作用,但这些作用都是外在的、不可控的。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现象,以实现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与社会安宁,从而获得永久的幸福。高校教师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激发自身的潜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一)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积累正性心理资源

心理品质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品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其中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础[7]。积极心理学基于人的积极力量提出了六大美德、二十四项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

作为高校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较强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爱好、宽容豁达的心胸,等等。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应对压力,能让教师从积极的角度寻找工作中的乐趣,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高校教师自身要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多关注自身正性心理特征与能力的培养,学会借力提升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当高校教师不断用积极倾向解释各类教育现象与生活事件时,就能更多地体验到愉快与幸福,不断积累正性心理资源,并积极行动应对应激,进而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与积极力量积聚的良性循环。

(二)建立恰当的职业认知,增强内在发展动力

教师的劳动主要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灵魂的活动,这决定了教师劳动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鲜活生命和主观能动性的人,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等特征赋予了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繁重性。

大学生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独特,对高校教师来说,引导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与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证实自身价值、促进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师职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为谋生手段而存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享受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过程中的挑战性、创造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尊重感与成就感,教师职业是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8]。可见,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相关,更取决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源于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职业认同是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教师要形成职业认同,就要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用积极的眼光认识教师职业,以积极的心态享受教育过程,即站在非功利的角度理解和体会高校教师职业的内涵和价值,形成恰当的职业认知,乐观地挖掘内隐于教育过程中的快乐因素。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全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发展自我,积极主动地建构幸福的职业生活,从而体验和收获职业带来的成长感、满意感与幸福感。

(三)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培育心理支持力量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积极心理力量的重要源泉。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是个体应对挑战和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的重要资源。一个人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意味着他与人分享成就、分担痛苦的机会就越多,因而越容易获得温暖和归属感,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因此,高校教师要提升职业幸福感,就要重视社会关系,尤其是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教育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构建。

1.构建良好的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是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形成的、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形成的关系,主要包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对高校教师而言,师生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形成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与相互尊重的氛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有助于教师坚定职业信念。除此之外,上下级关系融洽、沟通顺畅,教师更有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自尊和自信的品质;同事关系融洽,能相互关心和支持、乐于分享与交流,教师会有强烈的归宿感和强大的支持力量。因此,对大学生,教师要善于了解其需要和兴趣,倾听其声音,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引领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对领导和同事,教师要做到真诚相待,与人为善,多发现和学习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合作互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和谐的教育关系,并使之成为促进自己专业发展、体验职业幸福感的力量源泉。

2.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驿站,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支持系统。和睦、融洽的家庭能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和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教师分享喜悦、分担烦恼的安全场所,也是教师体验亲密和真诚、提高幸福获取能力的场所,更是教师迎接挑战、应对挫折、挖掘潜能的坚强后盾。因此,高校教师要培育爱的力量,善于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努力经营家庭生活,合理安排时间,经常与家人共享美好时光;要与家人平等相处、互敬互爱,创建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真正让家成为缓解压力的舒适空间,从而身心轻松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不断积累职业幸福感。

(四)提升必备的专业素养,增强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0]。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教师的自信心,影响工作成效和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职业幸福感的获取。高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受他人评价、主观认识和教育实践中的成败体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成败体验尤为重要,且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潜力,个人素质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获得持久幸福的源泉。对高校教师来说,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有助于内在力量的强大,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关键。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相互促进、螺旋上升。因此,全面塑造和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实现专业化的成长是高校教师增强自我效能感、实现人生价值、享受职业幸福的必由之路。

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信念、专业人格、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四个方面。因此,一个称职的高校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就要善于学习,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修养;要坚定专业信念,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真正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还要善于反思,勤于总结,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进步,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体验职业幸福感。

三、结语

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工作的潜在动力,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来,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离高校教师并不遥远,工作和生活的诸多平凡之中就隐藏着丰盈的幸福。高素质、身心健康、充满正能量的高校教师,既能在愉快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验和享受职业幸福感,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高校教师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努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1] 职业幸福感.[EB/OL].[2017-09-21].https://baike.baidu.com/item/职业幸福感.

[2] 张玉柱,金盛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5):629- 634.

[3] 曾汉君.教师职业认同感探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37-38.

[4] 柳海民,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的误解及澄清[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1):10-14.

[5] 蒋永华.人文关怀: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4(3):24-27.

[6] 潘月俊.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2.

[7] 李继中.学高人之师 身正人之范——谈高校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42- 44.

[8]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0.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教师职业高校教师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