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武清区奶业发展之路

2017-01-19袁文焕

中国乳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武清区奶业牧场

文/袁文焕

(天津市武清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市武清区奶业发展之路

文/袁文焕

(天津市武清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武清区是天津市重点奶业地区,占天津市奶牛存栏1/3。2002~2004年,武清区被中国奶业协会评为全国奶业发展20 强县(市)。2003年,被国家和天津市列入奶业一体化经营优势区域规划。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奶牛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区,并被中国奶业协会评为全国奶牛强区。2006年,被中国奶业协会评为全国奶业发展50 强县(市),位居第13 位。笔者作为武清区奶业发展的亲历者,对武清区多年奶业发展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供奶业同仁借鉴。

天津市;武清区;奶业;发展

武清区位于天津市西北部,京津两大城市之间,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区和桥头堡,区域面积1 574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7 万亩,占土地面积的58%。辖29 个乡镇街道,人口79.3 万,其中农业人口69 万。武清区奶牛养殖业只有30 年的历史。1998年以前,全区奶牛存栏仅2 000 余头,主要是农户小规模散养,自行销售。2000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京津鲜菜园”的发展思路,把奶牛养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着力加以引导和扶持,使全区奶牛养殖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全新阶段。经过多年发展,全区奶业总资产达10 亿元。奶牛存栏4.5 万头,占全市的37%,奶牛集约化饲养率达100%,成母牛年均产奶量达7.8 吨,全区日产鲜奶520 吨。建成规模化牧场42 个,全部进行牧场智能化管理,15 个牧场安装阿菲金、阿波罗、韦斯伐利亚等智能化挤奶设备,实现了智能化实时监控生产、机械化挤奶、管道输送和冷链贮运。

纵观武清区奶业的发展历程,科学决策、政策拉动、服务推动是奶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农业支柱产业的重要基础,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率先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战略思考能力,是奶业快速发展的前提

武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把抢抓战略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奶业率先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在引导奶业发展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奶业置于全国、全市和全区大环境中进行战略思考分析,着眼大趋势、大机遇、大空间,深入谋划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努力做好宏观指导的大文章。区委、区政府专门聘请数名奶业专家、教授担任区奶业发展顾问,并多次组织专门力量,对周边地区的养殖发展状况、市场消费和需求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分析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正确估价自身发展情况和所处位置,积极捕捉产业发展契机,大胆探索奶业发展的新模式,进行反复的分析论证。发展奶业的构想,正是基于这个基础,及时抓住结构调整这一发展先机,在区委、区政府亲自倡导下,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最终发展成为武清区特色优势产业,拉动了养殖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武清区委、区政府力求指导的前瞻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遵循科学发展、优先发展和优势发展的三大发展战略原则,超前研究发展规划和配套管理办法,近年先后出台了《武清区奶业发展规划》《武清区养殖业三年项目纲要》等一系列规划办法,形成了完善的规划体系,使武清区奶牛产业在不同时期都有明确的远期和近期发展思路、目标和具体任务,确保了奶牛产业始终在有序的轨道上稳步前进,走出了一条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质量建设为中心的持续发展之路。经过不断调整升级,武清区奶业已发展成为全区农业的主导产业,由最初的快速数量扩张到突出质量效益再到如今的质量、效益、生态并重,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区农户奶牛养殖年获纯效益1.2 亿元左右,农户养殖1 头成母牛年平均获经济效益4 000 元左右。同时,在奶牛产业的发展上,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全区种植苜蓿1.1 万亩,农民订单全株玉米达15 万亩,近3 万农户人均增收1 000 元。

2 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优质的服务环境,是奶业良性发展的保证

武清区委、区政府坚持“环境立区”思想,把服务环境作为养殖业发展的一项资源,提出“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下大力度为奶牛产业创造宽松的政策和服务环境,确保奶牛产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是政府协调,政策开路,积极扶持奶牛产业发展。发展之初,专门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农委、畜牧、信用联社以及规划、土地、科研、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奶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相继成立区奶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奶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同时出台《武清区奶业发展扶持办法》,在扶植阶段,区财政拨出500 万元专款作为奶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奶业项目支持,全区每年奶业扶植资金均在1 000 万元以上。同时协调金融部门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在养殖场建设、DHI测定、冻精使用等多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在奶牛品种改良上,优质冻精除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外,区财政每支补贴25 元;在DHI测定上,凡自有牛群在200 头以上农户,给予免费测定;在疾病防治上,奶牛防疫、疫病监测实行全部免费;对应用TMR饲喂技术的农户,每购置1 台TMR饲料制备机,给予2 万元补贴;每购置1 个保温水槽给予50%补贴;对运用其它高新技术,如阿波罗、阿菲金管理系统、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农户,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相应的补贴标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面落实全方位服务,在防疫灭病、饲养管理、品种改良、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系列化无偿服务,确保奶业发展一路绿灯。一系列的政策扶持组合拳,TMR饲喂、玉米青贮、优质冻精、机械化挤奶等早已普及为常态技术。

二是引进龙头企业,为奶牛养殖提供销售市场。积极调动企业、个人兴办养殖企业的积极性,扶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以现代加工企业为载体,以产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养殖业发展格局。武清区吸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娃哈哈、完达山、蒙牛、伊利等国内奶业巨头先后加盟,现日处理鲜奶能力达1 500 吨,实现了鲜奶就地加工,成为奶牛产业的巨大支撑。同时区内培育了华明等武清奶业自主品牌。在此基础上,武清区与北京三元,上海光明,天津海河,津河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强合作,建立起稳固的奶源销售关系,确保全区鲜奶尽产尽销。另外建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养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政府宏观引导,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有效发挥出政策、资金、技术的综合作用,提高了奶业的整体竞争力。

3 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推行牧场规模化生产,是奶牛产业化的必然趋势

武清区奶牛养殖2000年以前以粗放散养为主,没有形成产业。为此,武清区把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作为推进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突出抓养殖标准场和园区建设。

一是发展规模养殖场,加快现代设施化奶业建设。建设之初,聘请奶业专家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制定规模场建设标准,确保功能布局科学规范,水电、绿化、环保、防疫等基础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在高标准建设规模场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小区软硬件功能,特别是在科学饲养管理、粪污无害化处理、生物能循环利用、养殖生态环保等方面,先后建成和在建市级标准化奶牛场8 个,市级奶牛现代化示范园区6 个,在养殖和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现代设施设备等机械技术应用及计算机等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08年国内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武清区大力进行奶业升级改造,将原有的56 个奶牛小区全部进行牧场化改造,目前全区整合改造后的牧场共42 个。自2015年以来,依托“美丽武清一号工程”项目累计投入8 000 多万元,开始推进粪污治理工程,到目前全部牧场完成粪污改造。

二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水平。狠抓项目带动,先后实施部、市、区级科技项目20 余项,分别推广了“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高产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等多项先进的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不断提高奶牛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奶牛科技入户工程、科技人员帮扶困难村等活动为依托,分别选择相应的养殖场建立科技示范点,在品种繁育改良、科学高效饲养、疾/疫病预防控制、改善生产环境、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开展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通过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在全区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场,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每年进行奶牛DHI测定,实现了科学选种选配,奶牛优质冻精改良率达到100%。新生犊牛成活率达98%以上。原料奶理化指标乳脂率达3.4%~3.8%,乳蛋白率2.96%~3.20%,微生物指标控制在4 万~50 万CFU/毫升。

4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优化牛群结构,是奶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武清区一直非常关注牛群质量,逐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根据奶牛的产奶性能,不断加大奶牛品种改良力度,制定了利用优质冷冻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补贴政策,区财政每年投入奶牛品种改良资金120 万元左右,至今已投入改良经费2 000 余万元。与此同时,由家畜改良站负责全区奶牛品种改良中优质冻精的选种、引进、质量监测,实行主渠道统一供应和发放。对辖区的配种员实行统一管理,由区统一培训、考核,凭资格证从事配种工作。并建立育种档案,对养殖场的奶牛实行户籍化管理,统一登记造册,建立系谱档案,全部纳入信息平台数据库。武清区分别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奶牛种公牛站以及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的种畜厂家、胚胎公司合作,参配奶牛100%采用优质冻精,经过10 多年的改良,3 个牧场成母牛年单产突破10 吨,8 个牧场达到9吨,建成奶牛核心群3 万头,牛奶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5 健全防疫监管体系,搞好疫病防控,是奶业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

武清区奶牛饲养数量大,又地处京津冀之间重要枢纽位置,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量大,防疫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领导。武清区、乡镇、村建立三级防疫网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区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区长亲任指挥长,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

二是综合防控。采取免疫、检疫、监测等综合措施,严防疫情发生。全区每年开展奶牛布病、结核病检疫净化,以及口蹄疫等重点疫病普查工作,区畜牧中心还配备专门的防疫监测车,监测人员上门为牧场服务。多年来,武清区奶牛养殖场(户)没有重大疫情发生,奶牛免疫、检疫率保持100%。

三是强化监管。武清区畜牧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加强奶牛养殖生产环节监管,帮助牧场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手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卫生管理规范、防疫检疫等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每月定期进行质量抽检,确保奶牛生产和鲜奶生产质量安全。

6 构建信息化奶业平台,实施数字智能化管理,是奶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2008年7 月,武清区投资680万元,开始筹建养殖信息平台,成为全国首家带领私营牧场实现信息管理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已建立1 个中心养殖门户网和奶牛综合服务、动物疫病防控、鲜奶质量监管等3 个系统的信息平台。全区29 个乡镇兽医站、42 个牧场全部联入平台,建成了系统的养殖档案、防疫档案、奶牛系谱档案电子数据库。区畜牧中心、29 个乡镇兽医站和42 个牧场分别设有平台操作员。平台操作员每天对奶牛养殖、生产、繁育和防疫等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应用,初步实现了奶牛数字目标管理,形成了养殖数据采集、良种鉴定、性能分析、咨询服务、防疫检疫等功能集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管理软件,牧场录入牛群饲养、生产、繁育等基础信息和每日动态信息后,软件能随时动态提供目标指数和趋势分析图,帮助牧场科学饲养管理、改良繁育和经营管理。同时通过平台可以实时可视化监控奶牛生产,可同步视频查看养殖生产、设备清洁、鲜奶贮运和收购等情况,主管部门能够远程进行鲜奶质量监管。奶牛系谱档案电子信息库的建立,也为武清区打造优质生鲜乳输出基地奠定了基础。

袁文焕(1972-),高级兽医师,天津武清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人事科科长,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2017-09-25)

猜你喜欢

武清区奶业牧场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天津市武清区发改委举办清洁生产审核培训
海上牧场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叮当牧场
第六届(2015)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