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改革

2017-01-18丽,凌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职业情境过程

李 丽,凌 敏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改革

李 丽,凌 敏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1)

建立在工作过程教学理念基础上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改革,其教学内容直接指向急危重症护理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构建以工作过程顺序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急救护理学;职业教育;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我院近年来积极倡导并实施“院校合作、理实一体化”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急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涵盖临床各科常见救护理论及常用急救、监护技术的实践性应用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急救护理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1],以急救护理岗位的技能培养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 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

秉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综合技能和素质提升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思想,从理论、实践分离转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岗位技能任务化。将课程改革的思路贯穿于5条主线,即职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目标确定、学习情境设计和课程教学优化。

2 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2.1 急救护理岗位调研

(1)调研内容:医院现有护士具有的急救护理知识、急救护理工作流程与职业能力。

(2)调研范围:大连市三级甲等医院和市急救中心。

(3)调研对象:临床一线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

(4)调研方式: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研讨。

(5)调查时间:2016年3月至4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院临床护士熟练运用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为病人实施紧急救护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应对灾难事件的综合急救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急救护理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危重症病人迅速增多,急救护理工作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各医疗单位每年需要大量的急救护士。通过与临床护理专家座谈,对急救护理主要工作流程与职业能力分析得出:能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现场急救、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是任何岗位护理人员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2.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召开临床护理专家座谈会,由专任护理教师和医院行业专家共同分析急救护理工作过程,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依据设立急救流程:院前救护—院内急诊科救护—院内重症监护病房救护,总结提炼出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相对应的职业能力,见表1。

急救护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放在首位,且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衔接[2],按照急救护理实际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并按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与编排,每一项工作任务对应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

2.3 课程目标确定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在认真分析急重症护理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具有“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具备较扎实的急救护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形成系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思维。

(2)能力目标: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掌握扎实的急救护理技术;具备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应急处理及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能将掌握的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职业本领。

(3)情感目标: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备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以及良好的护士职业情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2.4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在职业院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进阶规律为依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3];学习情境的设计以院前急救护理、急诊预检与分诊、急诊观察与护理、急危重症抢救和监护技术等工作任务为载体。认真精选临床典型案例,设计学习任务,以“急性中毒的救护”为例,设计如下学习情境:急诊护士接待一位由家属抬入急诊大厅的女性病人,家属诉病人1小时前在田间喷洒农药时昏倒在地。查体:T:37.6℃,P:105次/min,R:30次/min,BP:130/90 mmHg,意识丧失,角膜反射消失,双瞳孔针尖大小,呼气有蒜味,多汗,流涎,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肌肉间断颤动。要求通过分析评估病人的情况,对病人进行急诊抢救护理,完成任务后提交一份完整的工作过程记录及保证病人病情有效控制的护理方案。

2.5 课程教学优化

2.5.1 课程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以急救护理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既涵盖了传统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又使学生能在仿真临床环境和真实临床环境中学习,真正做到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组织学生参观急救中心、急诊科、ICU等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熟悉急救护理工作岗位要求;课中,通过具体的情境案例进行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或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课后,通过医院护理岗位见习以及最后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再次在实践中将知识、能力、情感融为一体。所有的学习均在真实和仿真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将理论渗透到每一个实训项目中,让学生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确保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

2.5.2 教学模式与方法 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真实工作任务设计的情境模拟急救及监护现场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课堂设在实验室,以理论引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强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法:以案例为基础,创设情境,以任务引领教学,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项目任务。通过学生之间互扮护士和病人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换位思考,并体会工作任务,树立服务意识。(2)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将学生6~8人分为一组,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任务、分解任务、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树立团队意识。(3)项目教学-仿真实训法:增加综合技能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5.3 课程考核评价 为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本课程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评价以学习情境的考核为主,尤其是综合情境的考核,能反映学生对危重病情的判断能力、应对处理的急救能力。每一个学习情境中既有同组学生间的评价,又有小组间互评,最后加上教师评价,从而使课程的考核更加具体、公平,有利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取长补短。各学习情境的考核包括小组总分和个人总分,其中小组评价考核学习团队的总体表现,包括团队的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等。除考虑团队的总体表现外,还要考虑学生个体对团队的贡献以及每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课程的成绩组成部分及各项分数比例见表2。

3 课程改革实施条件的保障

我院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配有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示教室,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应用相应的急救实训设备和模型,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技能的示教与演练,使学生在高度模拟仿真的急救工作情境中按操作规程完成各项护理技能操作的学习和训练。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来自于临床实践专家,课程实施过程模拟相关岗位工作过程,是具体工作情境在教学中的再现,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具体的工作任务,掌握专业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表1 急救护理工作任务和对应的职业能力

表2 急救护理学课程成绩组成部分及各项分数占比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45-47.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G423.07

A

1671-1246(2016)24-0156-02

猜你喜欢

职业情境过程
不同情境中的水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护患情境会话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