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2017-01-18邹多武
张 玲,邹多武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消化内科,上海 200433)
·专题·
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张 玲,邹多武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消化内科,上海 200433)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在全球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GERD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GERD发病率亦呈增加趋势。较为公认的GERD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和肥胖。
胃食管反流;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邹多武,男,消化内科执行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多次获国家、军队、上海市成果。现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食管疾病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副组长。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包括SCI在内百余篇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在全世界都是一种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病症。GERD在全球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异。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西方国家GERD的发病率约为10%~20%。澳大利亚报道的GERD发病率约为11.6%。亚洲国家GERD发病率约为5%。近年来,GERD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西方国家GERD发病率增长了5倍左右。我国的GERD发病率亦呈增加趋势。近期一篇综述中报道北美GERD的发病率高达27.8%,而欧洲高达25.9%[1]。国内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至少1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1.9%~7.0%。近期国内的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GERD症状的患者约为3.1%[2]。随着年龄的增长,GERD的发病率增加,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本文就GERD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进行阐述。GERD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年龄、饮酒、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抗胆碱能药物、社会因素、心身疾病、遗传因素等。
1 GERD的流行病学
关于GERD发病率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国内缺乏基于人群的相关大型研究。西方国家的一项研究中,Daniele等[3]针对2005~2014年间137 081例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GERD每年的发病率平均为101.3/万。绝大多数(79.2%) GERD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其中女性,黑人及白人非西班牙裔,海岸警卫队和空军服役人员及官员相对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在澳大利亚人群的调查发现GERD的发病率为7.5%(95%CI=6.8~8.2)。一项采用GERDQ调查表的研究[4],统计了2010~2011年间印度南部人群的GERD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GERD的发病率为22%(238/1072)。
1.1 欧美国家的患病情况 欧美国家GERD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发表的在北美进行的流行病学结果中,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发病率分别为19.8%,20%和18.1%。Chiocca等[5]对839例南美人群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比率为23.0%,其中每周至少1次烧心的患病率为16.9%,每周至少1次反流的发生率为16.5%。一项法国全国范围的调查发现,曾发生过GERD典型症状的人群约为31.3%,每周至少发生1次GERD典型症状的比率为7.8%。一项纳入1 483例的瑞典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比率为8.8%。一项西班牙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GERD的患病率为15%。一篇综述综合了6项欧洲开展的研究后发现,GERD的发生率为9.8%~18%。
1.2 国内的患病情况 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重庆市某医院就诊人群进行的调查显示,烧心至少每月、每周、每日出现1次的患病率为8.0%、3.7%、0.5%。2005年在中国南方进行的一项关于GERD的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3 338例中,每周至少1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2.2%,每周至少1次反流的发病率为7.0%,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发生率为7.8%。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随机调查结果中,成年人每日、每周和每月有烧心者分别为2.5%、3.1%和7.0%。一项对驻南方某部军人2 000余人进行调查显示,上腹部烧灼感的发生率为11.30%,其中至少每月、每周、每日出现1次的发生率为9.05%、1.85%、0.40%。针对贵州省安顺地区人群进行的调查显示,烧心至少每月、每周、每日出现1次的患病率分别为7.4%、2.8%、0.5%。一项广东省社区人群调查结果显示,烧心至少每月、每周、每日出现1次的患病率分别为4.8%、1.9%、0.3%。由上海长海医院牵头的一项国内多中心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6],共纳入了16 078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比率为5.2%(3.2%~7.5%),其中每周至少1次烧心的患病率为1.8%,每周至少1次反流的发生率为4.2%。符合Montreal定义的GERD发病率为3.1%(1.7%~5.1%)。
1.3 其他亚洲国家 亚洲报道的GERD患病率各不相同,但近年来研究发现,GERD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005年以前报道的GERD发病率约为2.5%~4.8%,而2005~2010年期间发表的研究显示GERD发病率约为5.2%~8.5%。韩国一项纳入了1 417例患者的调查显示,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发生率为3.5%。伊朗的一项研究则提示[7],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症状发生率为21.2%。在伊朗德黑兰进行的研究发现,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比例为8.7%~21.2%。土耳其的一项研究结果则显示,每周至少1次烧心和(或)反流的比率为20%。
1.4 Barrett食管(BE)的流行病学 真正以人口为基础研究BE的发病率困难重重,已有研究证实,一般人群中BE的发病率很低。内镜下BE的检出率约为1%,而GERD患者内镜下BE的发生率可高达6%~12%。西方国家BE发病率相对较高,亚洲地区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亚洲报道的病例数亦有上升趋势。我国台湾地区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通过内镜和活检诊断的BE检出率在一般人群为1.8%,GERD患者的BE检出率为3.8%。有报道称没有任何症状接受内镜检查的美国成人中,BE的检出率为1%~2%,而因GERD症状进行内镜检查的人群中约5%~10%被诊断为BE。
2 GERD危险因素
较为公认的GERD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和肥胖。此外,还包括年龄、非甾体抗炎药、饮酒、阿司匹林、抗胆碱能药物、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心身疾病等。
2.1 吸烟、饮酒 上海长海医院进行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并未发现吸烟人群与未吸烟人群的GERD发病有统计学意义(OR=0.80,95%CI=0.60~1.06)。一项对日本男性进行的调查显示,在除外年龄、日饮酒量和体质量因素影响后,吸烟人群(大于20年包)发生GERD的风险明显高于未吸烟者(OR=1.45,95%CI=1.04~2.04)。2014年发表的一项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与每天吸烟的人群相比,戒烟可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校正的OR=1.78,95%CI=1.07~2.97);此外,体质量指数(BMI)正常的患者戒烟可明显改善反流症状(OR=5.67; 95%CI=1.36~23.64), 但BMI高于正常的患者戒烟则未能改善反流症状。
2.2 肥胖 肥胖是较为公认的GERD危险因素。近年来,全球有许多地区肥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有多项研究表明,BMI增加与GERD患病率升高呈正相关。一项关于肥胖与GERD关系的Meta分析共纳入了19项研究,结果显示向心性肥胖者发生糜烂性食管炎的风险显著增高(OR=1.87,95%CI=1.51~2.31)。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GERD患者减轻体质量可改善GERD相关症状,而体质量增加则加重GERD的症状。2012年发表的一项对21篇文献进行的Meta分析发现,体质量增加与反流症状的出现有明确的关系(OR=1.89,95%CI=1.70~2.09)。此外,亦有多项大样本的队列研究证实,控制体质量确实可以改善GERD相关症状。上海长海医院进行的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发现,单因素分析提示BMI≥27.5 kg/m2的人群发生GERD的风险增高(OR=1.68,95%CI=1.25~2.26),但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并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2,95%CI=0.97~1.80)。2008年发表的亚太共识总结了25篇研究,认为BMI是GERD的危险因素之一。据报道,体质量超重人群患GERD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1.2~3倍。其中,BMI<25, 25~30和>30 kg/m2人群发生GERD症状的比率分别为23%,27%和50%。2015年Asl等[8]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GerdQ评分8分以上的GERD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GERD人群无论是NERD组还是RE组,其BMI明显高于对照组;NERD组BMI高于R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认为BMI是GERD的重要危险因素。并有研究发现肥胖不仅与GERD发病率相关,还与GERD的严重程度相关。Pandolfino等[9]研究发现肥胖可改变胃食管连接处的形态、压力,使胃内容物更易反流至食管。综合目前研究,现认为肥胖易促进GERD发生的可能机制包括:一方面是肥胖者通常进食量较多,油腻食物和高能量食品的摄入比例较高;另一方面是因食管胃接合处结构破坏肥胖者更易出现食管裂孔;此外,肥胖可增加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的发生。
然而,也有一些大型研究并未得出肥胖与GERD明显相关的结论。有学者认为,目前研究结论不符的可能原因包括,有些研究设计方案不够严密,不同研究中GERD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等因素;并提出应设计前瞻性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评估BMI与GERD发病率及复发率的关系;以及干预性研究关注控制体质量在预防GERD发生和复发中的作用;设计动物和人体试验同时研究病理生理机制。
2.3 年龄与性别 2008年发表的亚太共识中指出年龄和男性是GERD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年龄增长可加重酸反流以及食管炎严重程度。京沪两地GERD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59岁年龄段为患病率高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则显示[10],40~60岁和60岁以上人群发生GERD的风险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并认为可能与中年人群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聚餐、吸烟、饮酒较多等有关。南充市中心医院的研究也显示[11],年龄可能是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OR=4.63,95%CI=1.57~13.67)。一项对伊朗南部游牧民族进行的GERD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提示,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0岁以上人群患GERD的比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研究发现,女性患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但男性较女性更易患病理性疾病,如糜烂性食管炎、BE、食管腺癌[12]。
2.4 遗传因素 英国一项对双胞胎进行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双胞胎同时患GERD的比率显著高于异卵双胞胎(42% vs 26%,P<0.01)。我国的一项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共成功纳入了16 091例患者,通过分析发现,有消化道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GERD的风险明显高于没有消化道疾病家族史的患者(OR=2.59,95%CI=2.05~3.28)。由此可见,GERD的发病与遗传基因相关。
2.5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Hp感染与GERD发病的关系尚存争论,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明Hp感染在GERD发病中起直接作用。有报道发现,Hp在GERD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性别、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的Hp感染率。目前有研究认为,Hp感染对GERD的影响是Hp相关胃炎,以及Hp感染影响了胃酸分泌导致间接影响。近期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亚洲一些研究中,根除Hp感染与GERD新发病例增多相关[13]。目前Hp感染与GERD的确切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2.6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GERD症状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我国2014年GERD专家共识意见也指出改变生活方式是GERD治疗的一部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在印度进行的横断面研究显示,久坐生活方式是GERD的危险因素(OR=2.78,95%CI=1.02~7.64)。尽管结果不尽相同,我国亦有多项GER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等劳动强度、浓茶、油腻饮食、便秘、辛辣饮食等为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饱餐是较为公认的GERD危险因素。Iwakiri等[14]发现健康受试者进食同样热量不同体积的食物后,进食800 ml的食管酸暴露时间较进食500 ml的明显延长。Emerenziani等[15]研究发现,与禁食相比,餐后胃近端扩张后易发生反流,特别是餐后早期发生反流的概率更高。2015年Asl等[8]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对GERDQ评分8分以上的210例GERD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GERD组会摄入更多的高脂食物、有进餐时饮用饮料的习惯、喜辛辣食物以及进餐后平卧的喜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咖啡与GERD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
2.7 其他危险因素 许多GERD相关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如慢性应激状态、焦虑、抑郁等。有些药物也与GERD发生相关,如非甾体消炎药(NASIDs)、硝酸甘油、抗胆碱能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
2.8 BE危险因素 BE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年龄、男性、白种人、肥胖、吸烟、GERD以及蔬菜和水果摄入较少等[14-15]。
总之,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多种因素参与GERD的发生。虽然GERD为一种良性慢性疾病,但由于GER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给患者及社会均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目前我国缺乏基于人群的关于GERD每年新发病例的大规模研究,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1] Herregods TV, Bredenoord AJ, Smout AJ.Pathophys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new understanding in a new era[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5,27(9):1202-1213.
[2] He J,Ma X,Zhao Y, et al.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the epidemiology of symptom-defin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the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J]. BMC Gastroenterol,2010, 10:94.
[3] Daniele DO, Oh GT, O'Donnell FL, et al.Incid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active component, U.S. Armed Forces, 2005-2014[J]. MSMR, 2015, 22(7):14-17.
[4] Wang HY, Leena KB, Plymoth A, et al. 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in southern India[J]. BMC Gastroenterol, 2016, 16:36.
[5] El-Serag HB, Sweet S, Winchester CC, et al. Update on the epidemiology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J]. Gut, 2014,63(6):871-880.
[6] Zou D, He J, Ma X, et al.Epidemiology of symptom-defin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reflux esophagitis: the systematicinvestig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 (SILC)[J].Scand J Gastroenterol, 2011, 46(2):133-141.
[7] Bor S, Lazebnik LB, Kitapcioglu G, et al.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Moscow[J]. Dis Esophagus, 2016,29(2):159-165.
[8] Asl SF, Mansour-Ghanaei F, Samadi H, et al.Evaluations of life style factors and the severit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J]. Int J Mol Epidemiol Genet,2015, 6(1):27-32.
[9] Pandolfino JE.The relatron 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GERD: “big or overblown”[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6):1355-1357.
[10] 高鸿亮, 冯文涛, 姚萍.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胃肠病学,2012, 17(8):483.
[11] 唐小波, 陈杰, 周晓晴.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谱及危险因素[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 28(6):559-563.
[12] Kim YS, Kim N, Kim GH.Sex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6,22(4):575-588.
[13] Hong SJ, Kim SW.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the Asian Countries[J].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5,2015:985249.
[14] Iwakiri K,Kobayashi M,Kotoyori M,et al. Relaionship between postprandial esophageal acid exposure and meal volume and fat content[J].Dig Dis Sci,1996,41(5):926-930.
[15] Emerenziani S, Zhang X, Blondeau K, et al.Gastric fullness, physical activity, and proximal ext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J]. Am J Gastroenterol,2005,100(6):1251-1256.
[16] Sharma N, Ho KY.Risk factors for Barrett's oesophagus[J].Gastrointest Tumors, 2016, 3(2):103-108.
[17] Rameez MH, Mayberry JF.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Barrett's oesophagus[J].Br J Hosp Med (Lond), 2015,76(3):138-141.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Zhang Ling,Zou Duowu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Changhai Hospital,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Zou Duowu,Email: zdw_pi@126.com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is a common disease in outpatient clinics. The incidence of GERD is different among various areas in the world, with a high morbidity in Western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trend of GERD increases by years. Smoking and obesity are more accepted as the risk factors of GER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邹多武,Email: zdw_pi@126.com
R573.3
A
1004-583X(2017)01-0001-04
10.3969/j.issn.1004-583X.2017.01.001
2016-12-15 编辑:武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