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2017-01-17胡焱孙春华

东方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瓶颈

胡焱+孙春华

摘要: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合理衔接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发放问卷的调研方法,分析了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在中高职合理衔接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为中高职培养目标区分不明显、专业设置缺乏有效衔接、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联系不紧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酒店管理 “3+2” 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瓶颈;对策

浙江中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中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规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以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龙头的中高职合理衔接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许多院校针对国内和省内的3+2中高职现状,尝试相关专业课程衔接的模式,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基本还是形式上的“3+2”,而且在与区产业密切结合方面尚存在着许多不足,其衔接的形式与内容依然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研究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瓶颈,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的合理衔接。

一、问卷设计

截止2014年,浙江省开办“3+2”酒店管理专业和五年一贯制的办学单位高职校22 所,中职校40所,中高职衔接均有3年以上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平均为专业总规模的40%。为了深入了解浙江省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教学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课程改革,对15所中职、高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问卷分为教师调查卷和学生调查卷。教师调查卷发放的对象包括一般专业任课教师(每个样本学校15名)、专业教研室主任(每个样本学校2名)、分管教学的校长(每个样本学校2名)。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共发放教师问卷80份,回收64份;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分别为80%和70%。

本次问卷调查分别从总体认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职业资格证书、师资七个方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中职、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统计

(一)中高职衔接总体认知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所有高职教师都认为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教学存在缺乏衔接的问题。管理干部认为这一问题“较严重”和“很严重”的比例之和高达66.8%。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学习与中职学校的学习“差别不大”和“没有差别”的比例之和为42.3%,有13.4%的学生认为“差别很大”。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有中职学习经历的高职学生,认为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学习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二)中职、高职课程教学区分度的认知方面

在中职、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比较方面,认为“没有区别”“区别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之和为60.39%,有6.27%的教师认为“区别很明显”。在中职、高职教育组织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考试的比较方面,认为“没有区别”“区别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之和为52.14%,有6.62%的教师认为“区别很明显”。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40%一50%的学生认为中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没有区别”和“区别不明显”。70%以上的学生认为中职、高职的任课老师在专业知识领域上“区别很明显”。

(三)中职、高职课程教学有效衔接必要性的认知方面

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加强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教学有效衔接的呼声非常高。当被问及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教学有效衔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时,只有3.33%的教师认为“无关紧要”,认为“很重要”和“有重要意义”的教师所占比例之和为96.67%。当学生被问及中职、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时,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所占比例之和为73.54%,有14.78%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只有11.6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三、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瓶颈问题分析

分析此次的调研数据,结合与部分老师与学生的访谈,得出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在相关问题,具体制约协调发展的瓶颈问题存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区分不明显

中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两者都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酒店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从酒店管理专业中职、高职衔接的视角看,两者应有各自的定位。中职教育应以培养酒店中级服务员为主,而高职教育则应以培养高级服务员及基层管理人员为主,同时,高职教育则应在保持与中职教育连续性的基础上,体现出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性。然而,目前中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是中职、高职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统一,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渠道和机制。中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不衔接,必然导致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的雷同、重复等现象。

(二)专业设置缺乏有效衔接

中职和高职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发展,而没有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从构建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从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需求等方面,考虑专业的设置以及不同职业或不同层次间的专业衔接,这使得酒店管理专业中职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或至相关的高职学校或专业继续进行学习,也使得中职和高职教育在自我发展中很难按照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自我调节。

(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第一,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基础课重复现象严重。如中职普遍开设《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及顶岗实习,高职同样开设。中职和高职的酒店管理专业虽均有了各自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但缺少中高职课程合理衔接的一体化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这是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普遍问题。

(四)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联系不紧密

我国从1994年开始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全国已经在一千多个职业范围内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平均每年约有五百多万人参加不同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已逐步成为人们就业的“通行证”。酒店管理专业具有成熟的职业标准,但中高职教育与酒店行业不同层级的职业、岗位需求对应程度不高,与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制度没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如中高级服务员在中职、高职之间缺乏内在有序的递进衔接关系,甚至取证等级重复。

四、促进浙江省酒店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做好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关键课程衔接的关键

通过课题研究中的调查,课题组认为浙江省大多数中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并未对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引起应有的重视,省内中高职衔接的各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当前,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均已将中高职衔接作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性工作,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均作出了明确的职责划分,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开放沟通的办学体制和教育模式。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当注重通过相应的方式,采取措施,制定政策,加大宣传,转变各级领导,尤其是职业院校教师的观念,切实从战略的角度认识中高职衔接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二)制定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管理制度

1.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等级考核制度

要增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协调性,加快建立中高职协调的课程衔接体系,就必须要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行统一的职业资格等级制度。酒店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可以根据职业的分类标准和不同职业的考核要求,确定人才的层次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层级标准,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尝试职业教育职业资格与普教文凭等值的做法,以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职业资格与文凭的良好对接,也使得中高职课程的和谐衔接得到实现。

专业目录不统一是中高职课程衔接中专业对口不畅,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此类现象的重复发生,国家(政府)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专业标准目录。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根据行业企业或职业岗位的切实需要,确定2.制定中高职统一的专业标准目录

职业教育应包含的专业方向;第二,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需要,制定出标准统一,内容具化,先进明确的专业目录标准;第三,引导各职业教育机构遵照实行统一的专业标准目录,为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提供良好的基奠。

3.制定统一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

浙江省建立统一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从宏观角度和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基于课程目标和课程的改革要求,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分类标准;二是教育主管部门组建专业大类的专家团队,组织中高职院校根据课程衔接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沟通与协商达成共识,编制具体的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专业教学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在课程选择,内容设定上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课程重复,过渡性差等问题,使中高职课程形成有机连贯的整体。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职业院校师生是课程活动主体,所以应适当提高其对课程标准制定及课程编制的话语权,以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与人本化的统一是非常有必要的和可行的。

(三)建立多元参与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沟通平台

1.成立专门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组织机构

第一,建立省内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组织机构,统一规划和安排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整体工作;第二,建立由专家组成的课程衔接咨询小组,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各种咨询服务;第三,由政府牵头建立专门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对各课程衔接组织管理部门进行统筹与协调,对中高职院校进行课程衔接工作的沟通协调;第四,按照行业或专业分类建立课程衔接研发小组,负责课程衔接方案的研发工作。各部门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共同开展中高职课程衔接具体事宜。

2.构建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职教集团

由于近年来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趋势明显,可以尝试通过建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职教集团来进一步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证明,职教集团可以吸收省内行业、企业和中高职院校参加,其优势是:可以较好的在集团内实现职业教育为产业服务;较好的实现校企合作和共同育人;较好的采用组织和章程约束实现中高职的一体化办学。

3.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开展多方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利益主体,近年来,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凸显。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弥补中高职课程过程中的不足,缩短中高职课程衔接进程。其一,企业参与课程设置活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进一步满足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中高职院校可以鼓励企业参与中高职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制等活动。通过企业的参与和协调,使中高职的课程互动加强,带动其课程与教学改革。其二,企业为中高职院校提供技术指导。企业派技术人员来学校指导教学、特别是实训课的教学,明确技术的规范化操作和职业化要求,从而使中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中高职技能课程不和谐衔接的局面得到改善。

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合理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体系的需要,对此,省内各院校领导和教师应有紧迫感,尽快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加快中高职合理衔接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师、教材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招生、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从而提高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饶雪梅.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

[2]李龙星,袁畅,周长青.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2).

[3]谭欣.基于校企合作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4).

[4]俞川,郭心毅.基于英国经验的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6).

[5]雷晚蓉,俞彩霞.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8).

[6]田旺军.酒店管理专业三二连读人才培养对策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高校)研究课题:浙江省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下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CG368)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瓶颈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