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学习叙事的案例分析
2017-01-17徐鹏钟铧
徐鹏+钟铧
[摘 要] 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对大学生学习叙事的特点、价值、程序及要求等进行实证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叙事是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叙述与反思的过程,它真实、独特、富有意义,对于大学生具有实施自我教育、增强元认知能力、提高交流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价值。大学生撰写学习叙事可按照“细致考察”——“生动描写”——“思考提升”的程序进行。大学生的学习叙事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叙事表达能力和理论功底。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叙事;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6)12-0026-03
学生学习叙事是教育叙事的多种语义之一。是教育叙事的新发展。“大学生学习叙事是大学生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描述自己学习中的故事,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重新建构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有效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重要的专业发展价值。在现实的高等教育叙事研究中,尽管已有学者探讨大学生的学习叙事问题,但是,人们还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叙事。为了使高校教育实践工作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叙事,有效地组织、训练与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叙事,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对大学生学习叙事的特点、价值、程序及要求等进行实证分析。
一 案例呈现
“小朋友好!”:一个生活教育者的礼貌教育。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真善美,缺少的是感受真善美的心灵。说实在话,作为受教育者的我已经麻木了,我曾怀疑自己将来是否适合做教师,深恨自己心若止水、古井无波。然而有一件事让我不再怀疑、不再深恨,因为我真的为此感动了,那是心灵的震撼。
有一天早晨,我吃过早饭后,在教师家属院里溜达了一会儿,后来竟鬼使神差般地走向了大华幼儿园后门。远远地,我就看见一些家长陆续地,或领着或抱着,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与此同时,一声声嘹亮的问候语“小朋友好!”不断地传进了我的耳朵。于是一个生活教育者进入了我的视野,拨动了我的心灵池水,我不由自主地在幼儿园附近驻足观看。每当一个小朋友随着家长进入门口,园门口附近的一位老人就会发自内心地向小朋友打招呼,而有的小朋友也清脆地回一声“爷爷好!”,当然也有个别小朋友对老人的问候没有回应。
“这个老人是谁?”“他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吗?”“问候小朋友是他心血来潮的偶然行为还是一种行为习惯?”“如果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的话,是幼儿园领导要求他做的呢还是他的自发行为?”“他为什么向小朋友问好?”“他问候小朋友的自我感受怎样?”等等。这些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了我的头脑中。当不再有小朋友入园、再也听不到老人“小朋友好!”的问候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关于这位可敬的老人的一系列问题,我一无所知,但又挥之不去,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第二天早上,好奇的我又来到大华幼儿园后门,远远地观察着孩子们的入园情景。那位老人准时出现在门口,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小朋友好!”的问候语还是那样洪亮、充满激情。一声声问候不断地敲打着我久已麻木的心灵,心灵的颤动与老人的问候形成共鸣。内心激动不已的我开始相信老人是每天都在门口与小朋友打招呼,并不是偶尔为之。等入园的孩子渐渐稀少时,我走近了老人。我先作了自我介绍,并表达了我对他的关注与敬意,以及过一会儿与他交谈的愿望。他欣然同意。幼儿园后门终于关上了,我与老人隔着栅栏聊了十几分钟(并偷偷用手机录了音)。这位老人姓李,山东平原县人,今年57岁,来大华幼儿园已有一年多了,负责幼儿园后门的安全保卫。李师傅每天早晨在大华幼儿园后门与孩子们“相互问好”,并对此感到“挺开心”。他觉得这就是他的生活,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孩子的礼貌教育。
李师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虽然他只是大华幼儿园的一名临时工,幼儿园的一个内保,然而他的所作所为说明了他还是一个合格的生活教育者。
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代教育的主导理念,其倡导者主张利用“生活教育者”来实施。可以说,在生活中,只要对他人的提高和发展有益的成员,都可以成为担当教育职责的教育者。这些天来,通过与李师傅的交往,我对“生活教育者”有了具体而深刻的理解。李师傅除了以自己的保卫工作影响幼儿园教育(如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样,李师傅在保卫育人),他还在自己的保卫工作中自发地对入园的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开辟出教育的新渠道。李师傅不是专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而是生活教育者,他所实施的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生活教育。所谓生活教育就是非专职教育者在工作、生活中对其他人所实施的非专门化的教育,对他人实施生活教育的人谓之生活教育者。生活教育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教育,边工作、生活,边教育,他们的教育与自身的工作、生活水乳交融。他们之所以具有教人的资格是因为他们具有受教育者所需要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知识、技能或素质,在我看来,正像李师傅那样,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生活育人的自发性或自觉性。
尽管生活教育者知道如何做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被视为不具有专门的资格和正式的教学责任的非专职教育者,他们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忽视。我常想,大华幼儿园的最大亮点就是李师傅的“小朋友好”,他应该是幼儿园的骄傲和招牌,然而该园园长意识到了吗?或许没有,否则李师傅的“小朋友好”在园长的要求下也应该在前门口有所体现,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家长意识到没有?在我看来也未必。如果他们意识到李师傅在教孩子礼貌的话,他们应该对李师傅感激、尊重才是,然而事实是一些自己的孩子接受过李师傅问候的家长,进出幼儿园见到李师傅时并没有和李师傅打招呼,他们竟不如一些几岁的孩子懂得感恩与礼貌。
李师傅,您或许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您的“小朋友好!”是终身教育时代最美好的语言。
二 案例分析
本案例属于大学生学习叙事。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王鹏描述了自己通过观察与非正式交谈所获得的生活教育故事,通过对故事的主人公——李师傅的幼儿礼貌教育的思考,对生活教育及李师傅这一生活教育者个案形成了生动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学习叙事对于大学生具有实施自我教育、增强元认知能力、提高交流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价值。在本案例中,作者通过学习叙事,一方面深入理解了生活教育理论——将李师傅对幼儿的问好行为上升到终身教育时代生活教育的高度,对李师傅的生活教育的观察成为作者内化生活教育理论的知识生长点;另一方面自己的专业情意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李师傅的美好行为深深打动了作者,使其对李师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与好感,增强了教育觉悟;再一个方面,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在学习叙事中也得到了训练。
大学生学习叙事具有真实性、独特性与意义性等特点。本案例很好地体现出这些叙事特征。首先,该案例来源于作者真实的观察、访谈经历以及作者对事件的真实体验,因而凸显了学习叙事的真实性;其次,该案例反映了作者的亲身研究经历以及研究内容的不同寻常、认知经验与情感体验的个人性,因而具有独特性;最后,作者在与李师傅的生命互动中所受到的心灵震撼与对生活教育的真切感受,使得该案例具有了意义性。
大学生的学习叙事有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叙事与自发的学习叙事之分。表面看来,本案例属于学生的自发性学习叙事,其实,它是笔者在教育研究方法课上布置的一个书面作业。作业要求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之后能够学以致用,要求对日常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或调查,实地收集资料,撰写一篇教育研究报告;要有具体的研究问题的发现、解决过程,研究报告形式不限;底限是不能抄袭。显然,本案例文章属于一篇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叙事。既然教师指导下的大学生学习叙事对自发的学习叙事具有引领、规范的作用,高校教师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叙事,“教师需要就教育叙事的资料收集、对教育事件的细节之关注、对教育事件之主线的把握,以及对教育叙事的分析阐释等方面,给予详细的指导。”
大学生的学习叙事需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从作者王鹏的学习叙事文本来看,首先是他发现了一个蕴含着研究问题的有价值的现象——大华幼儿园的李师傅向入园的幼儿主动问好。之所以引起他的关注,是因为一般情况是儿童首先向老人问好而不是老人先向儿童问好,李师傅的行为有些“反常”。在对入园情境观察后,作者对李师傅的“小朋友好!”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系列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他进一步探究的愿望。第二天的观察解答了李师傅的幼儿礼貌教育是惯常行为而不是偶然行为,进一步激发了作者对李师傅的好感与探究的愿望。作者在全面深入地了解李师傅后,对李师傅的“小朋友好!”进行了深入思考,将其行为定性为幼儿礼貌教育,认定李师傅是一位合格的生活教育者。从作者叙述的事实及随后的思考来看,他的学习叙事实际上是一个在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通过科学观察、非正式访谈来收集资料,通过分析资料形成研究结论,运用叙事的方式表达认识与体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这一学习叙事过程的程序较为清晰,即细致考察——生动描写——思考提升。作者王鹏的学习叙事过程印证了学习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通过细致观察发现问题,积累资料,解答问题,形成认识与体验的过程;学习叙事的发展价值要通过“思考提升”来实现,没有对研究对象的思考,没有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很难有实质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学习叙事文本的可读性与作者的叙事表达能力有关。客观而言,作者王鹏的这篇学习叙事结构严谨、连贯,行文流畅、生动,是一篇上乘之作,显示了作者的写作功底。学习叙事文本既需要生动鲜活的素材,更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叙事功底,即要求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事实、用真情实感的内心感受来打动人,“一篇成功的现象学描述会让我们频频点头,因为我们发现那所描述的体验我们曾经拥有或可能拥有过。”因此,加强叙述性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大学生的学习叙事来说也非常必要。
教育理论功底是学习叙事具有“深度”的保证。从作者王鹏对李师傅及其“小朋友好!”的思考来看,显示了作者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能将李师傅的“小朋友好!”定性为幼儿礼貌教育,即使非教育专业人士,或许有很多人也能想到这一点。然而,将李师傅的“小朋友好!”定性为生活教育,称李师傅为生活教育者,就需要较高的理论功底了,因为生活教育、生活教育者是人们在认真学习过教育理论尤其是终身教育理论后才会自觉使用的专业词汇。从作者对李师傅及其“小朋友好!”的深入思考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习广博的理论知识、拥有解读教育事实的能力对教育叙事(包括学习叙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教育反思的机制就是利用“文化工具箱”打开教育经验的意义之门的过程。
对学生的学习叙事写作,教师要及时批阅,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指导性意见,以便通过作业评语的反馈规范与引导学生的学习叙事。当然,王鹏的这篇学习叙事也不是一点缺点都没有。首先,作者王鹏在通过观察与访谈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李师傅的“小朋友好!”问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李师傅与幼儿的“相互问好”中是否存在着幼儿对李师傅的促动问题,能否这样设想:最初幼儿家长教孩子主动向李师傅问好,李师傅因孩子主动问好而回应,逐渐地演变成向孩子们主动问好。深究这一问题似乎会降低李师傅的形象高度,然而如果能查知事实真相的话,既能还原历史,又不会否定现在李师傅主动向幼儿打招呼的生活教育定位。其次,王鹏在与李师傅的交谈中,存在一些“诱导”,如“实际上和小孩打个招呼,也挺好的,是吧?”“他即使那样,第二天咱还是照样和他打招呼,对吧?”“照样跟他打招呼。你要是被他的情绪所左右了就不好了,是吧?”受此暗示,李师傅或许会顺应着他的问话来回答。尽管对一个本科生不能求全责备,但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叙事精益求精,笔者还是通过作业批语向王鹏指出了这些瑕疵。
“人类讲述并倾听着故事,我们用叙事进行交流和理解人与事件,在叙事中有我们的思考与梦想。”愿大学生的学习叙事与高校教师的教育叙事在高等教育叙事研究的花园里争奇斗艳,成为教学相长的有力双翼。
参考文献
[1]王凯.国内教育叙事的六种语义[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2]钟铧.关于大学生学习叙事的理论探讨[J].重庆高教研究,2014(1).
[3]周兴国.教育叙事及其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4]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艾米娅·利布里奇,里弗卡·图沃·玛沙奇,塔玛·奇尔波.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