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中学活动中心消能减震加固设计

2017-01-17阮锦发

福建建筑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阻尼比阻尼器层间

阮锦发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某中学活动中心消能减震加固设计

阮锦发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对某中学活动中心采用消能减震方法进行加固设计。通过布置20套减震装置后,结构增加了8%的阻尼比,且通过阻尼器自身的耗能,原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

耗能减震装置;加固设计;阻尼器

0 引言

消能减震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柱间、剪力墙、相邻建筑间、主附建筑间等)设置消能器以增加结构阻尼,从而减少结构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1]。经过多年发展研究,消能减震器的种类通常分为位移相关型、速度相关型和其他类型,其中金属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属于位移相关型,要求位移达到预定的启动限才能发挥消能作用;而利用粘性、 粘弹性材料制成的阻尼器属于速度相关型,其性能与速度有关[2-3]。近年来,该项技术在新建项目和加固项目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4-6]。

1 工程概况

某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建于2003年,抗震设防烈度8度(0.3g),为6层框架结构,整个建筑平面基本呈L形,总长约40m,总宽23.9m,高度为24.3m,建筑面积约4 735.02m2,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

存在的问题为:该工程属于学校建筑,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2008),该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由丙类建筑调整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要求明显提高;按现行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该结构所在地区设计地震分组由原来的第二组调整为第三组,地震作用增大。由此,现在结构的梁柱配筋及抗震构造措施等基本上都不满足规范要求。

图1 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

加固方案的选择:由于施工过程仅为暑假期间,所以改造加固周期不宜过长,湿作业不宜过多,而且还要便于检查和维护,更不能妨碍建筑物的外观和正常使用。若采用传统的加固方法对其加固,将影响活动中心的正常使用。因此,该工程采用增设黏滞流体阻尼器进行减震加固,一方面可以通过阻尼器的耗能降低结构的地震作用,另一方面施工速度快,基本不影响活动中心的正常使用,而且相较于传统的加固方法,采用消能减震方案在施工时间和经济都具有明显优势。

2 分析模型及选波

2.1 计算模型

采用ETABS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ETABS与PKPM各阶模态周期、楼层剪力对比情况详见表1和图3;另外,ETABS 模型计算的结构总质量为6 391t,PKPM 模型计算的结构总质量为 6 355t。二者计算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相应数据基本相同,差别很小,故所建立的 ETABS 的模型符合要求。

图2 ETABS分析计算模型

图3 ETABS与PKPM层间剪力对比结果

s

2.2 地震波输入

该工程设计选用OBG、SFD、LWD、SFH、SNM、S845-1(人工波)、S845-2(人工波),共7条。通过对波在频域内的综合调整,使得各条波在8(0.30g)度多遇地震(110gal)的反应谱已经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相对应的不同水准设计谱基本一致,见图4。两条人工地震波 S845-1、S845-2是根据该工程附近场地的地貌和地质特性生成,见图5。

图4 多遇地震动(天然波)和 5%阻尼比规范设计谱对比

图5 多遇地震动(人工波)和 5%阻尼比规范设计谱对比

3 消能减震分析

3.1 阻尼器布置方案

阻尼器在竖向和平面上都应布置在层间相对位移比较大的地方。框架结构体系的总体水平位移曲线为剪切型,即下部楼层的层间相对水平位移较大,故在结构的第一层至第五层均布置黏滞阻尼器装置,各楼中黏滞阻尼器装置的数量、型号和具体位置需通过多轮时程分析进行优化后确定。优化后最终布置20套黏滞阻尼器减震装置,具体布置位置见图6。

该工程所采用的消能减震装置为黏滞阻尼器组合消能支撑,主要由黏滞阻尼器和钢支撑组合构成,其中黏滞阻尼器的阻尼力可用下式表达:

Fd=Cvsgn(V) ∣V∣α

(1)

式中:α——阻尼指数;V——速度;Cv——阻尼系数。

图6 一至五层消能减震装置布置示意图

阻尼器活塞自由移动位移要求:±120mm。黏滞阻尼器的参数取值见表2。

表2 黏滞阻尼器参数

此外,在该工程中所选取的人字形钢支撑为型钢HM 440×300×11×18(mm),支撑材质均为Q235b,支撑及节点设计此处略,安装节点示意图见图7。

图7 消能减震装置安装节点示意图

3.2 等效阻尼比计算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2.3.4提供的公式可计算得到X向附加有效阻尼比为8.62%,Y向附加有效阻尼比为8.97%,综合考虑取附加阻尼比为8%,故结构计算最终采用阻尼比为13%。

3.3 减震效果分析

3.3.1 多遇地震作用下减震分析

为考虑布置黏滞阻尼器后结构减震效果,多遇地震作用共输入7条波进行计算。限于篇幅,文中仅给出OBG波、SFD波和S845-1人工波的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取7条波的平均值。

8度(0.3g)输入OBG波、SFD波和S845-1人工波的计算结果,见表3~表5。由表中结果可知,多遇地震OBG波作用下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X向最小减震率分别为24.65%和37.15%,最大减震率分别为49.72%和51.45%;Y向最小减震率分别为25.20%和23.69%,最大减震率分别为53.25%和52.07%。SFD波作用下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X向最小减震率分别为29.15%和38.57%,最大减震率分别为43.86%和53.28%;Y向最小减震率分别为27.81%和29.43%,最大减震率分别为44.58%和46.23%。S845-1波作用下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角X向最小减震率分别为34.84%和46.02%,最大减震率分别为46.67%和54.67%;Y向最小减震率分别为38.38%和42.06%,最大减震率分别为43.68%和50.04%。

根据规范要求,计算结果取7条波的平均值,列出各条地震波作用下X向和Y向层间剪力减震率及平均值汇总,见表6和表7。由表可知,在8度(0.3g)常遇地震作用下,X向楼层剪力平均值最大减震率约45.81%,Y向楼层剪力平均值最大减震率约43.84%。

表3 多遇地震作用下OBG波减震率

注:减震率=(减震前数值-减震后数值)/减震前数值,下同。

表4 多遇地震作用下SFD波减震率

表5 多遇地震作用下S845-1人工波减震率

表6 X向各条地震波的层间剪力减震率 %

表7 Y向各条地震波的层间剪力减震率 %

3.3.2 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分析

为考虑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减震效果,选用OBG波、SFD波和S845-1波作为地震动输入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其中OBG波、SFD波为天然波,S845-1波为人工波。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根据规范要求分别调整到对应于8度(0.30g)罕遇地震的510gal。计算结果取包络值。

在8度(0.30g)OBG波作用下,结构在进行减震前后的层间位移角如图8所示,X向层间位移角在各楼层的减震率最小约为24%,最大可达38%;Y向层间位移角在各楼层的减震率最小约为23%,最大可达51%。SFD波作用下,结构在进行减震前后的层间位移角如图9所示,X向层间位移角在各楼层的减震率最小约为19%,最大可达42%;Y向层间位移角在各楼层的减震率最小约为15%,最大可达38%。S845-1波作用下,结构在进行减震前后层间位移如图10所示,X向层间位移角在各楼层的减震率最小约为20%,最大可达41%;Y向层间位移角在各楼层的减震率最小约为10%,最大可达41%。

(a)X向

(b)Y向图8 OBG波作用下层间位移角

(a)X向

(b)Y向图9 SFD波作用下层间位移角

3.3.3 减震效果小结

在8度(0.3g)常遇地震作用下,从7条地震波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可知,布置阻尼器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各层反应均得到了明显减小。即X向楼层剪力平均值最大减震率达到45.81%,Y向楼层剪力平均值最大减震率达到 43.84%。

在8度(0.3g)罕遇地震作用下,从3条地震波分析结果的包络值可知,X向各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值最大减震率可达到42%,Y向各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值最大减震率可达到51%。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布置黏滞阻尼器之后抗震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4 结论

通过对该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加固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设置阻尼器装置后,在8度(0.3g)常遇地震作用下,X向基底剪力平均值最大减震率约45.81%,Y向基底剪力平均值最大减震率约43.84%。在8度(0.3g)罕遇地震作用下,X向各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值最大减震率约45%,Y向各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值最大减震率约49%。因此,采用黏滞流体阻尼器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2)采用本减震设计,X和Y向的基底剪力平均减震率约为30%~40%,故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时可考虑至少降低半度,即可按8度(0.2g)考虑。该工程的框架抗震等级仍然为二级,框架梁、柱的承载力及弹性层间位移角等都已满足要求,对框架梁、柱可不再进行构造措施方面的加固。

(a)X向

(b)Y向图10 S845-1波作用下层间位移角

[1] 林新阳,周福霖. 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J]. 世界地震工程,2002,18(3),48-51.

[2] 蒋梦,阿肯江·托湖提. 阻尼器在消能减震结构中应用概况评述[J]. 低温建筑技术,2012(1): 48-49.

[3] 周云,丁春花,邓雪松. 基于性能的耗能减震加固设计理论框架[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 27(5): 45-49.

[4] 李强. 屈曲约束支撑在学校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 福建建筑,2011(10): 62-65.

[5] 隋杰英,袁涌,程文,等. 底层商用六层住宅楼采用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研究[J]. 建筑结构,2001,31(7): 57-59.

[6] GB 50011-2010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 王曙光,叶正强,丁幼亮,等. 某综合办公楼采用黏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J]. 建筑结构, 2004, 34(10): 21-23.

Strengthening Design of a School Activity Center By Using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RUANJinfa

(Fu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mpany,Fuzhou 350001)

A school activity center was strengthened by using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About 8% damping ratio of the structure is added after arranging 20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due to energy dissipation of dampers.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Strengthen design; Damper

阮锦发(1972.11- ),男,高级工程师。

E-mail:50506326@qq.com

2016-08-09

TU352

A

1004-6135(2016)12-0025-06

猜你喜欢

阻尼比阻尼器层间
核电厂机械式阻尼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基于超声检测的构件层间粘接缺陷识别方法
基于细观结构的原状黄土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几种软钢阻尼器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黏滞阻尼器在时程分析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研究
连梁阻尼器的初步设计方法
波形分析法求解公路桥梁阻尼比的探讨
基于层间接触的钢桥面铺装力学分析
结构构件阻尼比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结合多分辨率修正曲率配准的层间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