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行家”郑大伟

2017-01-17支应利于永鹏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伟泥浆钻井

○ 文/支应利 于永鹏

“海上行家”郑大伟

○ 文/支应利 于永鹏

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公司勘探三号平台第一经理郑大伟,从业30年间,将自己练成了“海上行家”。

●遇事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做事果断,郑大伟在勘探三号平台练就了一身硬本领。 摄影/于永鹏

郑大伟,一位石油“老兵”。30年里,他把全部青春献给了祖国的碧海和海洋钻井事业。在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勘探三号这座中国油气勘探的功勋平台上,郑大伟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他不仅遇事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做事果断,而且在平台甲板工作和设备专业上成为了一个行家。

作为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公司勘探三号平台第一经理,在石油市场“寒冬期”的大环境下,郑大伟义无反顾地坚守着他钟爱的事业,带领着勘探三号平台在南海连续钻探高温高压井,逐步成为该区域高温高压井钻探作业的标杆,用实力和毅力证明了自身价值。

海上“硬汉”

“勘三的精神就是拼搏的精神。勘三的队伍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这是郑大伟对勘探三号平台的诠释。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同于陆地,不仅要处理地下复杂情况,而且要警惕海上瞬息万变的气象动态,对平台职工来说有热情和激情、技术和本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特别能吃苦。”尽管对高温高压井有一定经验,但郑大伟始终小心翼翼。

时至今日,郑大伟对LD10-1-1这口亚洲难度最大的海上高温高压井的作业场面仍记忆犹新。

该井开钻后的一天凌晨,正在作业关键时期,6英寸的井眼钻进深度已达4361米,泵压突然急速降低,出现了短暂放空现象。情况紧急,本该休息的郑大伟得知情况后立即冲上钻台指挥工作。凭借多年的井队工作经验和对高温高压井的深入了解,郑大伟迅速做出对策。他命令钻井领班和泥浆工程师:“马上处理泥浆、降低黏度,想方设法降低泵压!防止泥浆泵吸空!”同时召集中控、领班、司钻全体人员进入战斗状态,启动应急程序,经过长时间的奋战终于成功控制住了溢流。为此,郑大伟连续三天没有好好睡一觉。

面对危机,从容不迫的勘探三号平台赢得了甲方赞赏,郑大伟的“石油硬汉”称号在甲方中开始口耳相传。

“别人干不了的我们干,别人能干的我们干的更好!”就是凭着这股敢打敢拼的精气神,在郑大伟的带领下,勘三平台研发了多套高温高压钻完井技术,成功“啃”下高温高压井这块“硬骨头”。勘三先后在南海完成23口高温高压井,施工井身质量、固井质量、钻完井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且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海上“智多星”

在一次勘探三号平台起抛锚作业过程中,平台3号锚头缆的卸扣脱落,无法将锚交给辅助船、无法完成抛锚作业,更无法将船位稳住进行钻井作业。这让当时的船体工程师急红了眼。

年轻的船体工程师要用吊笼让水手班的兄弟下去换卸扣,但海况很差,浪高且大,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正当此时,“智多星”郑大伟查看了现场后,告诉船体工程师用“钓鱼”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

小伙子恍然大悟,让吊车吊着“问号钩”钩住锚链然后交给辅助船,辅助船将锚绞倒甲板上很轻松地将锚头缆的卸扣装好,然后继续进行抛锚作业。此举既节省了时间,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

这只是郑大伟众多机智表现的一个缩影。虽是井队专业出身,但郑大伟始终勇于创新,勤动脑、肯钻研,经常给各个部门出谋划策。小到日常使用工具改造,大到对钻井工艺进行革新,在为平台作业操作省时省力的同时,多次成功处理钻井施工中发生的各种复杂情况。特别是担任平台第一经理的四年来,面对平台南海日租井和高温高压井的高强度作业,他不断补强平台短板,与装备部门和船厂共同设计“三除”设备升级方案,并自制了泥浆冷却系统,开发出新的泥浆降温工艺,降低了回流泥浆温度。

郑大伟在与甲方专业工程师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同行业先进平台正在推广“一开双眼”新技术。于是,在他的牵头下,勘探三号平台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学习和模拟,最终做到了熟练利用一套钻具组合、一趟钻,钻成大小两个井眼。这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常规钻井中的一开和二开作业,提高了钻井时效,达到了降本减费目的。

多年来,正是在郑大伟的带动下,勘探三号平台已经掌握海底井口回接井、大尺寸井眼定向井、高温高压井钻完井以及高温高压井测试工艺等多项专业技术,为啃下高温高压井这块“硬骨头”奠定了基础。同时,勘探三号平台涌现出一批发明革新达人,平台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作为一名青年职工,在工作中郑经理一个个有创意的想法让我受益良多。在大海上,平台就像一个孤岛,客观因素让我们在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不能坐以待毙,要勤于思考、解决问题。正是郑经理让我们明白,工作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而要从工作中找到改进的方法,让工作变得更高效安全。”平台年轻海事师凭借《勘探三号压载系统整体换新改造》项目获得上海海洋石油科技创新二等奖时,这样评价郑大伟。

●在同事的眼中,郑大伟是不折不扣的智多星。摄影/夏 添

海上“安环大使”

“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 郑大伟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带领平台在海工市场树立起过硬的石化品牌。

勘探三号是一座国产老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装备能力已不再是全国第一。但平台以“严字当家、细字当先、实字当头”的工作作风,弥补了装备能力上的短板。

一次作业间隙,井队钻工完成顶驱保养后,郑大伟像往常一样到各部门巡视。当看到刚刚保养完顶驱的黄油枪中黄油剩余量还很多时,他表情变得严厉起来,对当时的保养负责人说:“顶驱保养点肯定没有润滑到位,立即重新保养,由副司钻带头,领着班组人员根据保养手册重新查找遗漏点。”

60个保养点,经过近3小时的全部重新核对,井队终于找到遗漏的保养点。大家重新保养后,郑大伟才满意地说:“勘三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立足,靠的不是设备而是人。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容不得半点马虎。”郑大伟的这番话让第三方合作工程师不住称赞。

多年来,郑大伟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强调安全是任何工作的前提,对安全工作亲历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

在一次撤台作业中,平台其他人员已经在房间换好衣服等待撤台直升机起飞。为了做到平台能够安全应对台风,郑大伟再一次对平台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他巡甲板、下舱室,对每一个设备绑扎、每一处物料堆放、每一扇水密门、每一个风闸口反复进行确认。就在大家认为一切就绪时,郑大伟却对已固定完毕的两弦加载管线提出质疑,认为管线虽然看起来十分牢靠,但台风来临时固定绷带还是有断裂的可能。于是,他立即组织人员重新对两弦管线进行固定,在原基础上又增加多条绷带,提高了固定的可靠度。

此事虽小,却体现出郑大伟在工作中从严、从细的习惯。

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郑大伟对海上环保工作十分重视。他常说:“‘奉献绿色能源,保护蓝色海洋’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作为平台管理者,在安全环保面前,任何效益都要为其让路。保护大海,是每一名海洋石油人的责任。”

不论是在南海还是俄罗斯萨哈林海域,郑大伟每次作业前都组织平台提前部署,做好岩屑回收装备和防溢油计划,严格按照国际要求做好油气层岩屑和泥浆回收。试油期间,对于原油、废油的回收处理使用有环保资质的船舶,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提前部署的环保预案,真正做到“不让一滴油落入大海”。

这就是郑大伟————甲方心中的“硬汉”,同事口中的“智多星”、勘三平台的“管家”、海洋环保的“卫士”。

30年来,郑大伟已经成为一代海洋石油人精神传承的一个缩影。在他这面海洋石油勘探旗帜的带领下,上海海洋石油铁军队伍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事业奉献出卓越的力量。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猜你喜欢

大伟泥浆钻井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张大伟作品
Investigat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s by analyzing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diamond anvils cell under high pressure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泥浆分离施工技术研究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第三十一个蛋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