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探讨
2017-01-17王灵敏
王灵敏
河南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淅川 474450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探讨
王灵敏
河南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淅川 474450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声音、口形等一系列的语言康复训练,1个疗程(1个月)后,对比2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语言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声音、口形、磁带等一系列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治疗的效果,确保患者语言功能的有效恢复。
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训练
由于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的出现,我国心脑血管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且每年发病率不断增长。脑血管疾病容易使患者引发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1],其中脑梗死引起语言功能障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常会出现构音障碍、运动性失语症、言语失用等症状。运动性失语作为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脑肿瘤、脑炎、脑梗死、脑血管等一系列脑性病变导致患者大脑的左半球额叶、基底核、尾状核头部等器官受到损伤引起的综合征[2],部分患者还伴随有上肢比下肢重、左侧偏瘫等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说话缓慢、吐字不真、语言形成困难等现象。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虽然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但是失去说话的能力,严重影响患者与外界的沟通,给患者的后期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不同方式语言康复训练对患者后期思维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04—2014-04收治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满足以下要求:(1)符合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并被临床判定为运动性失语;(2)意识比较清楚,理解能力尚未出现不正常;(3)患者自愿接受语言康复训练,自愿参加本研究;(4)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语言功能性障碍。5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男15例,女 12例;年龄40~65岁,平均(50.4±6.1)岁;脑梗死发病后1~20 d入院治疗13例,20~30 d 10例,40 d 后4例;失语情况:完全失语5例,重度失语10例,中度失语8例,轻度失语4例。观察组27例,男13例,女 14例;年龄38~63岁,平均(52.3±6.8)岁;脑梗死发病后1~20 d入院治疗12例,20~30 d 10例,40 d后5例;失语情况:完全失语4例,中度失语8例,中度失语9例,轻度失语6例。2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声音、口形等一系列的语言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语言康复训练:(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训练患者采用声音及口形来有效支配和控制唇舌促进发音。部分患者在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唇舌过程中比较困难,唇舌不听指挥,发不出想要表达的声音,开始训练时,先帮助患者学会采用声音及口形来支配和控制唇舌从而促进发音的练习。医护人员应采用声音及口形示范方式,让患者自己通过镜子练习,从而有效纠正其错误的发音及口形,并采用录音形式,将患者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进行对比,出现错误及时订正。医护人员在练习内容的安排上,先易后难,让患者对发音及口形的练习充满信心,从而提高练习的有效性。(2)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录音训练磁带,磁带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子、词语等,同时在磁带中有舒缓轻柔的音乐配合以及对患者练习进行肯定和鼓励的话语,患者采用跟读的方式促进发音。跟读过程中依照先易后难的方法,容易的2字词语熟练后再进行简单句子练习。每练习5 min,休息1 min,根据患者的病情,每天合理安排患者跟读时间,学会劳逸结合。(3)在练习过程中,对患者面部及言语肌肉的训练不容忽视[5]。发音肌肉的练习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发音。运动性失语超过1个月的患者,面部及相关发音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从而使患者在发音过程中模糊不情,对患者面部肌肉及发音肌肉的训练,可以有效的使发音各个器官得到协调,促进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4)每3 d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1次检查,抓住训练过程中的弱点,后期重点训练,同时对患者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在后期继续努力,增强其对训练的信心。训练过程中,对患者发音肌肉的锻炼不仅可以促使患者发音功能的恢复,还可有效预防患者口腔内各个器官肌肉的萎缩。一个疗程(1个月)后,对比2组康复效果。
1.3 判定标准[3]完全失语:言语、复述过程中均不能发出声音;不完全失语:言语、复述过程中可发出声音,但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性障碍。不完全失语:依据患者语言功能性障碍发生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中度三类。说话比较费力,51~99字/min,可以复述较长的句子,即为轻度;说话不仅费力,且模糊不清楚,10~50字/min,不能复述句子,只能复述个别简单的词语,即为中度;只能用个别字表弟意愿及回答问题,不能复述句子及词,即为重度。
2 结果
治疗后,2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语言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的失语程度对比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脑梗或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的脑部缺血、缺氧使脑软化或脑组织局部坏死。全部心脑血管引起的死亡中脑梗死占80%[4]。脑梗死运动型失语是其中症状之一。运动性失语主要是由于脑肿瘤、脑炎、脑梗死、脑血管等一系列脑性病变导致患者大脑的左半球额叶、基底核、尾状核头部等器官受到损伤引起的综合征,部分患者还伴有上肢比下肢重、左侧偏瘫等情况。运动性失语患者一般利用听觉和视觉来代替已经丧失的动觉,从而使患者对言语肌肉进行重新控制,从而促使患者再次发出正确的声音。而实现再次发出正确声音的前提和基础是良好的心理。相关研究表明,神经元的生长及机能的发展与感觉及刺激的性质类型有关,因此,在患者脑梗死症状缓解后,及时对患者采用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脑神经细胞及组织的恢复,缓解运动性失语为患者带来的影响。由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听力、嗅觉、视觉、触觉均能支配自己的行动,唯独自己的发音不受控制,且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恢复过程较长,因此,患者经常会因发音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6],导致患者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康复训练的进程。相关报道表明,刺激感觉的类型、性质、神经元的机能生长及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的对患者进行听说练习,可以促进患者的代偿活动及脑组织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对患者空腔发音肌肉进行练习,从而有效预防患者咽、舌、喉等部位肌肉出现萎缩,促进康复效果。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医务人员一方面应给予患者鼓励及认可,另一方面在安排所有训练的项目时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安排其感兴趣的内容,劳逸结合,使患者从内心深处做好康复训练的准备及树立强大的信心,从而最大化的促进语言康复训练的作用,促使患者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恢复。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语言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越早对患者的语言恢复作用越明显。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及早采用声音、口形、磁带等一系列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语言功能的有效恢复。
[1] 周红芳,王芳,李从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235-236.
[2] 吴丽云.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195-196.
[3] 于国华,吴芬,李俊.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5):61-62.
[4] 周伟,吴永斌,张荣.个性化康复训练改善早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4(11):13-15.
[5] 张浪,李小杏,张鹏,等.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3(2):9-12.
[6] 袁秀梅,梁春娥,郭金兴.浅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4):280-281.
(收稿2016-02-15)
R743.33
B
1673-5110(2016)24-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