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林业专业方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7-01-17刘悦秋胡增辉
刘悦秋 胡增辉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 102206)
城市林业专业方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刘悦秋 胡增辉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 102206)
城市林业是许多林业院校林学专业新的研究方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作为城市林业方向的主干课程,主要是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影响或威胁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各种环境问题,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目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材内容与专业方向相脱节,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课程教学学时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首先,应依据城市林业的学科特征和功能调整教学内容;其次,要构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第三,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第四,融合其他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实践教学;第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改革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城市林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改革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rikJorgenson首次提出城市林业概念,并提议开设了“城市森林”课程[1]。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林业已成为现代林业的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相继开展了城市森林培育与经营理论的研究和各具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5]。我国城市林业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林业院校相继设立林学专业城市林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已成为城市林业方向的必修主干课程。笔者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城市林业方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城市林业专业方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8年,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本科开始恢复招生,主要培养城市林业方向专业人才。课程设置基本延续了老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2011年,开设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笔者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一直致力于课程教学研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一)教材内容与专业方向相脱节
从城市林业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但城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目前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仍为传统林学专业的“森林经理学”课程教材,其中许多章节如森林成熟、森林收获调整、森林永续经营等内容已不适用于城市林业专业方向。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技术、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二)实践教学设备陈旧
目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依然使用传统的调查工具,多为机械式工具,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工作效率低、精度差,这些调查工具在林业生产管理单位已经逐渐被淘汰。随着机械制造学科、测量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多门学科的快速发展,测树工具和方法已经开始向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林业生产企业和管理单位开始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仪器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能满足一线企业单位的要求,学校需加大投入,实现实践教学仪器的更新换代。
(三)课程学时不足
由于北京农学院进行了“3+1”教学模式的改革,“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学时由原来的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实习5天,改为现在的理论32学时、实习3天。学时的缩减使教师不得不增加每一节课的信息量,有些内容也由讲授转为学生自学。3天的教学实习要完成森林区划、林班小班蓄积调查、抽样调查、树干解析和森林资源统计的实习任务,显得颇为仓促,多数学生实习结束后依旧懵懵懂懂,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容都非常丰富,教师又采用多媒体形式授课,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很难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理论知识。而习题课、讨论课由于学时所限开设得不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城市林业专业方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依据城市林业的特征和功能调整教学内容
城市林业针对的是城市化过程中影响或威胁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各种环境问题,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因此,城市森林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城市森林的调查和评估、城市森林的规划与营造、城市森林价值评价、城市森林养护等[6]。传统森林经理学中针对用材林的经营内容在城市森林经营中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研组调整了教学内容,缩减了一些同龄林以及用材林经营内容,如森林数量成熟、工艺成熟、法正林理论等,增加了现代森林经营理论,如近自然森林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等。在森林评价一章中重点介绍了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城市森林绿化价值评价。
(二)将相关新知识和新技术纳入课程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在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和信息提取方面已经成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管理有着显著的人文特性和生态目的,对全局性、系统性、精确性、实时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由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组成的3S技术凭借实时、高效、低劳力、智能化的特点,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1世纪以来,3S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深入,科研人员以RS数据解译为基础,GPS为辅助支持,充分利用GIS对城市森林表面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7]。因此森林经理类课程体系设置应涵盖相关新知识、新技术,主要课程包括“测量学”“森林计测学”“3S技术原理与应用”“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等[8]。其中“测量学”是森林经理类的基础技术课程;“森林生态学”是基础理论课程;“森林计测学”是森林经理的技术指导课程;“3S技术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将高新技术引入森林经理学的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作为学科龙头,则为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三)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研组根据课程特征,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一些课程内容如森林区划、森林调查等可利用教学试验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讲授生动直观、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可使讲解内容生动清晰。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板书,板书能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途径。在讲授森林资源、森林调查、森林经营类型等章节时,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大量图片、表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讲授一些计算内容的章节,宜采取板书形式,边演算例题边与学生互动,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要点。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而是让学习时间、地点、方式更加灵活,让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以补充课堂教学。专题讨论和文献综述撰写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撰写论文,之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总结,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
(四)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联合开展综合实践教学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林业生产单位从事森林资源区划调查、森林资源监测评价、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一线工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应用广泛的各种新技术,可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实习与林学专业的其他骨干课程实习有机结合,进行多门课程联合实习,这样既增加了课程实习时间,又可增大课程实践的深度,让学生领会到森林经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包容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末,同一时期实习的课程有“森林生态学”和“森林培育学”。笔者把3门课程实习同时安排在北京农学院的怀柔林场,让学生进行联合实习,如地图识别、森林群落组成、种群分布、林分特征调查及生态因子调查及森林区划、小班调查和林区森林资源状况和动态变化估测等,使学生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的调査和统计方法,从而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基本资料和数据。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对于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课程成绩评定由“考勤+作业+闭卷考试成绩”组成,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部分学生抄袭作业的弊端。因此,笔者结合课程特征,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一个单元均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总评成绩由“考勤+课程论文+课堂讨论+课堂案例计算+闭卷考试成绩”组成,这样的成绩评定更侧重于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在平时加强学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评定也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实习报告,改为由“实习态度+实习工作量+实习报告质量”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考核方式的改变,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三、城市林业专业方向“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开展课程综合实习后,实习的时间由3天拓展为11天,各门课程的所有实践内容都能从容开展,减少了学生在实习中的重复工作,受到学生欢迎。学生通过综合实习,掌握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的实习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提高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成绩也有大幅提升,80%的学生实习成绩在80分以上。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新的注重平时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激励下,绝大部分学生成绩优良,15%的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65%的学生成绩在70分以上。课程改革后的应届毕业生中,有47%的人考取林业相关领域硕士研究生。
[1] 陆耀东,温达志,陈宏通,等.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11(4):379-385.
[2] 孙冰,粟娟,谢佐章.城市林业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2):83-87.
[3] 王雁,彭镇华,王成.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6):748-753.
[4] 彭镇华,王成.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6,4(1):13-17.
[5] 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几点思考[J].浙江林业,2005(11):29-34.
[6] 吴泽民.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J].中国城市林业,2005,3(5):17-19.
[7] 姚娜,马履一,杨军,等.3S技术在城市林业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2):23-27.
[8] 冯仲科,徐伟恒,郑娜.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若干思考[J].世界林业研究,2015,28(3):64-69.
(责任编辑 王 伟)
北京农学院2015年度教学改革项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BUA2015JG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