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与途径研究
2017-01-17史晓云王增利
陈 动 史晓云 王增利 杨 强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 210037)
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与途径研究
陈 动 史晓云 王增利 杨 强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 210037)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也是提升国家综合科技创新实力的客观要求。针对目前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途径:首先,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次,应创新教学方法;第三,应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关怀;第四,构建大学生创新成果孵化机制。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完成后,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提升了科技实力。
高等教育;创新教育体系;人才培养
一、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912年奥裔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一词。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1]。通俗来讲,创新就是打破常规,走他人不曾走过的路,创新是颠覆也是创造,纵观几千年历史,凡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升,无不与创新息息相关。人类从诞生之初就被各种各样的创新产品所惠及,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璀璨的文明。创新主要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水平,尤其是大学生的创新水平,影响着国家科技发展的前景。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从广义而言是指由高校的主管部门、高校主体和服务高校的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转化、知识推广以及服务社会等所组成的有序的复杂系统。在该体系中代表高校主体的师生等“人”的要素构成了整个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核心,他们既是创新教育和创新知识的创造者又是传播者,他们既是创新教育体系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践行者。从本质而言,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进行创新教育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
(一)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旨在提升大众创新思维,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创新已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是评价和衡量公民是否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培养人才重要阵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其完备的创新教育体系,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未来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师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师生都将从中获益。对教师而言,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的培养属于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积极探索的科研精神和根据科技发展前沿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国际性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水平。对大学生而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途径,通过从事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的热情,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其中“独立思考”的特质在创新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生活指南》宣称“独立是美国学术界的最高价值”,由此可见,独立思考在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所有教育过程的共同要求,也是所有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共同品质[2]。
二、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已经占据了高校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最基本的职能反而越来越弱化,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改变现状,浙江大学专门设立“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以表彰功底扎实、业务精湛、人才培养突出、关爱学生成长的优秀教师,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教育是民族创新的原动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全面科学地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
(二)重科研而轻人才培养
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为了科研而科研,轻视人才培养,更谈不上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很大程度上依据高校的科研水平;高校对教师的综合考核(绩效、评优和职称评定等),也无一例外主要依据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高校教师的“命运”,也决定了高校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校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如何培育真正有影响力的优秀创新人才,如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与途径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目前,虽然高校课程的设置相对比较合理,但是仍然存在着选修课程不足、课程之间的融合贯通性不强[3]等缺陷。首先,选修课尤其是人文类选修课程得不到高校的重视,而人文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往往扮演火车头的角色,能够回答社会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和最终发展的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校长桑普尔认为:“在我们这个现代化的时代,大众最大的需求是受到真正的人文教育,即对大众的教育应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体育、历史和其他自然科学,不管他们将从事何种职业”[4]。因此,培养创新型大学生,增加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势在必行,通过这些课程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去思考人生发展和定位等关键问题,使他们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达到完美的匹配,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各高校需要在课程和学科间的融汇方面进行研究。教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之外,还需要尝试编制一些跨课程甚至跨学科的教学案例,并设置对应的一系列教学实验,提升学生在课程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能力。交叉学科间的融合,往往更易捕捉到创新点[5],可以开启大学生对一个新的领域的兴趣。通过一定范围内的试点,将一些成功的案例编纂为大学生必修课的特色教材。学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定位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删除一些过时、陈旧的课程,同时更新一些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把握行业发展的前沿。
同时,高校也应引入一系列弹性的大学生考核机制,将课程考试内容分散到课堂回答问题、课堂报告和课后实践报告等诸多环节的考核中,强化大学生课堂的思考能力和课下动手实践能力[6]。在课程考核内容方面,应尽量弱化客观题所占的比例,多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的主观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同一个问题。以笔者所讲授的“遥感理论与方法基础”课程为例,由于该课程是由计算机视觉、地理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构成的交叉学科,除教授基本的学科知识外,该课程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融合多学科知识且具有前瞻性问题的程序设计作业引导学生如何求解问题,让学生在课外动手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提升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灵活且具有弹性的考核机制、教师前瞻性的点拨往往会激发学生最珍贵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在互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科研功底,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课程结构,善于从科研课题中提取适合课堂的教学案例,让所授课程能够与学科发展与时俱进。教与学是一个相互过程,教师在启发式教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有所思,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提高他们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绝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个概念或一个算法,而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思考这些知识背后所蕴藏的为什么。笔者在教授“数字地球”时,会专门留出一部分学时让学生分组汇报与“数字地球”相关的前沿科技,汇报结束后,学生和教师集体讨论相关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这个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科技前沿的关注热情。而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需定期召集小组内部的学术研讨会,由导师把握学术研究的方向,学生集思广益,在学术讨论中从不同视角审视问题,讨论课题的重点和难点,这些互动活动有助于拓宽研究生的科研思路,激发他们科研创新的灵感。
2.以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相关部门可通过组织校内或当地高校间的学术和技能活动(譬如软件设计大赛、演讲比赛和艺术作品展示等),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增强他们对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并将大学生在上述领域取得的成绩统一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的萌芽和成长。例如,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当今计算机网络和大数据技术,通过构建校园智能网络平台,整合学术交流、培训讲座和图书馆等资源,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科技前沿知识,为人才培养提供及时和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学生能够在科技前沿知识中获取灵感。有条件的区域,应构建区域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咨询共享联盟,通过搭建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共享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图书、学术报告、作品展览、比赛咨询和学术培训等资源,最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
高校教育创新体系要重视人文教育[7],要善于捕捉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校教师要对大学生时刻怀有一颗关怀和包容的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怀。在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教师所具备的优秀创新品质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认同。同时,高校相关部门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大学生初入校园,学习基础往往差别不大,他们认为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同样也可以做到。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利用大学生这种不服输的心理,在班级甚至整个高校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气氛,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自身潜能。具体执行时,学校相关部门要注重引导,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及时宣传、表彰和奖励,彰显学校以学为先的理念。对于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导师还可以根据自身课题情况,给予研究生一定程度的科研奖励[8],在课题组内部营造一种外在的激励,最大程度上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大学生创新成果孵化机制
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要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等创新实践活动。各高校应积极争取校外资源,设立大学生专项创业扶持基金,用于支持在校大学生和年轻校友开展创业实践,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9]。学校还要积极宣传“走出去”的政策,与海外知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同时,高校还要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向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政府、就读高校或拟申请留学的海外高校申请留学奖学金,拓展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对于大学生的一些创新成果,地方政府或者高校要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校内外对接的创新成果孵化体系,从校内实践中心、创业团队孵化器到创意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形成完整的扶持链条,从场地、资金、政策、培训等多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申报专利是学生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学生对专利申请途径缺乏了解,学校应组织专家进行专利申请指导,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积极申请专利,帮助学生完成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四、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成效
大学生是高校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最直接受益者,他们踏入社会后将会具备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具备更多的人生选择,也会更加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对高校而言,如果能够构建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高校将会提升自身教育特色,在同行高校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对国家而言,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储备人才,大学生的创新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创新的后劲和可持续性,所以从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出发,高校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是当今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 刘道玉.论大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4):1-7.
[2] 姚刚.试论创新型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214-217.
[3] 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4] 王根顺,饶慧.论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J].上海高教研究,1995(5):59-62.
[5] 赵彬彬,熊旭平,戴全发,等.地理信息交叉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测绘工程专业为例[J].测绘工程,2016,25(6):76-80.
[6] 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6-121.
[7] 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8] 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48-51.
[9] 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12-14.
(责任编辑 王 伟)
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高校大学生创新体系构建策略研究”,项目编号为00644-06-0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