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腑病视角论治消渴
2017-01-17徐云生
亓 涛,徐云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济南 250355)
基于腑病视角论治消渴
亓 涛,徐云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济南 250355)
六腑是人体的结构组成部分及功能单元,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消渴是常见的津液代谢失常性疾病,与六腑的关系密切。故从腑病的角度对消渴病机进行探讨,认为腑气损伤是消渴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消渴病程的病机演变可概括为六腑损伤为先,腑病及脏为继,脏腑同病,变证丛生为终,从而为消渴从腑病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消渴;腑病;腑病及脏
中医对消渴的研究,目前对其病因的认识基本一致,对其病机的认识尚有分歧,主要有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脾虚致消、肝郁致消等[1],其辨证治疗以往亦多从三消立论。由于消渴病变较为复杂,近年来医家多从五脏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的角度进行论治,治疗大法是滋阴清热、疏肝健脾、活血补肾等,据此辨治有效者亦有不效者。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五脏及气血津液辨证多着眼于纵向点的探讨,或强调单个脏器,或重视津液及瘀血,而消渴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对其横向病理变化的研究更加重要。基于此,我们重新审视消渴病机,从腑病视角认知消渴,认为腑气损伤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病机,消渴整个病程的病机演变可概括为六腑损伤为先,腑病及脏为继,脏腑同病,变证丛生为终,笔者对此予以探讨,略陈于后。
1 六腑损伤是消渴之始
1.1 先看胃肠
《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是手、足阳明之合称,意胃与大肠俱结阳邪,耗伤津液,发为消渴,亦即《素问·气厥论》言:“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之意。《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诸病源候论·小肠病候》:“水液之下行为溲便者,流于小肠。其气盛为有余,则病小肠热,焦竭干涩”,则言热邪留蓄于小肠亦可致内热伤津而生瘅热焦渴。《三消论》更言:“世为消渴之证,乃肠胃之外燥热,痞闭其渗泄之道路。水虽入肠胃之内,不能渗泄于外,故小便数出而复渴”,明论消渴病发生病位在胃肠,病机是胃肠热结。而引起“胃肠热结”的原因,《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强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是主要因素。《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素问·腹中论》:“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以上所言揭示过食肥甘厚味先伤肠胃,肠胃既伤,积热内蕴,消谷耗津,发为消渴。
《内经》还强调情志失调亦是引起消渴的重要病因。《灵枢·五变》云:“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马莳注曰:“言善病消瘅者,以其心则刚强……心刚则多怒”,言消瘅之因为心刚,心刚则易为情志所伤。而情志所伤首犯心神。如《医醇賸言》:“然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中藏经》曰:“心者主也,神之舍也,其脏周密而不伤,故人心多不病,病即死不可治也,惟小肠受病多矣”,言“小肠代心受病”。《外台秘要·小便赤色如红》:“惊恐动于心,心不受邪,邪即传于小肠……外邪侵袭,不入于心,巡经传于小肠,小肠热,下移于膀胱”,亦论情志伤心后邪传小肠,病由是生,由此可见情志刺激致消渴发生,小肠是参与其中的。
1.2 再看胆与三焦
《读医随笔》:“胆主津液,凡邪伤津液,即属少阳”,将津液异常责之于胆。《素灵微蕴》云:“消渴不已者,甲木之逆也。甲木化气于相火,与手少阳三焦并归癸水,而约小便”,直言消渴之因归之于甲木之胆。《千金方》:“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则首次提出三焦猛热为消渴之机[2]。刘完素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言:“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究其原因,盖胆与三焦属少阳,是阳之初生,为枢司开合,为人体气液升降之门户,伤则气机津液运行不利可生消渴。再者,从子午流注的角度看,胆经旺于子时,三焦经旺于亥时[3],而子亥五行属水,也从侧面证实了胆与三焦同人体水液代谢相关,其与消渴的关系则不言而喻。
1.3 后看膀胱
《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将膀胱定义为人体津液汇聚之所,津液可“气化”而后出。《诸病源候论》则进一步阐述了气化的具体内容:“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已成骨髓也;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对膀胱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做了甚高评价:“水之下流,其性则然也。故饮入于胃,其精气虽不上升,其饮之本,固不能上升,体也……且水者,气之子;气者,水之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或者又谓:小便纯由泌别,不由运化。”其从“格物”角度认为水性趋下,非气化不可上升,而上升之气来自膀胱,膀胱是津液代谢之核心。由此可知,若膀胧气化不健、津液失藏则必然小便频多而烦渴不止。即《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之五苓散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利用五苓散复膀胱气化之功,即复能藏津液而化之,故口渴得止,亦即《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之治。
2 腑病及脏为消渴之渐
腑病及脏理论源于《内经》,是基于脏与腑在组织结构及在阴阳、表里、藏泄、守使、升降等方面的联系[4]。《素问·通评虚实论》:“五脏不平,六腑闭塞所生也。”《读医随笔》:“五脏受邪,皆因六腑牵累”,皆言六腑之病可以迁延累及五脏。消渴之疾亦遵此论。《医门法律·消渴门》即言消渴始于腑而及于脏:“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医宗己任编》亦云:“上甚不已,则消及肺,中甚不已,则消及脾,下甚不已,则消及肝肾……然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膏粱爆炙,酒酪乳,湿热之气,浸淫燔灼,郁成燥热,气不宣平,故其传变之形。”
2.1 腑病及心
《灵枢·本脏》即云:“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马莳注曰:“若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多内伤之病也”,指出心脏柔脆,容易受内伤而致消瘅热中。《丹溪心法·消渴》:“人惟淫欲恣情,酒面无节……其热气腾,心虚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敛,胸中烦躁,舌赤唇红,此渴引饮常多,小便数而少,病属上焦,谓之消渴。”则言情志饮食失调,生热蒸腾,侵犯于心,出现消渴。《明医指掌》亦言:“酒色等因,致火炎上熏,脏腑热烦,心受热气致消渴。”也强调了消渴由腑及心的致病途径。
2.2 腑病及肺
《医学传灯》:“上消其病在肺,舌上赤裂,大渴引饮,此因胃火先传于肺,心复继之。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举其最重者而言,其实先有胃火而引起也。”指出上消的原因在于胃火传及肺心。《医学纲目·消痹门》说:“肺主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守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为二。”肺脏居天位,为水之上源,可通调水道以下输膀胱。若为燥热所伤,治节无权,水谷精微直趋于下,而生多溲为消渴。
2.3 腑病及脾
六腑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六腑同脾脏联系密切,六腑为病可波及脾脏。《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圣济总录·消渴门》:“消渴饮水过度,内溃脾土,土不制水。”《医学六书》:“中消胃阳独旺,脾阴因败。”《丹溪心法》:“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内,消谷善饥,饮食倍常,不生肌肉。”《医学衷中参西录》:“消渴一证……其证起于中焦,是诚有理,因中焦膵病,而累及于脾也。”
2.4 腑病及肝肾
《四圣心源》言:“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消因胆胃之逆……胃逆而甲木不降,是以病消。”黄元御认为消渴属足厥阴肝病,将其病因归为胆胃之气逆,是典型的腑病及肝。《医学妙谛》言:“肾消两腿渐细,腰足无力,此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销烁肾脂,令肾枯槁,溲如膏脂”,提及中消之后,胃热及肾所致肾消。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三消之证,上轻中重,下危。然上中不甚,则不传下矣。故肾消者乃上中消之传变,肺胃之热入肾,消烁肾脂,饮一溲二,溲如膏油。”
3 脏腑同病,变证丛生是消渴之终
消渴发展至脏腑同病阶段会出现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变证复杂多样。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及:“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指出消渴可以并发肺痿。《诸病源候论》:“其病变多发痈疽”,讲消渴病患者多伴发痈疽,是非常切合临床实际的。刘完素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认为,消渴“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在《三消论》中言:“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指出消渴病可导致眼部耳部皮肤病变。《圣济方》:“消渴饮水过度,脾土受湿而不能有所制,则泛溢妄行于皮肤肌肉之间,聚为浮肿胀满而成水也”,认为消渴并发水肿。
4 从腑病论治消渴
《金匮要略》有专篇谈消渴,重视从腑论治。《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2条:“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阐述了阳明腑实、胃热亢盛则消谷善饥,水为火迫偏渗膀胱而成消渴,原文未给予处方,曹颖甫引北齐《道与造像记》附方顿服乌麻油一升,后世医家亦认调味承气汤为是证主方[5],俱是从清阳明胃腑的角度考虑。第12条:“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也是同理。第4条:“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则言五苓散泻膀胱腑。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从六经论治消渴,认为:“太阳渴,脉浮无汗者,五苓、滑石之类;阳明渴,脉长有汗者,白虎、凉膈之类;少阳渴,脉弦而呕者,小柴胡加栝楼根也。”分析所用方药皆清腑热之剂;再者张子和用加减三黄丸,喻昌用生地黄饮子,朱丹溪用消渴方,张景岳用玉泉散亦是此类。
本文尝试从腑病的角度探讨消渴的病因病机,旨在目前消渴的干预时机大幅前移的情况下,重视研究消渴的病机演变规律,特别是腑病在其中的作用,从而为消渴的临床辨治尤其是早期治疗提供一种思路。
[1]陈长青,熊曼琪,李赛美.消渴病(糖尿病)的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72-73.
[2]夏瑢.中医三焦气化理论的应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33.
[3]李钰慧,等.中医十二时辰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6-7.
[4]李晓君.通腑安脏的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1987,3:6.
[5]唐瑛,沈宏春,等.浅议《金匮要略》消渴病的辨证论治体系[J].江苏中医药,2001,43(6):73.
R587.1
A
1006-3250(2017)02-0166-02
2016-08-10
亓 涛(1983-),男,山东莱芜人,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徐云生(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研究,E-mail:sdjnxys@126.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