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2017-01-17陈轶愔
陈轶愔 刘 虹
(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湖南 长沙 410008)
中国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陈轶愔 刘 虹
(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湖南 长沙 410008)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慢性病
年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2〕。我国因慢性病而死亡者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5%,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全国总疾病负担的70%〔2〕,给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及家庭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健康促进是运用行政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的健康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健康促进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慢性病,改善生命质量,减轻国家和个人医疗负担,是一项投入低、产出高、效益大的卫生保健措施。本文对中国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中国老年人健康促进现状
1.1主管部门演变与政策变革 自2000年起,中国的健康教育模式逐渐过渡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存,2008年开始以健康素养促进为核心,2013年转向以健康促进为主,并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健康促进处。2013年卫生部《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中将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提高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等作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主要目标〔3〕。2014年5月,《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公文〔4〕指出,国家卫计委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4项主要活动:大力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推广,启动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场所和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工作,健全健康素养监测系统,旨在提高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北京市于2015年5月1日出台了《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条例》〔5〕,是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法规,使得居家养老作为老年人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有了法律保障。
1.2我国老年人健康促进现状与探索 我国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较好,健康状况男性优于女性,东部优于中西部〔6〕,城镇优于农村〔7〕。整体健康状况随增龄和患有慢性病而减退。生活不能自理者在80岁以后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波动于42.6%~69.3%〔8~12〕,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5%)〔13〕。大部分老年人行动能力尚可,生活能完全自理〔12〕,但在躯体疼痛/不适、情绪焦虑/沮丧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7,8〕。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孤独、抑郁等〔14〕。
个体健康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饮食是老年人许多急慢性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我国老年人营养态度虽好,但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行为较差〔15〕。40.7%的农村老年人不了解营养结构搭配,67.9%未注意低盐低脂〔9〕,26.9%高盐饮食,明显高于城市老年人(20.1%)〔16〕。吸烟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统、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呈正相关。尽管政府多方宣传吸烟有害健康,老年人群吸烟比例仍较高, 30.9%~39.74%的农村老人在吸烟〔8,9〕,城市老人被动吸烟比例较大〔17〕。体育锻炼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病死亡率。34.2%的老人表示经常锻炼,锻炼方式以走路和慢跑居多〔16〕。匮乏的锻炼和不科学的膳食使得肥胖/超重现状在老年群体中较普遍〔18〕。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和出诊为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19〕。健康促进模式是一个很好的由卫生人士参与的健康服务平台。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控制能力的养成及主动接受规范治疗的行为有赖于健康促进模式〔20〕。罗建设等〔21〕的研究证实了健康教育、饮食及心理干预、运动指导、体重控制和定期健康体检等使老年糖尿病患者获益。魏晓东等〔22〕指出,出院后电话随访是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达标率和定期检测率的途径之一。韩玉〔23〕面向六安市心力衰竭老人的健康干预证实了其在提升患者疾病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我国老年人健康意识薄弱,健康促进对健康老年人预防疾病、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和改进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老年人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健康〔24〕。研究〔25〕指出,多部门合作、同伴教育和社会支持有助于老年运动干预取得更显著效果。郑州市一养老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作业训练,要求其在规定时间段内借助辅助技术或改造环境等完成具有明确目的和特定形式的各项活动(包含了营养、运动、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同伴教育等方面),并证实受试对象健康水平和健康促进行为明显改善〔26〕。郭建华等〔27〕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展授权教育项目,协助其明确有害健康的行为,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和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追踪随访发现,受试者生活方式较干预前明显好转。
2 健康促进工作的不足
2.1传统工作模式阻碍健康促进 传统健康促进项目(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中国行)往往采用一种由上至下的方式,上级部门热情度高,但人群收益甚微。上层不同领导者们缺乏沟通合作,使下层健康促进专业人员的工作不够明确。同时,项目未能长期维持,且间隔时间较长,难以引起持续的行为学改变〔28〕。
2.2忽视老年人特点及群体内部差异 大型健康促进项目往往面向全体居民,而老年群体有其特殊性。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湘西地区中小学及以下文凭者57.2%〔9〕,泸州和拉萨农村地区文盲比例高达58.33%和79.2%〔8,29〕;偏低的知识水平导致获取和接受健康信息的能力有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差。此外,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民族的老年人群在健康素养、生命质量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上有一定差别〔7,30~32〕。统一的健康促进项目忽视了老年人群特点,导致实际收益不高。
2.3健康促进部门覆盖不广,专业力量不足 《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33〕,全国健康教育所(站、中心)仅160个,专业人员共计1 670名。绝大多数省级以下健康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匮乏〔28〕,大型健康促进项目实施过程中临时聘用社会人员现象不少见。
2.4缺乏项目评估 我国健康促进缺乏合适的项目评估和有力的监督机制,虽然斥资不少,但收益有限,这有可能导致政府和投资者将健康促进边缘化。
2.5资金薄弱 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GDP)5.36%〔33〕,其中政府卫生费用的支出占卫生总费用30.04%,占GDP 1.61%。而同期日本卫生总费用占GDP 9.3%,其中政府支出80.8%;韩国卫生总费用占GDP 7.2%,政府支出38.6%;美国卫生总费用占GDP 17.9%,政府支出43.2%〔33〕。可见我国卫生费用较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且其中多数投放于医院和传统公共卫生项目,用于健康促进的经费有限〔27〕。
3 我国老年人健康促进对策与建议
3.1转变工作模式 各健康促进项目的领导层应加强沟通,制定较为统一、连续的实施准则,以便于下级部门贯彻落实具体工作。健康促进部门应规划大型健康促进项目,保证其连贯性,以带来更持久的行为学改变。
3.2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特点及内部差异 未来的健康促进工作应更重视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民族的老年人群的差异。富含情感因素的健康信息对于老年人而言更有吸引力、说服力,易引起重视,能有效增加其目的性和自我效能,较易被认可、遵从,带来行为学改变〔34〕。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的认知力有差异〔35〕,健康促进工作宜将老年人按年龄组区别对待:对高龄老年人进行健康宣教时应使用简单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话语分析利弊〔36〕;对低龄老人则可详尽罗列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35〕。女性老人自评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和生命质量较男性差〔7,31〕,而老年男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不如女性〔29〕,健康促进宜注意此差别,有针对性地开展。此外,少数民族、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健康素养普遍较低〔37〕,应注意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册及系列知识讲座等方式确保健康促进工作深入这些人群。
3.3加强健康促进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 《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文件指出,到2020年我国预计建设健康促进县(区)600个,健康社区各1 400个,届时健康促进机构覆盖率将大大增加。同时,健康促进工作的顺利进展离不开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专业人士。医学本科教育可加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课程,以提高未来医生队伍对健康促进重要性的意识;对健康促进专业人员进行统一规范化的培训以满足工作需求。
3.4合理开展项目评估 我国应制订符合国情的统一化健康促进评估体系〔37〕。项目评估有助于建立明确的理论框架,能增加健康促进的可信度,利于多方融资〔38〕。Jolley〔39〕提出了一个适合人群健康促进评估的概念模型。该模型以理论评估为基础,将项目分为规划、实施和评估3个模块,三者相互作用;评估应贯穿始终,依据项目进展过程和效果进行不断修正。在计划阶段,综合现有证据和前人经验制订出包含预期效果的宏观理论,指明项目进展的总体方向,然后依据各地区背景和资源的差异制订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微观理论。在项目实施阶段,由评估者把握全局,合理评估环境因素、文化背景、人际关系和反馈系统等对项目的影响,实时提供可靠迅速的反馈,做出最有利于增加健康促进项目有效性的修正。
3.5加大对健康促进的资金投入 争取更多政府资金支持,改变“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的投入倾向;面向社会和慈善机构多方融资;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严格执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居民满意度定酬”;适当收取宣传成本费,逐渐施行有偿服务;引导老年人消费理念,鼓励定期健康体检和购买健康相关产品;开发健康产品市场,促进健康投资。
1Kinra S,Bowen LJ,Lyngdoh T,etal.Sociodemographic patterning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rural India:a cross sectional study〔J〕.BMJ,2010;341:c49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生委员会.卫生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h.gov.cn/jkj/s5878/201205/167d45-ff9ec7492bb-9a4e2a5d2 83e72c.s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nhfpc.gov.cn/jws/s3577/201306/b035feee67f9444188e5123baef7d7bf.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生委员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www.nhfpc.gov.cn/xcs/s3582/201405/da9eb5932deb4ac1b0ee67ca64d6999e.shtml.
5赵鹏飞.北京立法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聚焦京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2-3(5).
6杜 鹏.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6):3-9.
7杨 丽,陈 曲,付 谦,等.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多维度健康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8):782-7.
8扎西德吉,德 吉,次 央,等.拉萨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2):138-40.
9陈正英.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健康管理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340-3.
10姚 捃,龙理良,王 凯.湖南农村侗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22-3.
11李新辉,巩存涛,郑昆亮,等.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6):1884-8.
12叶映林,梁淑雯,苏柳群,等.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与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11-3.
13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EB/OL〕.http://www.moh.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6/10/20161026163512679.pdf
14梁 芳,王彦茹,郑玉建.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638-40.
15何月英,柯海萍,邬晓婧.宁波市社区老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J〕.卫生研究,2014;43(1):100-2.
16周 标,陈 坤.浙江省老年人群生命质量和个性化健康干预模式的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7陈 蕾,金 红,李文霞,等.鄂西北城乡老年人吸烟饮酒现状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64-5.
18齐亚莉,刘彦军,谢忠伟.吉林市昌邑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14-5.
19胡 月,龚 磊,陈福宽,等.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42-4.
20陆 琳,陈劲松,陈玉琼,等.社区健康促进模式对农村中老年慢性病防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07-25.
21罗建设,李桂红.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68-9.
22魏晓东,朱建新.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74-5.
23韩 玉.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18-9.
24Gremeaux V,Gayda M,Lepers R,etal.Exercise and longevity〔J〕.Maturitas,2012;73(4):312-7.
25Leung AY,Cheung MK,Tse MA,etal.Walking in the high-rise city:a Health Enhancement and Pedometer-determined Ambulatory(HEPA)program in Hong Kong〔J〕.Clin Interv Aging,2014;18(9):1343-52.
26王晶晶,孙 霞,马 玲,等.养老机构自理老年人作业式健康促进模式的实施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4):9-13.
27郭建华,宁艳花.授权教育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35-6.
28Li Y,Tao M,Fu H.What should we do in China to close the implementation gap in health promotion?A response to the WHO's Nairobi Call to Action〔J〕.Global Health Promot,2011;18(2):49-53.
29黄永丽,刘乾惠,周锡平.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2068-71.
30Cao MJ,Guo XL,Yu H,etal.Chines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 needs:promoting ageing in place〔J〕.Int Nurs Rev,2014;61(3):327-35.
31秦 宇,张海瑞,朱丽娜,等.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在大连市60岁以上人群生命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9):805-8.
32Ferreira LN,Ferreira PL,Pereira LN,etal.EQ-5D Portuguese population norms〔J〕.Qual Life Res,2014;23(2):425-30.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计生委员会.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http://www.nhfpc.gov.cn/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3/index2013.html.
34Zhang X,Fung H,Ching BH.Age differences in goals: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J〕.Aging Mental Health,2009;13(3):336-48.
35Tse M,Chan KL,Wong A,etal.Health supplement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the older adult population:an exploratory study〔J〕.Front Public Health,2014;2(11):1-7.
36Aronson E,Wilson TD,Akert RM.Social psychology〔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2010:417
37Wang X,Guo H,Wang L,etal.Investigation of residents' health literacy statu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J〕.Asia Pac J Public Health,2015;27(2):2764-72.
38Baum F.The new public health(2nd ed.)〔M〕.Melbou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222.
39Jolley G.Evaluating complex community-based health promotion: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J〕.Eval Program Plann,2014;45:71-81.
〔2016-06-04修回〕
(编辑 苑云杰/王一涵)
R193
A
1005-9202(2017)19-492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106
雅礼协会贾氏基金(No.2011CF02)
刘 虹(1970-),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疾病管理模式、心血管疾病研究。
陈轶愔(1990-),女,博士,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疾病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