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2017-01-16袁淑君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国土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就业对高职国土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提出提升高职国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国土专业 就业竞争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85-02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模式,它与普通高校质的区别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和类型上。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或操作型人才,所以无论是教育定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都要突出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就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大学生就业适应面,应该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着力点。
一、高职院校国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全国高职国土专业一般包含三个方向:一是土地管理方向,二是测绘方向,三是资源勘查方向。各院校往往根据自身特色,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方面有所区别和侧重。总的来说,高职国土类专业与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密切相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具备的技术手段和技能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国土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也大多在这些方向。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如火如荼,社会和市场对国土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释放。高职院校培养的一大批德技并举的高技能人才在房地产领域、建筑工程等相关领域施展才智,贡献力量。
目前,国内以国土专业为重点开设的高职院校有十来所,其中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代表。从地区分布看,土地类高职院校以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布局为多。高职国土类专业主要面向服务业中的地勘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服务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依托行业优势,2008年开设了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方向,面向湖南省及中南地区国土资源行业中国土、房地产、建设等领域的生产一线,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与管理、地籍与房产测绘、专题图制作、土地信息库、工程测量等岗位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
二、社会就业对高职国土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专业技能和素质。专业技能和素质是影响高职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生与本科生、研究生展开就业竞争的优势。当前,我们正在快速步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物联网和现代通信、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技术变革的趋势,也将深刻改变就业环境和就业市场。高职国土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熟练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的能力;掌握地理信息产品技术工具及其应用,具有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组织与管理、分析输出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下,事关人们衣食住行购的各种APP,正全面嵌入人们的生活和社交领域,不断催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高职教育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比如要求高职国土专业学生熟练掌握GIS、MAPGIS、遥感技术和地图制图能力,熟练运用信息搜索引擎和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和查询,解决疑难问题;运用大学城资源开展学习和交流,利用微信、微博、QQ等通信平台进行信息营销、应聘和择业,等等。熟练掌握计算机这一工具,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从事国土相关专业的求职应聘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利好的环境因素无疑也为高职国土专业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国土专业学生如果也能熟练掌握GIS、测绘、遥感等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就能有效拓宽就业面。一专多能型人才在企业、事业单位中也更容易发挥优势,获得良好发展。
(二)综合文化素质。综合文化素质应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外语能力、行为举止和习惯、时间观念、责任心等与特定专业文化素质相区别的其他个人因素,是一个人从学生向职场人士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因素。对用人单位而言,专业技能可以在工作中不断熟练提升。而职场人士如果综合文化素质表现不令人满意,势必对就业形成困扰。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既需要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强调和引导,也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强化对自身的要求。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综合素质都是绝对的加分项。国土专业学生无论是走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都免不了社交和团队协作,少不了与各方打交道。因此,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应更加重视。除了开设必要的通识课程,还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党工团和社团活动中教育引导,形成风气,常抓不懈。在专业教学之外,鼓励学生开展普通话考试、礼仪培训、英语考级、演讲比赛、朗诵、写作比赛等有关综合素质的各种竞赛和活动。在争先创优、评定奖学金等制度中增加鼓励性条款,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文化校园中去引导,坚持下去,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有利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
(三)学习能力。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方面,相比本科和研究生,相对弱一些。因此高职教育要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于国土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实操作业,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大学城空间名师资源等各种方式开展课下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技术软件不断升级,要培养高职国土学生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主动去接纳和学习新的东西,触类旁通,积极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四)辅助就业能力。辅助就业能力是指有可能提升就业成功率的其他个人因素,如心理素质、个人形象气质、谈吐、诚信、与人为善、大局观念等方面。我们常常说,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辅助就业能力,往往是从细节中体现一个人的品行,和专业能力无关,但对一个人的就业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在遇到挫折时,是否能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遭受拒绝时,是否能虚心接受并作改进;在遇到否定时,是否能保持不卑不亢;在个人形象方面是否能保持干净整洁、谦虚谨慎,等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招聘既是为单位招聘生产力,也是为公司发展吸纳新的动力。对于一个求职者而言,摆正位置,换位思考,宽容待人,诚信友善比个人能力重要。
三、提升高职国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继续深化专业技术和课程教学改革。一是高职教育要紧跟市场需求,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中,夯实基础,强化优势。发挥在测绘、国土、地矿行业优势,以应用技能培训为主,开发设计为辅,体现专业特色,注重实训,熟练掌握工具,通过技能竞赛、实践比拼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二是要根据就业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去除陈旧内容,增加新技术、新工具等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就业后能迅速对接需求,融入角色。三是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紧跟技术潮流,进行继续学习、培训或深造。为骨干教师深入一些了解技术前沿和动态,深入企业开展访问交流,深入兄弟院校开展教学访问和交流搭建平台,促进教学相长和地区交流。
(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把与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分步骤实施。如要求国土专业学生全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国土资源调查类职业技能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建立顶岗实习考核标准,通过考核由企业向学生签发实践证书,毕业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践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缩短学生就业条件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提升就业成功率和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三)与社会各方保持良好联系,深化校企合作。高职教育要与社会各方,尤其是用人单位保持良好联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吸纳校外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形成合力。当前,高职教育普遍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理想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千差万别,校际差别也大。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教书育人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用人单位和企业一般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这种分化,使校企合作基于不同的目标期望,在实际的合作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产学研工作决定着高职院校与行业融入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兴衰”。有学者认为,要使企业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体系中,仅有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争取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从领导面上制定保证校企合作的政策和实施方案。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和产学研结合,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制定政策为这些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交流和教学提供条件,并把项目实践经历纳入职称评定、岗位晋级的参考标准。要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有效对接,把企业支持高职教育教学的合作列入税费优惠、评优评先的奖励范围。
(四)建立毕业生反馈跟踪信息体系。一般而言,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反馈回来的市场需求信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反馈跟踪信息体系。这种跟踪信息体系至少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及时为高职教育提供前沿需求信息和实践技能教学反馈,便于院系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二是毕业生以师哥师姐的身份向母校传递用人需求,能为母校的学弟学妹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通过这种传帮带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三是高职院校通过对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动态掌握,建立校友资源库,在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提供资源。
【参考文献】
[1]邓爱珍,林建平.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优化研究[J].学理论,2012(32)
[2]熊继华,焦德光.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产学研”工作思考[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5(3)
[3]黄宏伟,葛佳华.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10(2)
【作者简介】袁淑君(1983— ),女,硕士,讲师,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教师。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