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

2017-01-16郝桉莹

体育师友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健美操就业导向

郝桉莹

摘 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增设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教学方法的综合,以期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幼儿园、小学、中学、少年宫、健身会所,甚至专业队伍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全面提高各项素质和综合能力,能够拓宽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针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具体有语言教学、视频教学、形体教学和技能教学等。

关键词:就业导向;体育院校;健美操;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14

1引言

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反馈,具体到评价标准上,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的就业率就成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体育院校来讲,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培养方式才能够顺应市场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日常教学内容中增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不同方面的综合,使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幼儿园、小学、中学、少年宫、健身会所,甚至专业队伍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校四年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各项素质和综合能力,能够拓宽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从而更加有效且顺利地进入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遂本项目以提高健美操专项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研究。

2就业为导向开展健美操专项教学的必要性

针对健美操专项的学生来说,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求其在校期间能够尽其所能掌握必要的知识,熟练技能以及具有多项进入职场所必须的能力。包括进入社会时和就业后在其工作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带着这样的思路,区别于传统的培养模式,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重点要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首先,在考虑针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教学和培养时,最核心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学生的健美操专业水平。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同样足够重视这一点,可以说我们过去工作的重心就在于此,这其中蕴含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从中总结出丰富的经验,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上可以说是踩在前辈的肩膀上工作,他们留下的财富不可估量。反过来讲,我们不能一味地照办这些经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前辈虽已功勋卓著,但我们新一辈教育工作者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使我们的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3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论述

针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具体的项目实施环节我们主要有语言教学、视频教学、形体教学和技能教学等。

3.1语言教学

其中语言教学是指让学生学会教学的专业术语,是针对学生就业的需要,帮助其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作为授业者不可或缺的有关术语的准确表述以及具体动作的标准口述方式。

健美操术语的运用:完整动作术语的结构:1.动作部位:指身体各部位的术语;2.动作方向:指身体运动的方向及路线;3.动作性质:指动作类型;4.动作结束:指完成动作之后身体所构成的姿势。

3.2理论教学

1.专项理论:①健美操的起源和发展。②健美操动作练习的特点、分类、锻炼价值。③徒手动作的特点和技术要求。④持轻器械动作的特点和技术要求。⑤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2.多媒体教学部分:采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方法,主要讲授健美操理论知识和常用基础理论知识。

3.3技能教学

3.3.1基础步法

健美操基本步法是体现健美操练习者下肢动作基本姿态的主要练习手段,根据动作完成的形式不同,可将基本步法分为五大类:交替类、迈步类、点地类、抬腿类和双腿类。

3.3.2上肢动作

1.常用手形(1)掌形:五指伸直并拢。(2)拳形:握拳,拇指在外,压在食指弯曲部位。(3)五指张开形:五指用力伸直张开。

4就业对教学过程的导向机制

4.1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过程的特点

在遵循传统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提高学生业务能力。健美操专项学生所学专业可能的就业方向较多,主要可以分类三个大类,分别为教学类,训练类和社会指导类。社会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学类的针对社会健美操指导方向的一个特殊的方向,与传统教学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属于学校健美操的范畴,主要体现在教学对象并非在校学生。另外,学校中的专业教学队,虽然成员大多由教师和学生构成,但其带有明显的系统教学,因此可归为教学类领域。综上所述,提高学生业务能力和水平包括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帮助学生,为其创造关于教学和教学技能培养的条件,并进行深入具体的指导,要让学生学得好,练得好的同时会教学;做学生,做运动员的同时要学会做老师,做教练。首先培养学生具有这个意识,其次在教学具体技能上多做指导。

教学类与社会健美操指导类应较多的以一般类为主要方向进行培养的同时对竞技类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教学类以及教学类中以带队为主的则要重点针对竞技类健美操学习和教学领域进行培养。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类领域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4.2就业导向对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要求

4.2.1总体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过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素养。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学生对艺术感知的培养。2.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3.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4.丰富学生专项理论水平。5.接受应聘过程的专门教学。6.完善个人形象,注重人格魅力的培养。7.多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水平,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吃苦耐劳塌实肯干具有奉献精神。

4.2.2实训前期要求

及时请任课教师介绍有关情况,了解实训的相关问题及教学设施,并对自身上课提出要求。在学校健美操组的指导下,研究讨论健美操教材,跟原班听课学习,向老教师“取经”,了解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修改整理自己的教案并进一步熟悉教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改、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方法,确保顺利上好课。同时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特点,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

4.2.3实训过程的要求

在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求一条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由于刚从学生角色进入教师角色,会有意无意地把体院老师的教学模式带入课堂。要考虑到教学对象及环境的不同,不可有意无意地习惯于体院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练习的少,老师讲的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高,很多动作教完,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适应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在健美操课上要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还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有充分的活动,所以要在健美操课上让他们充分的放松,开开心心地上好健美操课,这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2.4综合能力要求

对待学生方面,既要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还应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健美操精神。每一个教学过程老师都应该清楚、简洁地示范教学,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密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讲解动作要领需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此外,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很大差异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分层教学,区别对待,否则无法进行有利的教学。学生对太简单或超出学生力所能及的练习,也会使他们反感,从而导致课堂气氛冷淡。要上好一堂健美操课就得抓住学生的心。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健美操活动中,学生都不喜欢压抑的氛围,适时发挥教师的幽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使学生更能生动形象地接受所教内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5小结

综上所述,鼓励学生要敢于去尝试,这样学生便能自然地面对自己本该期待的一切。要求学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通过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来洗涤自己的自卑心态。只要获得成功时的满足感,就能进一步获得自信。因此,在一开始的学习和教学中,目标不应设的过高,这样相对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同学之间也应多相互鼓励。通过努力,用教学和教学的成绩来证明自己,这才是增加自身人格魅力最有效的方法,而非过度从外表装饰自己。健美操专业的学生在建立自信方面的进步效果明显,成绩显著。

在加强健美操教学和教学的技能水平方面,给予学生丰富的实习与模拟练习的机会,并针对这一环节指定多位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和帮助。并且开展内容丰富样式多样的针对学生的教学和教学技能比赛,以及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在微格教室及带有多角度拍摄功能的教学场馆中进行模拟,向学生反馈自己的表现,收到学生广泛欢迎且反响不错。

参考文献:

[1] 何荣,孔宁宁. 面向就业的高等健美操院系健美操(专选)教学内容的再构建[J]. 河北健美操学院学报,2010(03):41-45.

[2] 邓晞翎. 以就业为导向的健美操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武汉健美操学院学报,2010(06):96-100.

[3] 李海. 社会需求视域下健美操专选课程优化设计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 张树博.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高校健美操专业为例[J]. 当代健美操科技,2015(06):157-158.

[5] 李晓静. 关于培养安徽省高师健美操专项学生适应就业需求的研究[D].北京健美操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健美操就业导向
体育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在高校健美操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