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7-01-16刘均华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刘均华

摘要:高等数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必须科目,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有效性,是高校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专业导向视角,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几点构想,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专业导向;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改革也并不完全符合新课改标准,甚至与市场需求和专业导向存在脱节。这不仅影响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当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和计算,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一般采用“定义、定理、证明、举例”四步讲授方法。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技巧的训练,轻数学思想的学习;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轻数学应用的训练。习题课、讨论课缺乏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型内容,未明确高等数学在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教育价值作用。这对于将来要从事具体专业应用的高职学生来说,是极为不足的。不少高职院校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技术应用的培养,对于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重视程度也不够。在学时不足的情况下,有的高职院校就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大纲统一进行了修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然而,一些删掉的知识点对某些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来说是必要的。比如电子类、电气类学生后面在学习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程时经常要用到傅立叶级数、第二类曲线和曲面积分、格林公式,而这些内容在新的大纲里已经被弱化为选学内容,可教可不教。

(二)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忽略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改革中,当前高等数学改革教育中出现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而导致教学活动中教师地位的缺失、教材的忽视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数学改革教育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展开教学活动、问题解答。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对已设定好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高等数学学习,现实中,计算机技术展开的高等数学教育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但计算机技术缺少对高等数学课堂的柔性管理,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知识点的进一步分析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但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二是电子课件的使用。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改革教育推动了电子课件的产生,但是忽略了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在运用课件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活动时,学生同教师,教师同课件之间的联系变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究。

(三)各种教学模式的滥用,忽视高等数学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当前,高等数学改革教育滥用教学模式,过分重视教学的形式,而忽略形式作用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例如,某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情境教学进行数列极限的概念教学,学生对情境产生的兴趣,而对知识原点过目即忘,这是由于数列极限知识的情境转移再现性不强,教师浪费了大量的课堂实践进行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导出。但实际上,这堂高等数学课中只要对数列极限的概念进行解说,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数列极限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即可。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使用不具有实质性作用。

二、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构想

(一)根据专业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对各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大致定位学生的基础水平,找出其数学基础薄弱的部分;联合各专业课教师,找出本专业学生应重点掌握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并找出适当的专业课教学实例;高等数学教师则需深入研究确定应该选用的实例,并根据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安排各专业实例讲解的时间及深度,同时区分教学部分的基础模块、应用模块,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二)创新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职业需求创新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高等数学教学活动,达到传授思想与方法的目的。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一支笔,一张嘴,一面黑板”的数学教学形式,让计算机辅助教学走进课堂。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造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学改革可从如下几点进行:其一,注重数学思想的讲授。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形成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探索问题,使学生善于挖掘隐藏在书本背后的问题和方法;教师还应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数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其二,重视直观性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如画图、类比、动画等)在概念、定理、证明、解题中突出其直观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直观性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其三,开展学术讲座,介绍专业最前沿的应用所涉及的数学工具。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情况,向学生介绍数学与各专业结合的一些研究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正确认识高等数学的基础性课程地位,合理利用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

虽然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但是要求正确认识高等数学的性质,一方面高等数学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所服务的基础性课程,可以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情景模式,提高微积分知识的再现性和转移性。但同时要考虑高等数学对于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作用,在文科专业开设高等数学,培养文科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的繁琐数学计算能够通过数学软件有效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使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能充分发挥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作用,从而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边平勇.基于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视界,2015,26:21+31.

[2]任晓燕.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15,18:225+233.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