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活的影响
2017-01-16莫家银
莫家银
摘要:大众文化可以视为对中国现代文艺生活文化方面的描绘方式,作为一种对美的审视活动,持续挖掘更广大的文化发展环境,随着商业、消费等具备本时代特征的元素不断融入,中国当代文艺生活的呈现手段更加个性化,并且在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中得到体现。本文简单说明了“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了“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文艺生活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大众文化”发挥出更大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大众文化;中国;当代文艺生活
前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现代化阶段,然而,文化产业中却已经出现了后现代化标志特征,体现在审美自律性缺失等方面,导致新兴的审美观念与传统观念大方向不能统一,多种文艺形式中具备了新时代特色,相反原有的文化规则和结构逐渐受到冲击,生存环境无法得到保障,最终其地位被取代。而当代人心灵深处的欲望开始被挖掘被展现,使“大众文化”的内涵被认可,并发挥出作用。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大众文化”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活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大众文化起源于现代化工业社会,凭借先进技术手段,使文化形态迅速广泛传播,在消费意识引领下,以时尚手段进行文化消费,从根本上而言,是为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而出现的市民文化[1]。上个世纪80年代前,中国传统文化以雅为风尚,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变迁,审美体系崩塌,并分离出一股享乐主义思潮,打上了世俗标签。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间,人们消费意识加强,商品经济影响下,大众审美成为文化范畴内热点,同时追求个性化体验,导致日常生活出现变化“大众文化”逐渐在中国发挥巨大作用。
二、“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文艺生活积极影响
(一)主体“审美性空间”释放
大众文化这一文化意识形态,是工业革命后才产生的,借由多样化价值观念的融入和广阔环境的支持,给现代人带去全新文化艺术体验。人们审美偏爱于图片、视觉等,引起心理满足,从而改变了文化的深层含义,最终使人们对周围环境、生活细节等方面的观念发生转变。如,电影特效的大规模使用、虚拟的网络空间等方面,都是“大众文化”审美体系,在实际生活的得到的验证[2]。
由于市场经济逐渐融入到文化中去,使得人们的审美某种程度上,变得不再局限于高雅,但正是这一点,为普通人情感宣泄提供了途径。审美文化变得接近平民,通过多元化方式,如各大购物、社交、阅读网站等交流平台的兴起,让人民世俗情感在虚拟网络中得到释放[3]。此外,电影行业得到高度发展,各种商业片、艺术片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重要的是跨越式情感共鸣,弥补普通人情感缺失。
(二)建立现代女性意识,塑造文化性格
“大众文化”的出现,改变了女性人群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定位,转变当代青年的文化性格。现代化社会中,女性摆脱传统伦理道德束缚,走出家庭,开始担任一定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群体逐渐开始独立,不再依赖男性为生。随着传播媒介发展成熟,女性审美受到改变和影响,且开始对美容、化妆、衣服装饰等相关用品发生兴趣,宽松的环境下,女性得到自由,人格得到确立。
青年群体对外来思想接受程度高,学习速度快,往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对标有叛逆、新潮符号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青年人群逐渐提升自我水平,文化性格被打破并重新塑造。如,当前青年群体追求名牌,依赖网络,重视消费和娱乐,为不断提升物质享受水平,而提高自身价值和创造力。
三、“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文艺生活负面影响
(一)女性身体“审美暴力”及“主体性”丧失
电影行业不断发展成熟,通过电影文化形式,向人们传递不同价值观念,加上传统严苛伦理体系消除,人性深处对审美的自由追求走向明处。但是,虚构的电影故事和并不幸福的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常使人产生挫败感,并无法对真实生活正确判断。在这样的诱导下,人们开始泄露出内心深处原始的欲望,然而过分的追求自由使人们与现实社会标准脱轨。
同时,女性目前仍处于不公平的被消费状态,小说、电影等文学艺术作品中,将女性身体视作一种消费元素,可以看出女性社会地位和话语权未得到尊重[4]。很多作品为迎合男性观众心理,将女性身体作为性宣泄元素,结合到内容中去,对女性身体的消费是不自觉或下意识产生的,“审美暴力”和“主体性”丧失是“大众文化”对文艺生活带来的一大负面影响。
(二)“图像景观”滥用
多彩的商业化标志符号刺激人们视觉感官,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各类文化产品使审美成为一种消费,且消费过程的形式特点与产生的乐趣,让审美观出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欲望、浪漫等抽象概念,通过具体的文化符号,具象化的展现在消费品种,使原本庸俗的产品别有意味,仿佛具有深刻内涵。图像景观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态势,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表面含义已经远超其原本所代表的本质意义[5]。
广告、影视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让大量图像符号根植于现实生活中,且产生了不真实的商业价值,对原本的文化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在现代人消费心理助长下,引发人们愈发不可抑制的消费愿望。不健康的物质消费模式,导致人们获得短暂的精神、肉体愉悦后,陷入长期的精神文化空白与危机。
结语:
综上所述,全新的审美现状促使现代人抛弃传统理理性束缚,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审美文化模式,人性深处的欲望被诱发而出,感性的力量发挥出效果。丰富的思维意识以及复杂的代表性标志符号,使个体审美开始充满想象力与张力,进行文化体验同时,满足世俗化需求。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逐渐发展,规模愈发成熟,其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活产生的影视意义重大,应当借助于审美的体体验,改善文化内涵和生活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高亮.阿多诺非同一性思想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4,12(09:)22-23.
[2]李庆霞.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14,07(08):48-53.
[3]赵凯.大众文化的定位与批评尺度——兼与陶东风商榷[J].文艺研究,2013,03(06):25-32.
[4]黄书泉.大众文化时代的文艺接受批判[J].学术界,2013,10(05):90-100+283-284.
[5]张贞.论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J].文学教育(上),2015,11(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