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诉求

2017-01-16白晴晴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伦理教学管理大学

白晴晴

摘要:提高教学管理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根本需要,也能够更好的解决目前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在以往的基础教育中相比,在大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与学术性不断增加,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以及知识的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大学教学管理是否能给教学提供伦理支持,已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对此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伦理

前言

教学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是以培养人才作为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是其价值法相的管理。在过去的大学教学管理中,只重视“物”,而不见“人”,从内到外,开放式的管理方式应该从当代教学管理,把人作为主体,从外到内,呈现聚敛式的管理理念来代替。戴木才先生曾经说过,伦理是代表社会中一定的人际关系规范与相关的道德标准,是协调任何人关系的规范。所以,在目前的大学教学管理中,应该从伦理的角度来对教学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做到把人作为主体的观念。在传统的管理制度太过刚硬,在伦理角度下,能够让其更加柔和,让各项标准更加人性化。因为大学教学管理的延展性非常大,内涵较为丰富,所设计的人、事、物都较多,笔者不能全部说明,所以主要对于教学管理中的两条主要切入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对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诉求展开分析。

一、伦理——大学教学管理的现代诉求

自从改革开放开始,教育改革进程越来越快,由于思想越来越开放,对于大学教学管理的研究也有了新的方向。教学是培养人的过程,而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服务,不管是从教育者的视角来看,还是从教学管理的制度上来看,在当代大学教学管理都重视它的服务型。但是,目前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在我国进入WTO之后的发展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国大学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不把学生看为是低于教师一等的,而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尊重学生。同时,目前在我国大学中,行政人员和教师有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行政管理人员掌控了大学的教育管理,教师只能发挥很少程度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得到展现,导致教师的主动性与创新性较低。当代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诉求越来越突出,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唯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巨大作用。在教学管理的研究中,人们大部分是从“科学观”的角度来对待教学管理的工作。对于怎样达成大学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等有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出现含有反省性与前瞻性的情况时,这些研究就会缺乏针对性。如果只是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知识。因此,到今天,高等教学的制度化管理才会经常出现对事不对人、见物不见人“的情况。大学教学管理中有着很大的理论危机。比如,教学管理缺少仁爱观念,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公平、民主、自由。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通过制度与成员来组成的,大学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想要让其能够科学高效的进行,就需要从制度和成员两个方面开始思考。

二、公正、民主、自由——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伦理诉求

(一)公正

公正(Justice)也叫做公平或者这个意思,这个词语的解释为正直、没有徇私。公证书我们永远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标准。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当中,公正是代表制度上的公正,也就是教学管理的过程公开、透明。想要让教学管理的制度成为公共的条例,就需要让每个人都了解。另外,还需要让全部有资格参与的人来制定标准,并且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的监督、评价、完善。

(二)民主

毛主席曾经这样说道:“很多人对于官和兵的关系并不和谐,以为是方式不正确,我总告诉他们这其实是态度的问题,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要尊重士兵和群众。”这句话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民主,特别是大学教学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民主,不光是又政治及经济的作用,同时,在伦理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学管理的民主第一就是要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性。所以,组织教学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教学委员会,能够给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管理与监督功能,对于教学决策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参谋功能。

(三)自由

自由也是一个伦理问题,是代表没有外在强制进而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来进行活动。对于教学来说,从古到今,大家仿佛都在追求教学的自由性。而在大学的教学管理中,更加需要保险处这种理念。这是从大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性发展,同时还有教师的专业技能来确定的。自由也是让大学生能够创新的重要支持。

三、仁爱——大学教学管理人员的伦理诉求

夏丐尊先生说过:“在教学当中不可以缺少感情和爱,如果缺少这两者就像池塘没有水一样,如果没有水,池塘就不是池塘,而没有感情与爱,就无法进行教学。”如果只有教学管理的公证、民主、自由,这也是不够充分的,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有脑却无心,有理却无情的状况,这不是一个科学的现状,无法满足我们在人性中更加需求的部分。因此,一个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不光需要具有以上制度,还需有更加仁爱,具有表现为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彼此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想要建设这种大学教学管理方式需要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这也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发挥其带头作用,在管理中,不能只有“正义感”,而最重要的还需要有“公益心”,在道德上,不光要有宽容的片状,还需要能够自我牺牲,这就代表了仁爱的含义。

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仁爱,代表教师要能够热爱本职工作,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管理人员爱自身的管理工作,并且爱向学生服务,更加爱大学。如果在大学中缺少了大爱,学生对于学校就无法有归属感。在大学中的“大爱”,是学生和学校、和同学的纽带。但是,在长时间依赖,大学教学管理中的行政性较重,表面为权属关系。不管是对于教学计划的设定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监管,对于教学的评价,管理人员常常都是以一种领导或者长辈的形象来对教师与学生。教学管理中的理性较多,感性较少;严肃角度,宽容较少;粗暴较多,仁爱较少。在实际情况中,出现很多带有反省性与前瞻性的问题,这种管理方式就十分不科学。很可能会让学生们或者教师们产生方案,导致被管理者的主动性较低,缺乏热情。

在此情况下,具备仁爱之心的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什么素质呢?第一,管理热源的工作态度应该是主动、激励的,而不死一种作为领导的态度;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平易近人,而不能太过粗暴。第三,工作观念应该是一种服务者,在进行服务,而不是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当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仁爱并不代表着纵然。重视感情的条件应该是由于尊重被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的正常需求进行满足,而不是没有原则,要求过低。

参考文献:

[1]张东.论大学教学管理的伦理诉求[D].西南大学,2012.

[2]金绍荣.“情理”兼“治理”范式的大学生管理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尹岳,王雪黎.论大学教育管理对伦理的诉求[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126-128.

[4]尹岳.伦理视角下的大学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6.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院级教研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综合试点(编号:jy2015001)科研项目:2015年,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编号:201521),三类

猜你喜欢

伦理教学管理大学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至善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