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手球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1-16郎咸信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手球高校问题

郎咸信

摘要:手球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下,以其运动量适中、连续性强、对抗性好等特点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大亮点,倍受学生喜爱和追捧,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热门领域。手球作为一项“全民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参与的体育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手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校;手球;问题;对策

在全国大学生手球赛事的有力推动下,手球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国40多所高校在大学体育课程中都开设有手球课程,手球运动不仅要求参与者具备精湛的技术,强健的体魄等之外;还要学会与其他队友配合默契,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现行普通高校手球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缺乏手球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等等,而且手球普及度低,学生认识的片面性等也给高校手球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笔者结合高校手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培养意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对高校手球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1普通高校手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普通高校手球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导致了学生手球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高校手球教学存在哪些具体问题?首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手球教学兴趣不高有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本末倒置”。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手球运动的战术、技术,忽略了学生的手球基础素养。一言以蔽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参加“专业性的技能竞赛”,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手球运动的兴趣。其二,教学不够趣味性。教师或者重于理论知识、动作技术的讲解,缺乏游戏性、趣味性的活动,教学过程枯燥。其次,没能良好的引导学生培养意识。如:实际比赛对战术、技术的应用能力弱。再次,教学方法单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此外,对一些教学内容而已,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效果并不显著。最后,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探究的培养。当前,对手球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对比、吸收、评判,小组合作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2解决高校手球教学问题的对策

2.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作为教学的主体,如果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即便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强烈的教学欲望”、“清晰的逻辑思维”,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显著提升。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转变教学理念。这里的教学理念,指的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事实上,普通高校手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手球运动技能、锻炼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手球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的,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其次,更改教学方法。既然教学目的不是以“强化学生手球技能”为主,相应的教学方法就要做出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手球“技能”、“战术”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是不需要过分的深入。讲解的专业性过强,学生实际上难以理解、接受、记忆、掌握,教学容易流于形式。其二是时间不宜过长。体育课时间有限,理论知识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更多时间应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去。如,组织游戏、比赛等。

2.2引导学生培养意识

引导学生培养意识,是提高高校手球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做到引导学生培养意识?首先,强化技术技巧。在练习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应变能力”的训练。如教导学生用眼角的余光,尽量扩大自己的视野,观察同伴及对方的位置。一遇到合适的机会,则采取果断的进攻的态度,不要“犹豫徘徊”。另一方面要重视“传球、接球”技能练习。传球、接球,是手球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获取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教导学生“运用多种传球手法”,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假动作”进行传球、接球。最后,重视“攻防关系”教学。手球教学中,攻防关系应特别重视。事实上,由于不重视攻防关系,导致输掉比赛的情况很多。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比赛时,一方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进行有效防守,还在盲目进攻,结果输掉的比分更大。因此,要加强攻与防、快与慢之间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攻”的时机,也要理解“防”的意义。在练习过程中,根据己方的“态势”,调整好比赛节奏。

2.3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积极性等因素,选择性的使用其他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对于一些教学内容,由于动作、技术过于复杂,或者是因为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教师可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细致的、直观的观察手球运动时的战术思想、技术动作,教师也可依据图片显示,清晰的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借助观看视频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教学参与程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单个--组合”教学法。“单个--组合”教学法适用于“复杂手球分解”教学。此外,“游戏训练法”也是不错的教学方法。笔者每次在教学活动中,均运用到游戏训练法。例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笔者让学生们排成四排,告诉学生们:“我说出一个数字,你们就按照这一数字“抱”在一起,落单的同学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以类似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手球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容易犯的错误、战术情况等都能得到清晰的“反映”。

2.4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手球,是一项团队合作运动项目,需要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取长补短、精诚团结,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组建小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独立的小组(学生自由组队亦可),在每次理论课程讲解结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由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之间可以得到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战术、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经常在一起交流、练习,培养了小组学生之间的默契,提高了团队的合作力、凝聚力。其次,竞争意识。小组学习法,能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手球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由不参与小组比赛的学生中,选出裁判,教师则扮演“旁观者”。在一旁观察、分析、总结学生们在战术、技术方面的得与失。还可以在多次游戏比赛后,作出总结归纳,吸取经验教训,应用到教学中。比赛结束后,胜利的小组应当得到教师的表扬;而输掉的一方,教师可以结合错误之处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不灰心不气馁,继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信心。

3结语

在高校手球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正视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学中,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手球教学的参与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拥有了兴趣,热爱手球,才能使得教学过程事半功倍。重视引导学生培养意识,以科学、合理、合结的教学安排,促进学生对手球的理解、接受、练习、提升。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保持教学氛围活跃的同时,借助图片、视频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重视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学习能检验学生对手球战术、技术的掌握情况;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冰雨,张云等.对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2).

[2]王斌.女子手球运动员模拟运动情境中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3]孙影,周燃.第19届女子手球世锦赛攻防技术的回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猜你喜欢

手球高校问题
浅析手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小手球托起大梦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手球“获利”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