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

2017-01-16陈佳唯

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原则作用

陈佳唯

摘要:语文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独立性兼顾、预设性与生成性融合的原则。通过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能促进学生人格培养、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良性转变。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原则;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这一定义,引起了学界对其课程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重新审视。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教学目标成为了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王荣生博士最早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框架》中提出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分析讨论。自此,拉开了学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研究的序幕。下面,我将结合我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知识联系语文教学,谈谈我对语文教学目标的两点认识。

一、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概念

语文课程是所有课程里最基础的课程,因此对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语文课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系列有关课程标准的条例都主要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并对语文工具性重新把握,强调学生所学知识要运用于实践之中,而不是死学知识。

对于语文教学目标概念的认识,李海林在他的《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中论述的是较为详细的。他认为,首先要界定清楚教学目标的几层含义。第一,课堂教学目标不同于课程教学目标,某门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并不是这门课程的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简单相加;第二,体系性的教学目标也是区别于费体系性的教学目标的。按照逻辑发展顺序,由课堂教学目标构成单元教学目标再构成课程教学目标的是体系性的教学目标,适用于数理化这些课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网络性地、滚雪球性地、积淀性地构成,不是一级一级积累叠加性地构成其目标。因此,对语文课来说,我们应当允许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与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自由余地,允许它有一个积淀、等待、变异、综合、发展的过程。这段话在我理解看来,是说语文课的每一节课堂教学目标,都体现着语文课的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之间有交叉、互补的部分,它们经过积累,形成了一个大的网状结构,逐渐覆盖整个课程教学目标。并且在掌握课程教学目标之前,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掌握是不完全的。

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联系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时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第一,整体性与针对性统一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说我们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到主观和客观的各个方面。新课标强调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三个维度”来进行考虑。不仅考虑到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联系学生个体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要求等等。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只是简单考虑,照本搬科,要从整体性原则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性原则是指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具体的文本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教学目标。对同一篇文章,教师的认识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教学目标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首先对文本有一个详细并且通透的理解,联系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按照他们的理解能力程度进行教学,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确定它们在学习后能收获哪些知识。争取在学生个体目标达成的情况下实现学生集体目标的达成。

第二,系统性与独立性兼顾的原则。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网络性地、滚雪球性地、积淀性地构成的,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是有层次性、有连续性、成系统的。语文教学目标就是由一个个小目标融合成一个大目标。现行语文课本分成一个个板块、一个个单元,每一单元都有各自的目标。这些单元目标合在一个版块中,就构成了这板块的教学目标,这样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独立性则是说每个目标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系统性和独立性兼顾,要求教师在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单元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紧扣单元教学目标。

第三,预设性与生成性融合的原则。语文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预设性目标是一定会有的,根据教师制定的预设性目标,展开语文教学活动。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出现很多预料之外的情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个体能动性使得课堂上产生了生成性目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不能死搬预设性目标,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儒大.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目标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2]王荣生.从“三个维度”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3]郑国民,孙宁宁.语文单元教学的反思[J].学科教育,2002,(5).

[4]李海林.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3,(6).

猜你喜欢

原则作用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