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2017-01-16臧胜楠
臧胜楠
·经验交流·
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臧胜楠
目的 研究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变化。方法 选取我社区23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次所有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相对于干预前都有显著下降(P<0.05)。血脂和血糖水平也有显著下降,干预后的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社区;护理管理;疗效研究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1]。高血压极易引发一些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某社区234例高血压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前后的相关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某社区23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其中女121例,男113例;患者年龄41~87岁,平均(55.1±10.1)岁;高血压病程3~16年。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58例。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分类,1级高血压112例,2级高血压97例,3级高血压25例。
1.2 方法
依托慢病管理软件,建立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成立了由1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2名从事护理工作超过5年的护士组成的高血压社区医疗团队。该团队按照高血压分级、危险因素等对上述234例患者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实时网络监测;定期随访,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指导和用药指导等,指导患者每天至少自我监测血压1次,并每月复查相关项目的指标,护士每周上门监测血压2~3次。每月该团队会对所管理的患者进行阶段性评估,包括血压变化和发生心血管事件情况。
1.2.1 健康宣教 在社区组织一些比较新颖、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组织“社区大讲堂”,请专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群进行授课指导,并通过健康教育处方、宣传册、宣传栏等其他多种方式在社区内进行宣传,使高血压患者了解和掌握更多关于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并深入了解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原因、保健知识以及防治措施,从而使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组织患者家属进行一些居家护理,教会患者家属学会基本监测血压的办法,同时也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自测血压的方法,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1.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社区护士一定要跟患者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自身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疏导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要与患者家属多沟通,避免因为患者精神受到刺激而引起血压升高。
1.2.3 饮食指导 医学研究表明,血压与摄入食盐量成正比,摄入食盐越多,血压越高,中国高血压指南建议,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4~6 g。因此,社区护士嘱患者要控制对钠盐和脂肪的摄入,尽量食用低钠盐,并为患者免费发放控盐勺,为患者讲解控盐勺使用知识,建议患者低盐、低胆固醇、低脂饮食,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每天新鲜蔬菜不少于400 g、水果不少于150 g。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即选择鱼类、禽类、少量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及其制品。多进食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糙米、玉米、小米等,均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有利。可多食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包括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香菇、草菇等。严禁高血压患者食用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1.2.4 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医生有针对性地为患者选择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社区护士在随访过程中向患者强调一定要严格根据医嘱长期用药,切记不可随意停药或者减药,让患者意识到终身服药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导患者每天至少自测血压一次,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嘱在服药期间要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钾、肌酐、尿素等指标的变化,一旦出现干咳、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心慌、乏力、腹胀等不良反应时,或者发现血压出现明显异常,应立即联系医生,给予干预治疗。
1.2.5 运动指导 建议患者平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锻炼,避免久坐,控制体质量。主要增加日常活动量,例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跳舞等。每次不少于30 min,每周3~5次即可。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实验结果用One-way ANOVE检验,对2组实验结果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社区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前后血压变化
经过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本社区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相对于干预前都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本社区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mmHg,x±s,n=234)
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干预前141.58±21.83101.88±17.01干预后127.86±1.21a95.23±15.41a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1 mmHg=0.133 kPa
2.2 本社区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前后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
经过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本社区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明显改善,并趋向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本社区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前后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x±s,n=234)
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干预前10.45±1.8011.88±2.124.21±0.965.89±2.01干预后7.65±2.03a8.65±1.56a2.58±0.74a3.68±1.75a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1 mmHg=0.133 kPa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当前,如何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卫生管理部门思考的重点。现代社会护理相对于传统社区护理工作而言,医护人员可以和患者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互动模式,这样更有利于社区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掌握患者血压的实际变化情况,而且医护人员也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调整服药品种以及药物给药剂量,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使患者处于良好的血压控制状态[3]。不断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加全面地认识高血压的危害,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相对于干预前都有所下降。血脂和血糖水平也有显著下降,干预后的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通过本次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完善社区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2点。
3.1 规范化管理范畴中纳入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
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的过程,如果想要确保社区护理管理效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将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全都纳入一个相对规范的管理体系。比如,客观、合理地评估高血压患者病情,然后合理划分社区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的等级,包括I级、II级、III级等,这样通过分级之后更便于进行分类管理,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2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社区护士需向患者多讲解一些关于高血压的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进而使患者可以更注重自身疾病变化情况,积极配合社区护理工作。高血压患者级别越高,其血压越不好控制,针对患病严重程度比较低的患者,假如可以积极配合医师的要求,很容易控制自身病情发展,甚至可能都不会复发。但是,假如患者并没有及早做好相应的疾病防控工作,就会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这样会大大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也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以后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活动的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应该做好患者的防控工作,对于那些病情程度相对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可以尽早配合高血压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社区高血压患者经过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工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1] 王英,张欣.静安区高血压分组管理人群知、信、行情况与管理效果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5(4):282-283.
[2] 梁卫萍,余淑明.社区管理中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5):131-132.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2.15.092.
[3] 王晓燕.社区行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2,36(1):23-24. DOI:10.3969/j.ISSN.1000-744X.2012.01.008.
[4] 卢立新,王培玉,张东.北京市德胜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2):90-92.
[5] 尤川梅,熊先军,吴月华,等. 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7(8): 513-517. DOI:10.3969/j.issn.1004-4663.2010.08.003.
[6] 吴小娟,卢建英,王怡敏. 健康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 30(21): 2709-2710.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09.21.070.
(本文编辑:林永丽)
100841 北京,海军机关门诊部
R472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6.06.031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