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

2017-01-16吴小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障碍性养殖业母猪

吴小平

(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241)

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

吴小平

(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241)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畜牧业也随之不断壮大和完善,其中,生猪养殖业正趋于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稳步前进,已经成为专业专业户和散养户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养殖环境的技术和管理体制并不健全,导致生猪养殖业遭受多种病疫的入侵和危害。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有关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诊断办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手段。

繁殖障碍性疫病 诊断方法 防治手段

近几年来,集约化的生猪养殖业正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下,生猪的繁殖性障碍疫病已经成为各大专业户和散养户的重点研究问题,这一疫病不仅严重影响生猪的正常繁殖功能,同时,还将会严重危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以及生猪养殖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生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严重影响生猪的正常发育和繁殖,其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养殖户以及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

1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诊断办法

1.1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其他传染病的表现特点以及可能引发的其他病变,方可对于存在繁殖障碍性疫病的生猪进行初步诊断,具体分为四种类型:①伪狂犬病。该类疫病主要是通过已经感染的母猪,直接入侵到子宫内的胎儿,当母猪产下幼崽后,其将会出现腹泻、呕吐、四肢痉挛等症状;②猪细小病毒。母猪在孕期前50d发生感染,将会造成植物胎儿;在孕期的第50~60d感染,则会导致胎儿死亡;在孕期的第60~70d感染,则会造成母猪流产;孕期第70d以后感染,已经遭受感染的母猪虽然能够正常生产,但是其所产生的幼崽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体质较弱以及生长缓慢等特点;③乙型脑炎。母猪通常于妊娠后期发生该类感染,患病期间将会出现发热症状,公猪在发生该类感染时,睾丸将会出现明显的肿大症状;④猪瘟感染。处于妊娠期的第40d时,遭受该类感染的母猪将会发生流产,对于部分并未流产的母猪而言,也将会出现死胎的情况;于妊娠期的第70d遭受感染时,虽然能够正常生产,但是大部分幼崽将会在淋巴结以及喉头部位出现红色血点或者存在先天性震颤。

1.2 实验室诊断

通过初期诊断后,需要将标本收集并进行实验室病原分离和鉴定。如:利用PCR、核酸探针等技术,根据血清样本进一步进行病因的诊断。换言之,通过对各种病原进行培养和分离,并在培养的过程中结合生物学的根本特征,将已经分离出的病毒和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进而进一步判定初步诊断的准确性。

2 猪繁殖障碍性病疫的防范对策

单一原因造成繁殖障碍性病疫的发生概率较低,大部分猪繁殖性障碍病疫的发生是由于病菌、寄生虫、缺乏维生素以及病毒等原因综合所致,因此,在猪繁殖障碍性病疫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找出发病原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2.1 开展疫苗的接种

疫苗的接种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常见疾病和流行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建立完善而又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目前,我国对于大规模散养户和专业户,强制其进行猪瘟、口蹄疫、呼吸综合征以及猪繁殖等疫苗,必须进行免疫包括:猪细小病毒、猪瘟、乙型脑炎以及伪狂犬病等。为了能够有效预防高猪繁殖障碍性病疫的发生,则需要按照流行病种、生猪的生产特点以及种类特征等内容,科学而又合理地制定疫苗接种次数、间隔时间以及接种剂量等,并严格按照疫情的监测结果进行及时调整,以低成本、少投入的方式获取最佳的防治效果。

2.2 加强疫病的监测

有效而又严格的疫病监测,能够极大程度降低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生概率。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生猪养殖户而言,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出先进的养殖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应的监测力度。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疫病的监测质量和水平,需要定期监测存栏猪的病毒免疫抗体情况,及时排除已经感染的病猪,进而降低疫情的发展和蔓延。此外,加强对于猪免疫状态的监测力度,同时,根据疫病的监测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进而确保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防范性。

2.3 加强消毒和杀菌力度

卫生环境的清洁性和无菌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生,作为养殖场的一项日常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抑制疫病的发生,大规模的养殖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卫生工作的消毒和杀菌,定期清扫猪体本身、猪舍以及周围环境。同时,在进行消毒和杀菌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低毒而又广谱的消毒药品,并在采购的过程中注意检查出生日期和生产厂家。此外,还需要定期更换消毒药品,避免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药品,使得致病菌以及病原体出现抗药性,进而降低消毒作用和效果。

2.4 定期灭鼠和驱蚊

蚊蝇和鼠类是多种致病菌和病原体的天然寄生环境,因此,定期灭鼠和驱蚊能够提高生猪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此外,大部分鼠类和蚊蝇主要是以饲料为食物来源,这将会严重影响饲料的质量,因此,定期清除鼠类和蚊蝇,能够提高饲料质量,提高生猪的最终产能。

3 结语

猪繁殖障碍性病疫的发生将会严重危害生猪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直接损害散养户和专业化的经济收益。因此,通过加强对于诊断办法的研究力度,建立科学而又规范的防范对策,利于生猪养殖业的未来发展和进步。

[1] 李果夫.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5,(3):30-31.

[2] 胡安祥,付在国.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J].兽医导刊,2015,(12):92.

[3] 尹晓华.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防治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0):248-249.

猜你喜欢

障碍性养殖业母猪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