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朝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探析❋
2017-01-16陈仲杰
周 宇,陈仲杰,王 兵,张 宁,刘 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医院,北京 100700)
【针灸研究】
吴中朝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探析❋
周 宇,陈仲杰,王 兵,张 宁,刘 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医院,北京 100700)
探讨吴中朝教授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以脏腑为本、解剖为据、经络为线、临床为验、生理为重、病理为察、治疗为效诸观点,从人体阳气盛衰、气血多少、脏腑属性、肌肉厚薄及机体盛衰等方面述及温和灸与皮肤距离的相关人体要素,进而推算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数值的等差公式,使温和灸皮肤距离临床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与一般规律,使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掌握有数可参、有据可依、有矩可循,以便于临床应用。
艾灸;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公式;人体因素
吴中朝教授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对诊治疾病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与体会,也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诊治方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卓有建树。其中,他致力于艾灸传承与弘扬,十分重视灸法应用与研究,除了在常见病中加以广泛应用以外,还将其应用于疑难性疾病、顽固性疾病及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等领域,主持多项省部级艾灸课题,其中“艾灸对老年人血液净化作用研究”获得省级科研一等奖,先后发表数十篇艾灸方面学术论文与艾灸专著。笔者作为吴中朝的学生,侍诊于侧多年,目睹和经历艾灸临证应用,并聆听许多艾灸学治案分析及较多学术讲座,深受教诲与启发。现将其关于施灸距离等差推算及相关要素探讨如下。
1 温和灸与皮肤距离的相关要素
温和灸是临床最常用的艾灸方法之一。有学者[1-3]认为,艾灸治疗疾病时产生温热效应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论及温和灸的温热效应,就不能不涉及其与皮肤的施灸距离问题。但施灸时若距离过远会产生温热感较低,过近时又可导致皮肤烧伤,故温和灸与皮肤施灸距离涉及灸量问题。灸量即施灸的剂量,是指灸法达到温热状态并保持一定的施灸距离与持续时间所达到的温热刺激的量,不同的灸量影响着灸效[4]。《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云:“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
灸量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施灸距离、施灸强度、施灸面积、施灸时间、施灸材料、施灸方法等因素。本文所述及的温和灸施灸距离,是指假定在相对固定其他施灸因素情况下而论,且仅仅论及施灸距离相关的人体因素。
《医学入门》云:“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惟四肢穴最妙,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凡下体及肉浓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害。”这里就明确指出,人体部位之不同,肌肉有厚有薄,阳气有强有弱,气血有盛有衰,灸温耐受程度有大有小。从施灸距离上讲就要有所考虑,有远有近。如头面部为“诸阳之会”,阳气旺盛,且皮薄肉少不易近灸;胸膈不但皮肉薄少,而且有内重要脏器,生理上还是“二火之地“,显然不宜近灸;下肢肉厚,又耐热量,适宜近灸等。如此之说,其施灸距离有关的因素,就人体而方面大体涉及以下诸因素,如阳气盛衰、气血多少、脏腑属性、阴阳经脉和肌肉浅薄等。
1.1 施灸距离与阳气盛衰有关
从人体部位上讲,头面部阳气偏旺,胸部为二火之地,施灸距离要适当远些,其余部位施灸距离要适当近些。
1.2 施灸距离与气血多少有关
人体阳经多气多血,施灸距离适当要远些;阴经相对气血不足,施灸距离适当要近些。阳经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所以施灸时四肢外侧距离可适当远一些,而四肢外侧要适当远一些,但上下肢又有所差别。
1.3 施灸距离与脏腑属性有关
人体以藏象学说为指导,脏腑居于内,六脏属于阴,六腑相对属于阳中,对于脏腑病施灸距离要比经脉病可以适当近些,特别是脏病施灸距离可更近些。
1.4 施灸距离与肌肉厚薄有关
人体头面部、四肢末端、胸部等皮肉浅薄,而且对于灸热敏感,所以这些部位施灸距离要稍远;上臂、腰部、臀部、大腿等部位肌肉厚实,且对灸热之敏感性下降,因此这些部位施灸要适当近些。
1.5 施灸距离与体质强弱有关
人有男女老幼胖瘦,体质也有所差别,这些都要考虑施灸距离问题。古代文献中特别强调因人而异,《外台秘要》:“凡灸有生熟,候人之盛衰及老幼也。衰老者少灸,盛壮肥实者多灸。”这就说明作为灸量的重要因素的施灸距离,对于体虚及老幼者,适当要远一些,对于年轻壮实及实证者,要适当近一些。
《扁鹊心书》对于慢性疾病、躯干部疾病、下焦疾病多用大剂量施灸,即所谓大病多灸壮;而对于头面部疾病、四肢疾病、中上焦疾病多用小剂量施灸,即小病少灸壮。上述也隐藏着施灸距离问题,其中也有施灸剂量问题。在将古代多用的麦粒灸改为悬提灸的今天,艾灸距离是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热敏灸”的应用,要求有包括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在临床上运用热敏灸治疗疾病在保证灸疗强度和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严格保证充足施灸时间都在1 h左右[5-7]。要如此长时间地处于施灸状态,如果不在艾灸距离上有所调整是难以实现的。
以上不同部位的施灸距离,既有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临床经验的积累,又有解剖学的知识,更有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认识与总结。
本文中所提及的施灸与皮肤距离,主要是基于吴中朝关于以脏腑为本、解剖为据、经络为线、临床为验、生理为重、病理为察、治疗为效诸观点而论。
2 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数值的等差推算
多种版本的《针灸学》教材一般都要求艾灸温和灸距离皮肤2~3 cm施灸[8-12]。有研究报道,艾条温和灸时,艾条点燃后的热源点约距皮肤2~3 cm[13],对于温和灸或温灸盒灸时,艾灸的热源点到穴位皮肤的距离以3~4 cm 为宜[14]。
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吴中朝将施灸距离2~3cm或3~4cm作为一个固定值是不太合适的,因为以此为施灸距离,有的部位因温度偏低而灸量不够而不能奏效,而有的部位又因温度过度而易产生灼痛甚至灼伤。虽然施灸距离在临证可因人因病因感而略有调整,但为施灸距离的调整提供必要的可参数字值或基准是必要的,且可对因病皮肤感觉减退甚至缺失的病人参考意义明显。他特别强调,施灸距离是影响艾灸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恰当的施灸距离有助于艾灸温度的控制与艾灸疗效的提高。施灸距离有较好的规律可循。掌握这种规律就能举一反三,提纲挈领。以悬提灸、灸盒灸等为例,其施灸距皮肤的距离可用等差数列公式推算,用其他艾灸方法施灸与皮肤的距离可酌情参照。
吴中朝总结出几乎可用数字推算的施灸距离公式,其公式大体是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上述公式,结合施灸部位的表述,a1等于2.5,d等于0.5以下部位,即根据上述公式而推演其施灸距离依次渐近:
四肢近端施灸距离皮肤最近(a1) 2.5;
背腰部施灸距离皮肤次近(a2) 3.0;
胸腹部位施灸距离皮肤稍近(a3) 3.5;
阴经循经施灸距离皮肤续次远(a4) 4.0;
阳经循经施灸距离皮肤再次远(a5) 4.5;
四肢末端施灸距离皮肤次远(A6) 5.0;
头面部位施灸距离皮肤稍远(a7) 5.5。
以上公式的创建既是吴中朝温和灸皮肤距离临床施灸的经验体现,又是其对温和灸施灸距离认识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总结。其公式中,温和灸施灸距离从2.5~5.5 cm不等,较为符合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使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掌握有数可参、有据可依、有矩可循。对于临床艾灸距离的掌握及正确应用具有很好的价值。
3 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数值等差推算应用分析
3.1 四肢近端施灸距离皮肤最近
施灸距离对于四肢近端施灸,因其这些部临近躯干、皮肉丰厚,如肩关节相对于人体上肢、髋关节相对于人体下肢甚至全身都是肌肉最多之处,尤其是臀部肌肉之丰实,其他任何部位无可比拟。且位于大关节部位肩、髋关节其疾病又极易多发,因此施灸四肢近端部位必须达到足够的温度与灸量,才能取得好的疗效。所以,其施灸热源点与皮肤的距离要适当近一些。一般在施灸温度稳定后,保持2.5 cm左右较好。当然,每个人的皮肤耐受灸热的临界值、激发值、起效值、持效值、耐受的阈值等皆有所不同,故要有所适当调整,但总体的施灸距离推演原则不变。
3.2 背腰部位施灸距离次近
这是因为这些部位除了肌肉较为一般部位丰厚之外,还因为躯干部主要为膀胱经、督脉循行所过。前者为六经之蕃篱,肩负着顾护全身、防御外邪的重任,温经护阳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条件。督脉总督诸阳,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只有在施灸时达到足够灸热以温通、温阳,才能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位于背腰部五腑六腑的背俞穴,生理上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病理上又是反映脏腑病变之所,治疗上又矫正脏腑病变之所,脏腑居于里,施灸非达足够的灸温而无以调之,即要求透灸。因此,无论是从四肢近端肌肉偏于厚实而有较好的耐热能力考虑,或是以分布于背腰部的经脉其功能需要出发,还是与脏腑生理、病理、治疗的相关联系而言,皆要求近灸为宜。一般在施灸温度稳定后,保持3.0 cm左右较好。
3.3 胸腹部位施灸距离稍近
这是基于胸腹部肌肉稍薄而设。但胸腹属阴,内藏脏腑,又要求有一定的灸温,故施灸时距离皮肤即不要太近,又不可太远,太近易于伤及皮肉,太远又不能灸而达效。然而,人体补益气血、强壮保健的重要部位或穴区之一就在腹部,特别是在下腹部,需要较强灸温以施治施调。以神阙穴为例,就是重要的灸治穴位。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的长度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点”应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实验研究也证明,通过艾灸恰当而足量的热刺激腹部神阙穴等,可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守真气、旺气血、增体力、壮下元、润面色、耳聪耳目、扶正气、祛病邪、延年寿等作用,对于下腹部乃至全身的一些疾病,如腹痛肠鸣、水肿胀满、脱肛泻痢、中风脱证等也具有独特的疗效。神阙穴悬灸也因此所设。肚脐以下的其他穴位,用较近的距离施灸,多能起到养生保健、却病延年的作用,所以适当稍近的距离施灸很有必要。一般在施灸温度稳定后,保持3.5cm左右为好。
3.4 手足三阴经位于人体四肢的内侧
手足三阴经属于脏,多阴寒为病或气血相对不足,其施灸较之循于四肢外侧的三足三阳经,往往要求距离皮肤稍近,以保持有足够的灸温,温经散寒,温通经络,补益气血,调整五脏,一般在施灸温度稳定后保持4.0 cm左右较好。人体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从上下肢的阴经属性来讲,上肢内侧的阴经为阴中之阳,下肢内侧的阴经为阴之中阴。所以,吴中朝还强调在临床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距离调整,上肢施灸距离适当微调远些,下肢施灸距离适当微调近些,以更好地符合临床实际。
3.5 阳经循经施灸距离皮肤再次远
手足三阳经位于人体四肢的外侧,属于腑,多阳热为病或气血不虚。其施灸较之于循行于四肢内侧的阴经,往往距离皮肤稍远,以泄热袪邪、调畅经脉、调整六腑为要。一般在施灸温度稳定后,保持4.5 cm左右较好。人体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从上下肢的阳经属性来讲,上肢内侧的阳经为阳中之阳,下肢内侧的阳经为阴之中阳。所以吴中朝认为在临床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距离调整。上肢施灸距离适当微调近些,下肢施灸距离适当微调远些,以参应临床实际病情需要。
3.6 四肢末端施灸距离皮肤次远
四肢末端为诸阳之末,阳气相对不足。四肢末端又为经脉之根之本,经气始发之地,部位又很重要,本应近距离多予施灸。然四肢末端皮肉浅薄,不耐较大剂量灸温,不承近距离灸灼。一般在施灸温度稳定后,与皮肤距离保持在5.0 cm左右为宜。
3.7 头面部位施灸距离皮肤稍远
头面部虽属远端施灸,然头面位与人体的上部、三阳经脉、督脉等皆上会于头面。面部又是阳明经脉之分野,故较之人体其他部位,头面部阳气偏旺,即便有病如其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其病性也多为热。体内郁热,也多易循诸阳经上炎于头面而显热症诸表现居多。还有心理上,面部涉及人体容颜最重要且最在意的部位,人们恐惧灸热有伤于面部肌肤,而拒绝过近施灸,所以头面部最不易近灸。
吴中朝还指出,本文主要是讨论温和灸的施灸距离与人体相关因素,并未述及诸如周围环境温度、湿度、施灸时间等对局部体表温度的影响等而要调整施灸距离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
[1] 王晓瑜,冯言盛,江国泰.等.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分析灸疗温度特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39( 2):223-226.
[2] 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 12):905-906.
[3] 刘春,吴中朝.浅论艾灸十大温效及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 2013, 54(10):893-895.
[4] 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75-76.
[5] 陈日新,陈明人,张波.等.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J].针刺研究,2010,8( 35) : 4.
[6] 付勇,章海凤,张波,等.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24(1):15-17.
[7] 周小平, 林华, 付勇, 等.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 2014, 34(5):461-464.
[8] 东贵荣.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85.
[9]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65.
[10]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56-257.
[11] 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75-76.
[12] 吴焕淦.中国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33.
[13] 张栋.付卫星,王淑友,等.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J].针刺研究,1996,21(3): 63-67.
[14] 许培昌,李达良,崔淑丽.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体表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施灸的安全距离中国针灸[J]. 2012,32(7):613-61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7162138);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自主选题研究项目(Zzkf07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站建设项目
周 宇(1980-),女,北京人,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吴中朝教授,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与研究。
R245.8
A
1006-3250(2017)04-0538-03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