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识别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2017-01-16汪奕含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顺利进行精神障碍围术

汪奕含

(大连市社会福利院医务科,辽宁 大连 116013)

风险识别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汪奕含

(大连市社会福利院医务科,辽宁 大连 116013)

目的探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术期实行风险识别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15例。对A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33%)高于B组患者(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障碍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可提升患者围术期治疗依从性,促使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精神障碍;围术期;风险识别;护理

精神障碍是指正常人的行为、情绪、认知等发生改变,其可引发患者功能损害或痛苦体验。由于患者患病后大多无法正常自理、工作和学习,故常被送至相关机构进行封闭式治疗和管理,期间若患者发生其他疾病,则需转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1]。但医院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我院对30该类患者开展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中,选取于我院治疗的3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证实为精神障碍,均并发其他外科疾病,且均实行外科手术治疗,分为A组与B组,每组均为15例。其中A组9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23~66岁,平均(47.58± 10.25)岁;精神障碍类型:8例精神分裂症,5例阿尔茨海默症,2例由酒精造成的精神障碍;外科疾病手术类型:5例骨折手术,6例腹腔手术,4例泌尿系统手术。B组10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24~67岁,平均(47.68±10.84)岁;精神障碍类型:9例精神分裂症,5例阿尔茨海默症,1例由酒精造成的精神障碍;外科疾病手术类型:4例骨折手术,7例腹腔手术,4例泌尿系统手术。两组患者在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B组:对该组患者实行术前准备、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给药、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

A组:对该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时由于环境的改变,可使其产生不良心理,加重其病情。此时,应积极与患者进行良好交流,带领患者熟悉住院环境、治疗科室,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另外,还应加强患者住院环境的巡视,以防止患者走失;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并做好坠床、跌倒、压疮等风险评估,同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可加床档或是应用气垫床等方法;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告知家属避免让患者单独如厕、起床活动;每日应严格检查患者身上和室内有无锐器、绳索等危险物品,加强其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自伤、自杀等意外事件的发生。②术中护理:术中,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当患者出现痛苦的表情时,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可因疼痛而产生烦躁不安、情绪激动的情况,此时应及时给予患者止痛镇静药物治疗,同时通过交流、视频播放、听音乐等方法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其疼痛情况;若患者仍出现躁动现象及冲动行为时,可通过保护性约束予以保护,直至患者情绪稳定后除去,以防止患者伤人或自伤。

1.3 评价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依从:患者完全配合医师治疗,手术进行顺利;一般依从;患者部分治疗未能有效配合,手术偶有中断;不依从:患者无法配合治疗,手术无法顺利进行。依从率+一般依从率=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使用(%)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表示。

2 结 果

护理后,A组15例患者中9例依从,5例一般依从,1例不依从,依从性为93.33%;A组15例患者中6例依从,3例一般依从,6例不依从,依从性为60.00%。A组患者依从性低于B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3 结 论

在进行长期封闭式治疗与管理后,可使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社会功能降低的现象,对其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故此,当患者转送至开放式的医院环境时,容易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等情绪,导致其病情持续恶化[2]。因此,在精神障碍患者转送至医院实行外相关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其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使治疗顺利进行。风险识别护理是指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全面评估,从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以尽可能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命安全风险,确保治疗顺利进行[3]。研究发现,在精神患者围术期中对其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可最大限度上降低各种意外风险,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促使手术顺利进行[4]。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对B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A组患者开展风险识别护理,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B组患者,与有关研究相近[5]。说明对精神障碍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围术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1] 王飞,刘克敏,王安庆,等.老年髋部周围骨折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7(2):108-112.

[2] 李丽,赵玉萍.普外科病房精神障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3,7(4):315-316.

[3] 张红梅,凌映月,冯秀结等.风险识别的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精神障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8):1647-1648.

[4] 蒋红梅.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22(10):64-67.

[5] 丁丹晨.ICU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8):79-81.

R473.74

B

1671-8194(2017)20-0252-01

猜你喜欢

顺利进行精神障碍围术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科学课,合理的材料利于课的进行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利用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