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措施

2017-01-16冯国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渗出物雏鸭浆膜

冯国军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东城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临朐 26261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措施

冯国军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东城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临朐 262619)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小鸭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炎,还有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等,主要感染2月龄以内的雏鸭,其中,以15日龄~1月龄的最易感,死亡率参差不齐。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养鸭从业者如果对本病不引起高度重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体

鸭疫里氏杆菌在病死鸭的脑、心血、肝、脾、胆囊、肺脏等各器官及病变的渗出物中都能分离到,其中脑的分离率最高,其次是心血,分别约80%和60%,但肝、脾等脏器分离率则相对较低,只有10%左右。在初次分离培养时利用烛缸法,一般提供5%~10%的CO2可使鸭疫里氏杆菌生长更为茂盛,该菌为细小杆菌,大小0.3~0.5μm×0.7~6.5μm,多单个或成双存在。有荚膜,不形成芽孢,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瑞氏染色呈现两极浓染,印度墨汁负染可见荚膜。利用烛缸法培养时,37℃恒温箱培养24h,在巧克力营养琼脂平板上可长出乳白色、圆形,光滑的菌落,直径1~2mm,菌落较黏稠。

2 流行特点

该病在所有家禽中鸭子比较容易感染,番鸭、麻鸭等许多品种的鸭都能发病。除了鸭类,火鸡、鹅以及有些水禽也会感染本病,易感性较强的是鹅,本病主要感染7-60日龄的鸭,其中,以20日龄左右的雏鸭最严重。4周龄以下的雏鸭一般有症状出现就很快就死亡,日龄较大的鸭可能存活的时间较长,耐受过的鸭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成为僵鸭,没有饲养的价值。鸭场一旦感染本病,死亡率会大大增加,死亡率达10%~70%;在卫生环境良好、饲养管理精心的条件下,一般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低,不超过5%,高的可达85%以上。

3 临床症状

最急性的往往不表现明显症状而很快死亡。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缩颈昏睡,无精打采、行动不利,蹒跚运动,食欲废绝。最常见的症状是流泪、淌鼻涕,咳嗽并打喷嚏,呼吸艰难,有时会出现分泌物糊住鼻孔,排绿色稀粪。濒临死亡的鸭会出现神经症状,头颈震颤,两腿蹬直,头颈扭转呈现角弓反张,一会儿抽搐死亡。病程一般很短。1~2月龄感染多呈亚急性经过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头颈卷缩,萎靡,精神欠佳,腿软伏卧,食欲降低,部分病鸭呼吸急促,少数出现角弓反张,遇到惊吓时不断尖叫。

4 病理变化

病死鸭喙部、鼻孔常粘有污秽物,挤压鼻孔时有分泌物排出。

组织病理变化:广泛的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其中,以心包、肝脏、气囊最为明显,在渗出物中除纤维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炎性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在病程较久的病例中还可以观察到多核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渗出物可部分的机化或干酪化。

剖检病理变化:心脏:急性病例可见心包积液,心外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漫长的病例,可见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纤维素性物质填充,使心包与心外膜粘连;一般随着病程的发展,纤维素性物质呈现干酪化。肝脏:表面包有一层灰黄色纤维素膜,非常容易剥离。肝脏呈棕红色或灰黄色,急性死亡者大多为橙红色,都出现肿大,实质较脆,肝细胞浑浊变性。肺脏:一些病例可出现肺炎变化,肺脏充血、出血,小叶间质水肿,其中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泡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红染的浆液性物质。气囊:大多病例气囊变混浊,增厚,一般与胸壁粘连。气囊壁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中,有单核细胞成分存在。脾脏:肿大呈紫黑色葡萄样,表面覆有纤维素样膜,还有的略肿大呈现大理石状。脑:有神经症状的慢性病例表现禽脑炎症状,一般出现脑膜水肿、变厚,脑膜与脑组织之间有纤维素性的物质粘连。输卵管:少数病例有输卵管炎的症状,出现肿胀并有干酪样物质存在。

5 鉴别诊断

本病与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及衣原体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上都非常相似,非常容易混淆,所以,必须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合血清学诊断的方法才可以进行确诊。常用的血清学诊断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等。

6 防控措施

6.1 综合防控措施

本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及脚蹼操作等感染,所以,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鸭场日常饲养要采取全进全出,要加强鸭棚内的通风和换气,定期进行喷雾消毒,保证空气清新,要大大降低棚内湿度,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对预防该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2 药物防治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应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其中大多以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为主。虽然鸭疫里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不同地区、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给日常的治疗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如果能对当地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出最佳的药物进行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但敏感药物的应用效果却不大一样,这往往与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生的快慢及药物的服用方法有关。所以,首先要选择敏感的药物,其次要迅速正确的使用药物。如果一发病,根据药敏试验的报告,确定用那种药敏感,进行肌肉注射,一般2~3d就能停止死亡。但是在兽医临床上随便乱用药物、治疗失误差甚至治疗失败的病例屡见不鲜,用药很多且没效果,不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很大的死亡率,而且降低了经济效益。

6.3 免疫预防

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有效途径是免疫接种。由于鸭疫里氏杆菌有复杂性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在养鸭生产中,必须使用与本场或本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相符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本病在肉鸭养殖过程中会反复感染发作,因而使用药成本大大提高,所以研制出高效的疫苗预防本病至关重要。目前预防本病的疫苗有灭活苗、弱毒病苗、亚单位疫苗等。在养鸭生产中一般用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雏鸭在7~10日龄时每只皮下注射0.3ml,在中鸭时每只皮下注射0.5ml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渗出物雏鸭浆膜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
胃癌浆膜外侵犯CT征象分析
癌症发现札记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