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春季节做好猪丹毒的防治

2017-01-16陆启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猪丹毒猪只猪群

陆启兴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普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祥云 672106)

冬春季节做好猪丹毒的防治

陆启兴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普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祥云 672106)

猪丹毒属丹毒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危害生猪养殖产业甚重,文章由此为出发点,就此病的流行、症状、病例及综合防治措施,一一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猪丹毒 防控 流行

1 前言

猪丹毒广泛流行生猪养殖大国,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很大。在本地猪病调查病例中,几乎每年都有猪丹毒病例。由此,重视此病的综合防控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病原

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该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μm×(0.8~2.5)μm,细菌成单个、成对或成丛排列,该菌对盐腌、火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3 流行特点

猪丹毒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猪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带菌猪的扁桃体、胆囊、回盲瓣的腺体处和骨髓里。病猪及带菌猪从粪尿中排出猪丹毒杆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场舍等,经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该病也可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等吸血昆虫传播。

4 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急性型(败血型)、亚急性型(疹块型)。其中急性型常见,体温可升高至41℃以上,精神不振,鼻镜干燥,结膜充血,减食或停食,口渴,大便干燥,突然死亡;在耳根、前胸、背部、腹部、大腿上均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界限明显、扁平肿胀的红色疹块,指压退色。

疹块病较轻,常呈良性经过,1~2d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mm,大小约1cm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伴随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病程约1cm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伴随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病程约1~2周,偶见症状恶化或转为败血型。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猪丹毒预防措施

加强猪群饲喂管理,注意增强猪群体质,是科学防控此病的首要。由此,第一,规划猪舍布局,确保通风、干燥。安置自动饮水设施,冬季增置保暖设施。第二,科学搭配用料,根据不同猪种,配置不同营养日粮,确保满足猪群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第三,加强引进猪只管理,格外留意的几方面,应该尤为关心。A购进猪体况,确保要良好,不要购进病残猪。B新进猪只,严格检疫,经隔离2周后,确保无病患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C禁止到疫点购猪,确保引进猪只的健康卫生。

在改善为管理的基础上,应注意搞好接种防疫工作,接种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疫苗,能增强猪群抗病体质,降低此病感染的可能性。仔猪60~75日龄,安排首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用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疫苗,每次5mL。接种后3周,即可产生高抗体效力,有效免疫期达半年之久。后期,根据此病流行情况,春秋两季各接种1次,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每头注射用1mL,有效免疫期达9个月之久。或者,直接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肌肉或皮下注射,用量大小猪一律1mL,有效免疫期达9个月之久。

通过接种防疫,能大大提升猪群抗此病的能力。

日常留意猪场变化,发现有疑似病例,务必第一时间隔离诊治。同时,对全群测温,病猪隔离,死猪直接淘汰深埋或焚烧。与病猪同群的未发病猪,应立即用青霉素药物预防。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对猪舍进行1次大的彻底的消毒。同时,紧急注射菌苗,达到巩固防疫效果的额目的。慢性感染病例,务必第一时间淘汰,不要留有后患,而影响全场养殖效益,避免细菌的传播和引入。

5.2 猪丹毒治疗

临床治疗猪丹毒,中药和西药,均有不错的疗效。文章将作一一介绍,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5.2.1 西药疗法

静脉注射类药物,氨苄青霉素,每次2g;氨基比林,每次20mL;地塞米松,每次15mg,混合待溶,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3~4d。猪丹毒治疗中,能确保治疗及时,往往能取得不错的疗效。用此法治疗后8h,基本可出现降温。1d内症状有所缓解,上述用药用量适合用50kg猪使用。

静脉滴注类药物,氨苄青霉素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的。可尝试用0.9%生理盐水,500mL/次;乳糖红霉素,每次2.5g,混合待溶后,1次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3~4d。同时,辅助用氨基比林注射液,每次10mL,肌肉注射,能起到不错的退烧效果。

5.2.2 中药疗法

(1)寒水石5g,连翘10g,葛根15g,桔梗10g,升麻15g,白芍10g,雄黄50g,二花5g。共研细末,混入饲料内一次喂给,如不吃食则用温水调灌,每日喂两剂,连服2d。

(2)黄连10g,黄芩15g,大黄30g,栀子25,连翘25g,银花30g黄柏20g,牛蒡子40g,丹皮25g,胆草25g,淡豆豉20豉20g,大青叶50g野菊花20g,甘草10g。煎水分两次服,连服二剂。

6 结论

几年间来,猪丹毒疫情威胁严重,此病四季皆发,但在本地多数集中在冬末春初,危害极大,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病的防控,这些年,基层养殖户主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总结一系列综合防控经验。比如:提升猪体抗病体质,避免猪体内源性感染;坚持养猪封闭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接种防疫疫苗,增强猪群抗病体质。

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务必及早隔离诊治。药物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配合积极对症施治,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1] 余雪霜.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5,(10):259.

[2] 荣琴旋.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10):43.

[3] 白志民.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6):70.

猜你喜欢

猪丹毒猪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浅析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猪群中暑咋预防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