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度对猪只的影响

2017-01-16王寿禹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房公猪猪只

王寿禹

(灌云县畜禽改良站,江苏灌云 222200)

温度对猪只的影响

王寿禹

(灌云县畜禽改良站,江苏灌云 222200)

在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和气流等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对猪生长、繁殖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养殖户能够更好地做出防护与预防,本文通过案例做出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生猪 温度 案例 分析

目前,在农村规模猪场养殖户中,有不少人在生猪饲养管理方面,比较重视猪的饲料营养、圈舍卫生、防疫消毒、防寒防暑等常规饲养管理工作,而对猪舍温度的突然变化和猪只在生长阶段的转换对温度需求的变化做得不够好,往往会给畜牧生产上造成重大的损失,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曾遇到几例因温度掌控不好而对猪场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现整理一下并作简单分析,希望对养殖场户能有所帮助:

1 案例

(1)某猪场产房和保育舍都是靠电源解决保暖问题,2014年冬季,在一日极端低温(-14℃)的夜里12点左右突遇全镇停电困境,致使产房内仔猪因冻当场死亡近三分之一,余下仔猪在第二天恢复供电后,全部发生拉稀,后经全力救治,仍陆续死亡一部分,存活仔猪体质不够健康,还出现了一些僵猪。

(2)某猪场是2013年建场,饲养土杂母猪和部分长大二元母猪,规模为70多头母猪,年出栏1000多头育肥猪。该场在圈舍建设方面,只考虑了配备了夏季降温设施,如排风扇、湿帘等,而保暖设施较差,只是冬季在猪舍入口处悬挂棉制门帘,母猪产房里配备产床,母猪在产床上生产,保育舍配备保育床,无保暖设施,所有猪舍在冬季基本上是靠密闭门窗方式保暖。2014年秋季,舍内温度大约在10℃~20℃左右,该场八九月份由产房转入保育舍仔猪30多窝,由于没有注意断奶仔猪转群保育对温度的把握,在产房内正常生长,活泼健康的仔猪到保育舍内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拉稀、消瘦死亡现象,虽经用药治疗,仔猪在保育期间死亡率仍高达50%以上,存活仔猪转群时体重也不太理想,经查找原因确定是在仔猪由产房转入保育舍中,忽视了仔猪温度环境的改变而影响了猪只的健康,后来通过制作可拆解简易保温箱的方法有效地预防了断奶仔猪腹泻现象。仔猪在断奶应激下引起腹泻,其中温度是造成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由于保育床上没有有效的保暖设施,因此在保育舍内设置简易保温箱,可有效提高局部温度,减小由哺乳到保育环境的温差,有效地预防了断奶仔猪因温度不适而引起的腹泻。简易保温箱的优点:①取材廉价:采用木板、三合板、市售的保温板等;②制作简单:根据需要制作,前方留出仔猪进出通道,顶部不封死,可根据需要调节顶部缝隙,保证通风和散热、留出支架悬挂红外线灯;③保温效果好:可根据仔猪不同日龄对温度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调节;④使用方便:可置于保育床上,也可置于保育舍地面上,不需要时可随时拆除。

(3)某种公猪站是2014年新建站,圈舍建设上只考虑了安装湿帘、风机等夏季降温设施,忽略了冬季保暖措施。2015年3月份开始,陆续引进100多头采精公猪,种公猪采取单圈饲养,每头占栏9m2。夏季由于降温设施做得好,基本没有发生问题,但是,在2016年冬季却因圈舍保暖条件不够,随着冬季气温的逐渐降低,种猪渐渐消瘦,虽采取密闭门窗、增加能量饲料和日粮标准等方法,都无济于事,大部分种公猪膘情都跌致八成以下,严重时近三分之一种公猪不能正常采精,后来,给种公猪舍增装暖气,经过一段时间种公猪体况才逐渐恢复。

2 分析

猪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当舍内温度过高时,猪群会感到炎热而降低采食量,致使肉猪生长缓慢,种公猪体质变差,母猪繁殖性能下降;当舍内温度过低时,猪群会感到寒冷而增加采食量,饲料利用率低,同时猪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尤其是仔猪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发生拉稀等疾病或被冻死,成年猪也因获取能量不足以抵御寒冷而逐渐消瘦,降低生产性能或影响出栏重量。

各阶段猪群的最适温度大致范围为: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

刚产下的仔猪胃肠机能不够完善,肌体调节体温机能更差,对外界温度环境极为敏感,产后1d不低于32℃,2~7d,28℃~32℃,7d~断奶前25℃~28℃,断奶后23℃~25℃;随着日龄增加,对温度需求不断降低,一般仔猪超过60d对温度要求就相对不高了,但是在生产上要注意随猪只的生长,适时调整温度,给猪只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即使是大猪也尽量不要低于18℃,一般维持在22℃左右就可以了。

各阶段猪群最适温度大致范围是理论上划分的,但是在生产上猪只是逐渐长大的,对温度从高到低的需求是逐步过渡而不是嘎然而致的。上述案例一是因为母猪产房在严寒时突遇断电,而致使哺乳仔猪从30℃温度突然降低到零下温度环境,虽然能借助母猪体温而保暖,毕竟先后温度相差太多,因而致使仔猪部分被冻死,活下来的体质也不健康;案例二是因为仔猪从产房到保育舍过渡时,没有重视温度环境的过渡,后来增加可拆解简易保温箱的措施而有效地改善了保育仔猪的温度环境,使其从哺乳到保育的过渡温度环境没有较大的变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案例三是大多数人易患的错误,因为种公猪是成年猪,在生产上往往会看重高温影响种猪精液质量而采取降温措施,一般会忽略低温对其影响,当种公猪因温度逐渐降低,自身逐渐消瘦影响到精液正常生产,才能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通过加装暖气设施,提高舍内温度,消除种公猪过度消耗体内能量抵御严寒致使膘情严重下降的因素,从而使种公猪能保持正常的种用体况,正常采精利用。

3 建议

(1)猪场除了正常使用电源作为能源外,还应自备其他应急能源,以防遭遇突发断电情况的发生。

(2)温度对不同猪群的影响:①母猪:温度对母猪的影响主要是高温,低温影响较小。高温会引起母猪发情不正常,妊娠母猪死胎数量明显增加,严重时,妊娠母猪会因热量无法排除而死亡。母猪采食量减少,从而母猪奶水分泌减少,仔猪断奶重量降低。②仔猪:温度对仔猪的影响主要是低温,因为仔猪体脂肪较少,相对散热面积大。当温度过低时,仔猪常出现冻死现象,或因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病,出现感冒等上呼吸道症状或出现消化不良,引起严重腹泻。③生长猪:温度的过高和过低都会使生长猪的生长速度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随着温度的增加:0℃~25℃料比逐渐减少;25℃~35℃:料比逐渐升高。在低温下,猪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自身的热增耗会增加,采食量就会增加,在高温下,由于猪采食量会降低,所以日增重会明显减少。④公猪:温度对公猪的影响主要是高温,但温度过低对生产也是不利的。睾丸的温度一般比体温低2℃~3℃,利于精子的存活,因夏季高温、疾病等因素致使体温升高,会导致公猪睾丸散热困难,精子代谢加强而加快死亡,当然,如果温度过低而导致公猪膘情过差,同样也会影响公猪的正常生产。

养殖户要根据季节和季节变化相应做好猪场的温度把控工作。就整体而言,舍内温度夏季要尽量控制在28℃以下,冬季也最好要控制在10℃以上,夏季要降低饲养密度,注意舍内通风,饲料或饮水中投放抗应激药物,采用湿帘、风机或在屋顶喷淋以降温;冬季要增加饲养密度,密闭门窗,严防“贼风”,保证饲料营养水平,尤其是能量要高,必要时添加油脂,条件允许时,可给猪饮干净的温水。同时供暖以提升舍内温度,中午前后无风时要开窗以通风。平常季节,要时刻注意外界气温的骤然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舍内温度的恒定。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待产和哺乳母猪舍温度不能过高;二是仔猪由产房过渡到保育舍时,温度不能变化过大,仔猪保育结束转群前要做好脱温工作。

[1] 王华.浅谈环境温度对猪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0,27(11):78-79.

[2] 燕海平.浅谈空气温度对猪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5,36(12):15-16.

猜你喜欢

产房公猪猪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