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2017-01-16许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脑外伤胃管预防性

许秀丽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黑龙江 大庆 163311)

预防性护理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许秀丽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黑龙江 大庆 163311)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本院在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2.2%(10/4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4.52±4.23)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9.45±5.87)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数据均为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模式可以降低重型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预防性护理模式;重型脑外伤昏迷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

脑外伤患者为外物造成的脑部伤,许多重型颅脑损伤者会伴有昏迷,无法正常进食,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1],常采用鼻饲的办法来供给肠内营养,改善负氮平衡状态。但是鼻饲患者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如脱管、误吸、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2]。因此,对这类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选取曾在我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9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采取分组的形式,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现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资料共计90例,在我院住院的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基于研究的目的,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等,各有45例。观察组中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1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8.45±6.26)岁,对照组中有男患者29例,女患者1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37.22±5.94)岁,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常规留置胃管,进行鼻饲营养支持。对照组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恶心、呕吐的预防性护理: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表现出恶心、呕吐的症状。鼻饲过程中容易导致恶心、呕吐症状加重。预防措施:控制鼻饲量,少量多餐,由稀到稠,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渐进[3]。一般最开始时为50 mL/h,逐渐增加。每次输注时间为0.5~1 h。此外,恶心、呕吐也常因EN溶液输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大引起,可减慢输注速度,液量以递增的方法输入。

1.2.2 胃潴留的预防性护理:每次鼻饲前进行抽吸,观察残留量,如果残留量超过100 mL,说明有胃潴留,应延长鼻饲的时间或者行负压吸引。当其潴留量超过150 mL时,应停止鼻饲2 h[4]。对于青年患者采用负压引流,如果患者有胃肠功能障碍,可遵医嘱给予增强胃动力的药物[5],例如吗丁啉等,促进胃排空。

1.2.3 感染、腹泻、便秘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污染控制,鼻饲用具及时消毒,坚持每日更换,管道的接头处要保持无菌。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预防口腔感染。鼻饲液现用现配,温度38~41 ℃,每次鼻饲液不能超过200 mL,防止腹部着凉,饮食中要富含维生素,多喝水,按摩腹部,必要时口服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

1.2.4 胃管脱落、堵塞及误吸得预防:脱管及误吸会造成坠积性肺炎、气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危及生命。使用细孔、柔软、稳定性较好的鼻饲管,检查鼻饲管的位置,固定于脸颊或鼻翼部,避免牵拉及折叠胃管。将食物磨碎至糊状液体,鼻饲之后要及时清洗胃管,可有效防止胃管堵塞。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食物反流。

1.3 观察指标: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45例中,误吸1例,脱管1例,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6.7%(3/45),对照组患者45例中,误吸2例,脱管3例,恶心呕吐3例,感染1例,腹泻1例,并发症发生率22.2%(10/4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4.52±4.23)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9.45±5.87)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病症主要是昏迷、恶心、呕吐以及失语等[6]。对于昏迷患者进行鼻饲,可以及时供给患者所需要的营养,加快康复进程。充分有效的肠道营养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鼻饲营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做好预防性的护理十分重要。本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的并发症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模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均为P<0.05。因此,预防性护理模式可以降低重型脑外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1] 王秀娟,黄燕虹.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6):218.

[2] 李丽,李淑君,王琴.早期康复护理在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减少鼻饲并发症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8):898-900.

[3] 张纪云.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35-139.

[4] 沈惠卓,李艳坤,扬子.预防性护理模式对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7(28):241-242.

[5] 杨娟.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31-32.

[6] 刘珍红,刘惠玉.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期间实施预防性护理对并发症、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07-208.

R473.6

B

1671-8194(2017)28-0271-01

猜你喜欢

脑外伤胃管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