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品质管理圈的应用分析

2017-11-14李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调配差错药房

李海燕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药剂科,江苏 盐城 224001)

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品质管理圈的应用分析

李海燕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药剂科,江苏 盐城 224001)

目的分析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品质管理圈的应用。方法收取我院80例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对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分析,并将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P<0.05)。结论采用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能有效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

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品质管理圈;应用

近年来,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事件不断增加,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还易引起护理纠纷,门诊药房作为医院重要的服务部门,对医院医疗质量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实施一项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1-2]。因此,本院选取80例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主要内容见下文中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收取我院80例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对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分析,将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其中40例患者为观察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在50~59岁,20例为女性患者,20例为男性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21±0.11)岁。对照组;年龄在51~60岁,22例为女性患者,18例为男性患者,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14±0.23)岁。观察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对照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能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对照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使用常规管理,常规管理为药房基础管理。

观察组:观察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使用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①成立品管圈小组:应对门诊药房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意义,再对门诊药房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考核通过的医务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并由主管药师担任品管圈小组圈长,再选取考核结果优秀并且工作时间较长的医务人员担任内部辅导员。②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主管药师应鼓励医务人员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本次品管圈活动中的不足,再由医务人员拟定几个品管圈活动主题;例如“品质管理圈的主要内容”、“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情况”、“应用品质管理圈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分析”等,由品管圈小组人员总结并归纳后根据可行性、圈能力、上级政策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活动主题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最终品管圈活动主题为“应用品质管理圈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活动时间约为2个月。③现状分析:由品管圈小组对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数据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后,引起调配差错主要因素为药品缺失、药品剂量差错、药品错配等几个方面,由品管圈小组根据药房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管理方式。④制定对策:应将药师临床操作进行规范化,在药物调配区应张贴“药看清楚”、“药查清楚”等醒目标识,时刻提醒调配药师,从而减少调配差错情况发生,医院应定期组织药师进行培训,加强药师对药物用法、药理、适应证的认知度,定期对药师进行药品知识考核,从而提高药师工作能力,应加强排班的合理性,在取药高峰期进行弹性排班方式,将每个取药窗口设定处方数量,针对药品名称、包装相似情况,应将该类药物归结为药品目录,将相似药品进行分开放置,从而减少调配差错发生率,同时应规定每位患者配药不能超过5份处方,加开门诊药房窗口,在公布栏制定每个月药房的相似药品,特别提示出错率较高的药品,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患者药品变更,在新规格药品旁设立提示牌,从而显著降低调配差错情况。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管理后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将采用SPSS19.0软件,将两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管理后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进行统计处理,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使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管理后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进行对比后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管理后,观察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门诊药房因每日工作负荷较大,导致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因此,本研究对门诊药房拿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和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从而探讨哪种方式具有显著效果。

品质管理圈也可以称为品管圈,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由同一部门员工组成小组,再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品管圈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由门诊药房的医务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②确定品管圈活动“应用品质管理圈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主题;③由门诊药房的医务人员分析导致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的因素;④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实施。通过采用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不仅能减少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还能提高药房工作质量[4-5]。

本文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管理方式后,观察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的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门诊药房拿药患者。综上所述,采用品质管理圈进行管理,能有效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发生率。

[1] 陈久艳,陈喜东,尚尔宁,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中的成效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30-31.

[2] 刘莹,周星,梁志,等.品质管理圈在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3,48(7):108-110.

[3] 吴晓,郭萍,金杨君,等.“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70-371.

[4] 韩潇,赵艳龙.“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4,13(6):131-133.

[5] 陈建芳,秦蕾.品管圈用于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的实践[J].中国药事,2016,30(7):722-728.

R952

B

1671-8194(2017)28-0288-02

猜你喜欢

调配差错药房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大气调配师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调配工人
张馨予调配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