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养殖区的划分对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维护的积极意义

2017-01-16邱红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养殖区检疫畜禽

邱红辉

(海南省东方市畜牧兽医局,海南东方 572600)

畜禽养殖区的划分对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维护的积极意义

邱红辉

(海南省东方市畜牧兽医局,海南东方 572600)

2015年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兽医主管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畜禽禁养区的划定工作。这项政策的出台,是背后多部有关环保方面的法规的共同要求。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减少畜禽养殖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防止畜禽养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污染。海南省畜禽养殖区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这项政策的施行,除了减少污染环境外,还对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维护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海南作为全国第一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历经10年建设,于2009年通过农业部的验收,为了维护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来之不易的成果,海南出台了《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条例》,对动物疫病防控、流行病学监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管理体系进行了明确规定,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该《条例》规定履行职责,通过验收7年来,海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维护工作。如今畜禽禁养区划分的政策出台,对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维护和巩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其主要意义如下:

1 减小了动物疫病防控的难度

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畜禽混养现象普遍,管理粗放,散养户防疫意识差,防疫水平低下,造成疫源地复杂,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大。减少活畜流通,禁止肉猪全国性大流通,严格控制种畜禽进出口,无疑是防止病毒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养殖场污染严重,隔离消毒与自繁自养未形成常态化,技术支撑体系薄弱,养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导致近些年来养殖区域内病原微生物品种、数量多,动物疫病多发与复杂化。

禁养区的设立,使区域内易感动物消失,传染病就没有感染的对象,自然就不会流行了,防控工作就大大减少。适养区内由于迁来了禁养区或限养区迁出的畜禽,防疫工作就可以集中有限的防疫力量,以本区域内的防疫任务为重心,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就避免了未划分养殖区时防疫任务全覆盖,防疫力量不足,疲于应付的尴尬。

2 提高了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的效率

动物疾病在时间、地理和群体中不同分布是与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后果密切相关。通过监测,测量疾病的分布变化,可以推断病因、风险、发展态势和防控效果,提出防控措施的建议。畜禽养殖区的划分,大大减少了禁养区的动物疫病监测任务,从而可以集中力量对适养区和限养区进行监测,分析判断疫病流行的态势,从而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3 促进口蹄疫非免疫无疫区的建设

海南目前是免疫无疫区,为了持续地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减少动物免疫成本,净化养殖环境,创新品牌农业,需要提升至非免疫无疫区。非免疫无疫区就是不免疫就能净化某种疾病的区域,就只能靠生物安全隔离的手段来完成。

养殖区的划分,使一个行政区域内的养殖业集中在适养区,避免了分区前普遍存在疫病感染的风险,具备采用生物安全隔离等措施统一管理,达到非免疫无疫区的要求。

4 有利于病死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

病死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对减少动物疫病传播风险,保障畜牧业生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全国各地经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建立的完善和病死动物收集体系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完善动物疫病菌毒种库提供了便利。养殖区的划分,有利于在养殖密集的适养区,集中力量建设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中心,通过无害化处理,完善了动物疫病菌毒库,有利于监测动物疫病的流行态势。

5 促进动物检疫工作的完善

动物检疫最根本的作用是通过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验)、消毒和处理,达到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防止不合格的动物产品流入餐桌,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产地检疫是检疫人员去养殖场现场检疫动物,养殖分区后检疫人员只需要去适养区或限养区的养殖场即可,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而且有利于减少漏检和检疫执法,从而提高检疫的效率和效益,为人们餐桌上的畜禽食品把关更严,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6 有利于养殖污染的治理

(1)畜禽养殖非规模化和养殖高度密集化,畜禽所产的粪便数量大大超过其处理能力和合理使用能力,导致粪尿随意排放和较难处理的废弃物,严重破坏养殖场周边环境外,传出的恶臭影响到周边数公里范围内的居民正常生活。

(2)养殖场粪污水含氨氮量高,病原体多,因处理不彻底或雨水冲淋,流入附近河沟造成水体污染,水生动物死亡;流入土壤造成局部土地污染。

(3)农村散养户在村中自家住宅附近搭棚养殖,无法建设污染物治理的设施,常常存在粪尿乱排乱堆的现象,蚊蝇满天飞、恶臭顺风飘。这些散养户长期饲养,成为村庄养殖业“钉子户”,养殖造成村中这种恶劣的环境,对散养农户和其他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是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顽疾。

养殖业分区,一般把村庄稀少的区域划分为适养区,村庄多的区域划分为禁养区或适养区,并强化执法,使得养殖场、养殖户都集中在适养区,再重点针对适养区养殖场开展污染治理,治理任务就会大大减轻。

海南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健全现代化畜禽良种体系、新型饲料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海南岛是全国最大、最早建成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也是国际旅游岛,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也要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后者的建设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海南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畜禽养殖区的划分,无疑是为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建设高水平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奠定了基础。

[1] 李卫东.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兽医导刊,2009,(7):5.

[2] 王林云.建立生猪无规定疫病区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畜牧报,2003,(6):22.

[3] 邱基洪.养殖污染整治倒逼生猪健康养殖[J].中国畜牧业,2016,(9):62.

猜你喜欢

养殖区检疫畜禽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
长荡湖围网养殖区长时序时空演变遥感监测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秦皇岛筏式养殖对水动力和污染物输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