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7-01-16郑海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尿素氮肾脏病尿蛋白

郑海兰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吉林 延吉 133000)

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郑海兰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肾内科治疗的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肾康注射液治疗,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乙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肾康注射液;早期慢性肾脏病;免疫功能

早期慢性肾脏病指由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病变或肾小管损伤等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及功能障碍[1],且肾脏损害史不低于3个月,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能显著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肾康注射液为中药复方注射液,具有降逆泄浊、通腑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本次研究为探究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来我院治疗的86例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肾内科治疗的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男21例,女22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为(45.8±4.7)岁。最短病程为1.2年,最长为10.5年,平均病程为(6.1±0.9)年。其中11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1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例其他;乙组男22例,女21例,最小年龄为37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为(46.2±4.6)岁。最短病程为1.0年,最长为10.6年,平均病程为(6.2±0.8)年。其中9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11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3例其他。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乙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维持低蛋白、低磷饮食,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机体感染等,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在乙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肾康注射液治疗。给予患者100 mL肾康注射液(厂家:西安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原西安嘉惠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110)+300 mL的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1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测定患者NK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G等免疫功能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者所有疾病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且血肌酐下降>30%。有效:患者疾病症状有所改善,且血肌酐下降20%~30%。无效:患者疾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肌酐下降低于20%。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20.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甲组患者显效26例,有效16,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为97.67%。乙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86.05%。甲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χ2=3.888,P=0.049)。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变化情况情况比较:治疗前,甲组患者24 h尿蛋白(2.96±0.74)g、血肌酐(113.97±9.61)μmol/L、尿素氮(16.41±4.21)mmol/L;乙组患者24 h尿蛋白(2.98±0.63)g、血肌酐(113.85±9.74)μmol/L、尿素氮(16.37±4.08)mmol/L。治疗后,甲组患者24 h尿蛋白(1.09±0.42)g、血肌酐(79.04±6.14)μmol/L、尿素氮(9.07±0.61)mmol/L;乙组患者24 h尿蛋白(1.72±0.32)g、血肌酐(98.92±6.57)μmol/L、尿素氮(12.67±0.92)mmol/L。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无统计学意义(t=0.086、0.067、0.009,P=0.935、0.950、0.993),治疗后,甲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明显低于乙组(t=3.380、3.876、5.649,P=0.010、0.018、0.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甲组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分别为(16.17±0.61)g/L、(23.64±0.42)%;乙组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分别为(12.06±0.53)g/L、(19.04±0.51)%。甲组患者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乙组(t=8.809、11.875,P=0.001、0.000)。

3 讨 论

慢性肾病患者多伴有肾功能减退、水及电解质失衡、代谢产物潴留等[3]。临床治疗早期慢性肾病一般使用西药控制,纠正原发疾病,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降低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减少尿毒症的发生,但西药的治疗过程较长[4]。肾康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黄芪等,能够达到益气活血、化瘀降烛等功效,改善肾脏微循环,提高肾脏功能[5]。

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说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康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恶化。且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明显低于乙组(P<0.05),说明,肾康注射液具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等功效,促进肝脏白蛋白合成,减少尿蛋白及血尿,从而起到对慢性肾脏疾病的保护作用[6]。治疗后,甲组患者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乙组(P<0.05),说明,使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度炎性反应,减少患者组织损伤。

综上所述,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能有效改善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提高肾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代志新.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80例临床观察[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0):91-92.

[2] 王军涛.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151-153.

[3] 唐新仿,王晓玉,王锦年.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6,34(2):157-158.

[4] 贾占东,钟光辉,王玲玲.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4期)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3):345-345.

[5] 蔡珂丹,罗群,高燕红,等.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43-1544.

[6] 杨雨琪,夏智明,杨志敏,等.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3):410-411.

R692

B

1671-8194(2017)28-0169-02

猜你喜欢

尿素氮肾脏病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尿素氮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