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2017-01-16李学涛宋宏阁刘明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融合术优良率椎弓

李学涛 宋宏阁 刘明成

(1 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登封 452470;2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3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甘肃 天水 741600)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李学涛1宋宏阁2刘明成3

(1 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登封 452470;2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3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甘肃 天水 741600)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2例腰椎滑脱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99,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4.44%(34/36),对照组优良率为77.78%(28/36),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量较小、切口较短、恢复较快、腰椎功能恢复较佳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滑脱;微创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在我国患病率较高,是临床行常见的一种腰椎退行性病变。早期腰椎滑脱患者可无显著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伴有腰部酸痛,且由间歇性逐渐过渡至持续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临床上对腰椎滑脱伴有严重疼痛或伴有神经神经损害的患者常进行手术治疗,以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腰椎解剖序列,促进椎体间的融合。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72例腰椎滑脱患者分组,通过对比,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2例腰椎滑脱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9~54岁,平均(39.82±10.32)岁;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8~54岁,平均(39.27±10.46)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采用软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取患者仰卧位,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行全麻,经上下椎体左右两侧椎弓根投影点连线中点的纵向连线做4.5 cm左右的切口,经上位椎板下缘插入克氏针,并插入扩张套管,行剥离,置入直径2 cm的改良METRx系统工作通道,将相关软组织清除,完成神经根分离后,清除椎间盘组织和软骨,于椎间隙将咬出骨填入,并对其进行打压,将Cage置入。透视下,辅以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经上关节突外缘和横突上缘交叉点进针,缓慢插至椎体中前2/3位置,顺着导针进行攻丝,使2枚螺钉扩张套筒的阴阳关节紧密对合,连接置棒器,置管引流,缝合切口。

1.2.2 对照组:取患者仰卧位,采用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行常规麻醉,定位克氏针,透视下确认位置准确,经病变棘突做7 cm左右切口,对其两侧软组织和竖脊肌进行剥离,保证术野良好,将4枚椎弓根螺钉经病变椎间隙置入,安装连接棒,行提拉复位,对椎体的下关节突内侧进行凿除,松解神经根和硬膜囊,清理髓核组织,植入合适的Cage,加压锁紧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②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2]对两组术后腰椎功能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4级,优良率=(优+良+可)/总例数×100%。优:可参加正常工作和生活,无运动受限和疼痛;良: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偶发非神经性疼痛,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伴有疼痛,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差:不满足以上标准者。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96.67±55.86)mL,切口长度为(4.42±0.65)cm,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80.26±64.27)mL,切口长度为(7.53±1.55)cm,软件统计可知,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936,t2=11.102,P<0.05)。

2.2 对比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5.21±3.62)d,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5.48±4.62)d,软件统计可知,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99,P<0.05)。

2.3 对比两组优良率:观察组优良率为94.44%(34/36),对照组优良率为77.78%(28/36),软件统计可知,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

3 讨 论

腰椎滑脱是由各种原因诱发的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矢状面的移位性疾病。有关统计资料[3-4]显示,我国腰椎滑脱的患病率为4.7%左右,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腰椎滑脱以坐骨神经受累、腰骶部疼痛、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病理表现,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表现为大小便失禁、下肢乏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5-6]。

腰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术式,其具有坚强的内固定,可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椎间融合,可显著缓解患者腰椎疼痛症状。但同时腰椎间融合术具有一定的缺点,术中常需广泛剥离和长久牵拉椎旁肌肉,对软组织造成的损伤不容小觑,可使患者术后腰部力量减弱,发生慢性腰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本研究将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和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腰椎间融合术分别应用于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腰椎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析原因发现,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可实现彻底减压的目的,对脊柱后柱结构的损伤较小,有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且螺钉经皮置入无需剥离椎旁肌,仅通过分离扩张肌间或肌束形成的小孔道完成手术,而孔道和间隙于术后可自然闭合,肌肉恢复原位,故其创伤较小,具有出血量小、切口较短、恢复较快、腰椎功能恢复较佳的优点[7]。

综上所述,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量较小、切口较短、恢复较快、腰椎功能恢复较佳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1] 吴毅,凌钦杰,何二兴.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后路小切口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3):413-415.

[2] 何二兴,郭倞,崔基浩,等.腰椎退行性变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微创腰椎间融合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4(8):632-638.

[3] 吴浩,王曲,林彦达,等.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3):123-129.

[4] 曾忠友,吴鹏,宋永兴,等.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伤,2016,29(3):232-241.

[5] 丁英胜,张文志,段丽群,等.显微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5):535-539.

[6] Kraus M,Weiskopf J,Dreyhaupt J,et al.Computer-Aided Surgery Does Not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Dorsal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in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03 Pedicle Screws in a Level I Trauma Center[J].Global Spine Jl,2015,5(2):93-101.

[7] 高艳峰,文昌明,沈其孝,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127-2128.

R681.5+3

B

1671-8194(2017)28-0084-02

猜你喜欢

融合术优良率椎弓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