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洱源县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检测情况的报告

2017-01-16杜丕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洱源县布病布鲁氏菌

杜丕文

(云南省洱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洱源 671200)

洱源县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检测情况的报告

杜丕文

(云南省洱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洱源 671200)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近年来养殖户未经检疫、监测,盲目引进奶牛,致使“两病”阳性率升高,直接威胁到人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因此,要加大“两病”监测力度,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灭“两病”,保护人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奶牛 布鲁氏菌病 结核病

洱源县是云南省饲养奶牛大县,2016年全县奶牛存栏40375头,洱源县每年对农户新购奶牛、规模场的奶牛重点进行监测是有效控制和消除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危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畜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消费安全。洱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6月2日至11月28日,对洱源县8个镇(乡)36个自然村1156个农户,4个规模奶牛场的3547头奶牛,逐一进行了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检测,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检测试剂盒结核病和布病检测试剂盒由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指定购进。

(2)奶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方法

①出生后20d的奶牛即可使用本试验。

②注射部位及术前处理:将奶牛编号后在左颈侧中部上三分之一处剪毛,三个月的犊牛,也可在肩胛部进行,直径10cm。用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做好记录。注意术部应无明显病变。

③注意剂量;不论大小牛只,一律皮内注射0.1ml

④注射方法:先用75%的酒精消毒,皮内注射稀释好后0.1ml的结核菌素,注射后局部应出现小疱,如对注射有疑问时,应选15cm以外的部位或对侧重做。

⑤注射次数或观察反应:皮内注射后经72h判定,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热痛、肿胀等热性反应,并以卡尺测量皮皱厚度,做好仔细记录。对阴性牛和疑似的反应牛,于注射后96h和120h再分别观察一次,以防个别出现较晚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3)布病采血及试验方法:在右侧颈静脉采血4~6ml,放置在编号好的试管中,倾斜静置出现血清后分离。将玻璃板上各格标记受检血清号,然后加相应的血清25ul,在受检血清上滴加抗原25ul,用牙签类小棒搅动血清和抗原使之混合。进一步确诊用试管凝集试验,将血清分别用1:50、1:100和1:200稀释,置37~40℃温箱24h取出检查并记录结果。

2 结果判定

2.1 奶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判定标准

(1)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ml。

(2)疑似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ml小于4.0ml。

(3)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0ml以下。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奶牛,于第二次监测60d后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疑似反应时,经60d再复检,如仍为疑似反应,应判定为阳性。

2.2 奶牛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1)受检血清在4min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

(2)参照比浊管,按各试管上层液体清亮凝集程度判为:

①菌体完全凝集,100%下沉,上层液体100%清亮(+ + ++);

②菌体几乎完全凝集,上层液体75%清亮(+ + +);

③菌体凝集显著,液体50%清亮(+ +);

④凝集物有沉淀;液体25%清亮(±);

⑤凝集物无沉淀,液体均匀混浊(-);

(3)经对全县3547头奶牛逐一检测检验查出布病牛阳性2头,阳性率为0.056%;可疑1头,可疑率为0.028%;结核病牛12头,阳性率为0.34%,可疑2头,可疑率0.056%。

3 结果分析

从这次检测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县奶牛结核病的阳性率比布病的阳性率要高得多,结核病的阳性率为0.34%,而布病的阳性率为0.056%。对检出的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全部进行扑杀,并在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交通要道,避开公共视野,深挖无害化处理坑,坑的覆盖土层厚度应距阳性奶牛死尸1.5m以上,坑底铺垫生石灰,覆盖土层以前再撒一层生石灰。然后用土覆盖,与周围持平,填土不要太实,以免尸腐产气造成气泡冒出和液体渗漏。对阳性奶牛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规模养殖场的金属设施、设备采用了火焰、熏蒸方式消毒,圈舍、场地、车辆采用了2%烧碱消毒,粪便采用了堆积密封发酵方式。并及时上报疫情,同时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4 讨论及建议

从2017年的检测结果不难看出,全县结核病阳性奶牛12头,布病阳性奶牛2头,我逐头逐户进行走访,4个规模养殖场均无阳性奶牛,12头结核病奶牛分别分布在8户散养户,其中11头奶牛在近期6个月内新购入。布病阳性奶牛2头还是分布在2户散养户家中,还是近期内新购入。从监测的情况来分析,规模奶牛场,在购买或异地调运奶牛时,对奶牛严格进行监测、检疫,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防止了奶牛“两病”发生和流行。而散养户,新购入的奶牛不进行监测、检疫,只管价格高低,不管奶牛品质,盲目引进是造成这次检测阳性偏高的主要原因。

建议:一要开展好奶牛“两病”危害性宣传,二是异地调运的奶牛必须严格检疫,要来自非疫区,奶牛要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调入后应隔离饲养30d后,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三是要做好防疫监督,对全县的奶牛逐步进行“两病”监测,监测合格后发放《奶牛健康证明》,鲜奶收购站(点),必须凭《奶牛健康证明》收购鲜奶。四是加大奶牛的监测力度。规模奶牛场、新购入的奶牛和机挤站的奶牛,每年要100%进行监测。五是要严格净化,确诊的“两病”奶牛,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坚决进行扑杀净化。六是要对饲养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病者应调离岗位,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洱源县布病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凤起之城——洱源县凤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