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与药学研究
2017-01-16新荣
赵 新荣 阳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与药学研究
赵 新1荣 阳2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提高药剂人员技术素质,严格全面掌握药品知识特性,因人而异提供药学服务,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合理用药目的。方法 药剂人员要了解熟知不同药品的性能、适应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并同时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方能合理用药。结果 加强老年人合理用药指导。结论 合理用药和药学服务密切相关。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药学服务
由于老年人身体组成与器官功能的改变,药物的药学与药动学不同于年青人,老年人对许多药物的反应和青年人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给老年人用药时,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特别注意。药品是把“双刃剑”,它能治病,但也会产生不良反应。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就是指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有害反应。如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容易出现嗜睡、困倦、乏力,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易引起干咳,癌症患者使用化疗药品会引起脱发、身体虚弱,还有四环素牙,这些都是药品的不良反应。但药品不良反应不包括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如错误的用药方法、剂量以及滥用药物、自杀性用药等。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服用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只要是药品,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1 合理谨慎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正确用药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一是建立个人用药档案。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同时,要建立个人用药档案,详细记录个人治病时用药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反应等。二是有针对性地用药。患者根据诊断,要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证再用药,绝不能凭自己的患病症状和用药经验购买、使用药品,这样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三是掌握给药时机。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一类解热镇痛药就要在饭后服。四是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能口服,不注射;能肌内注射,不静脉滴注。有些患者认为“注射比吃药见效快”。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注射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就比较严重。相对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吸收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用药安全系数较高。注射和吃药都是治病的一种手段,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治疗,应由医师根据药物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五是把握好药物剂量[1-2]。
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便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会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如有人问复方新诺明(SMZ+TMP)能否改为3次/天,其实SMZ的半衰期为11 h[1],2次/天完全可以维持有效抑菌血液浓度,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可能会造成药物蓄积中毒,所以不能改为3次/天。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药学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就要求药剂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关心患者的心理、行为、环境、职业、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药物,达到身心全面康复,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2 建立健全药学监护机制
药学监护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4],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医院药学实践中的一项全新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的衰退,特别是肝、肾功能的衰退,使药物的动力学、药效学较成年人有所不同,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需服用其他药物,使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加。在临床中要充分认识老年患者的上述特点调整药物剂量,加强监测保证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5]。
3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3.1 吸收:老年人的胃肠道pH降低胃排空延长,胃肠道吸收减少胃肠运动减弱,胃肠道血流减少均能影响药物吸收。通常一些营养素(如铁钙及维生素B6)的吸收因机体衰老而减少,总体说老年人的药物吸收变化不大。
3.2 分布:老年人一般来讲总液体容量减少给药量要相应减少。特别是地高辛、胺碘酮、溶栓药物等。由于老年人中肥胖者居多,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趋于增加,如苯二氮类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老年人血浆蛋白浓度降低使苯妥英钠、胺碘酮、地高辛、华法林等游离浓度增高,同时与华法林竞争结合清蛋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强。此外老年人达到药物体内均匀分布所需的时间较成人长。因此给予某一药物的负荷量时要比成年人分成更多次给药[6]。
4 药学服务研究
做好药学服务,药剂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还应当掌握一些药物治疗方面及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克服局限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一是做好用药咨询。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方法的规定和药学服务的要求,细致、耐心地做好用药咨询服务,主动热情接受患者的咨询,详细交待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原来是否有过敏史、特异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时应能及时采取措施的处理方法,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二是注意特殊患者用药。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肝肾心肺严重不全者等特殊患者,用药应慎重,减量,严格把握药物适应证,禁忌证的慎用情况,药物剂量及注意事项。如拜糖平(阿卡波糖片)的用法,最好与第一口饭一起嚼服,可增加拜糖平(阿卡波糖片)竞争性抑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空肠的迅速吸收,使其在整个小肠中逐渐被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7-8]。有些药物如硫酸镁口服用于导泻和利胆、外用湿敷用于消肿、注射用于抗惊厥及妊娠高血压,由于其用法、用量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药物作用与用途。三是讲究工作方法。药剂人员要努力钻研医学知识,不耻下问,通过查阅药物说明书、参考资料、向医师请教等,掌握常用药物知识发药过程中,如发现用药不当等问题,应直接与处方医师配合,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做到医、药、患理解信任,工作互相配合支持。这样才能使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更安全有效。
[1] 龙阳,江山,苏宁.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安全分析与药学服务研究[J].中国药事,2015,29(2):93-96.
[2] 李凤仙,荣根满.用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2(1):11787-11789.
[3] 荣根满,樊启生.药物载体的给药系统的研究方向[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5,16(9):601-603.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8-99.
[5] 董长城.中老年人用药必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33-339.
[6] 王建华,荣根满.不合理的处方用药现象亟待根治[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2(1):11785-11786.
[7] 王刚.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3-439.
[8] 庞挺.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8:220-230.
[9] 陆凤琴.加强全科高职医学生合理用药意识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131-138.
R969.3
A
1671-8194(2017)17-02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