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影响研究
2017-01-16李伟
李 伟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临床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影响研究
李 伟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 分析临床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均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精神发育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30例患儿的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30例患儿(3.33%);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儿发生精神发育迟缓概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早期护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影响
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又称为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而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主要是指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阻止脑组织对氧进行摄取、利用,从而导致脑细胞产能出现障碍,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我院为了分析临床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影响,对该类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现详细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入住我院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60例患儿的家属均在医师的陪同下对此次研究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
实验组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男女分别为18、12例,30例患儿的胎龄为38~42周,平均胎龄为(40.27±1.54)周;30例患儿的体质量为2.5~3.8 kg,平均体质量为(3.17±0.49)kg。对照组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男女分别为17、13例,30例患儿的胎龄为39~42周,平均胎龄为(40.36±1.29)周;30例患儿的体质量为2.6~3.9 kg,平均体质量为(3.29±0.41)kg。将实验组30例患儿和对照组3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胎龄、体质量等)进行均衡性比较,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对患儿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以及蓝光照射治疗,向患儿家属讲解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对患儿家属实施心理疏导等;实验组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为:①水疗护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患儿实施水疗护理,合理控制室温以及水的深度、温度,室温以28~30 ℃为宜,水深以新生儿足底不能触及底部为宜,水温以38~40 ℃为宜。为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水疗池内均需要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每人一桶水,在水疗前,为患儿贴上防水护脐贴,并为其套上合适的游泳圈,将其缓慢置于游泳池内,让其自由活动,在水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儿的面部表情,确保患儿能够舒适完成水疗。②抚触护理:水疗干预15 min后,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实施抚触护理,按照头、面、胸、腹部、四肢、手、足、背的顺序依次对患儿实施抚触,每个动作重复4~5次,同时,可对患儿脐部实施顺时针按摩,但患儿脐痂没有完全脱落,不应对其实施按摩。③音乐疗法护理:播放规定的轻音乐对患儿实施音乐疗法护理,注意合理控制音量,以30~40分贝为宜,每天2次,每次0.5 h。音乐疗法护理结束后,由治疗师对患儿实施相应的运动训练。
1.3 评估指标: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均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的精神发育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精神发育情况的诊断标准选择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2]来进行评定;满意度评分选用模糊数字法进行评分,最高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越高,护理服务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分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的精神发育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精神发育情况的比较方法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结果用率表示,满意度评分的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结果使用()表示,当P<0.05时,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的精神发育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 研究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30例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为(77.66±3.65)分,实验组30例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为(89.67±4.56)分;两组比较可得,组间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且随访1年后发现,对照组30例患儿中,有6例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缓,其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30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缓,其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为3.33%;两组患儿比较可得,组间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的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属于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的病死率较高,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患儿易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例如精神发育迟缓,严重者出现脑性瘫痪,极大程度影响了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4]。因此,为降低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概率,应及时对患儿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
有研究显示[5],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强,代偿能力较好,当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后,可以及时给予有效刺激,促进新生儿尽早恢复神经功能代偿。本研究为分析临床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影响,对该类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对患儿实施水疗护理、抚触护理以及音乐疗法护理,研究中发现,对患儿实施水疗护理,可有效刺激患儿的迷走神经,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分泌,从而可加速机体对胆红素的吸收。而在水疗结束后,对患儿实施抚触护理,可以有效增加患儿胃肠道的蠕动能力,促进患儿排便,使胆红素尽快排除体外,达到降低体内胆红素浓度的效果。且对患儿进行抚触护理可以有效刺激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激发患儿的智力,增加患儿的灵敏反应度及免疫力,利于患儿身心发育。而对患儿实施音乐疗法,可有效增加患儿的睡眠质量,保证治疗效果。
此次实验数据表明,对照组30例患儿的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比实验组30例患儿高出16.67%;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儿发生精神发育迟缓的概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总结上述研究内容得出,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儿发生精神发育迟缓的概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实践。
[1] 李玉峰.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10):1820-1821.
[2] 应莉,梁伟珍,李卫琴,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34-36.
[3] 毕颖异,王海峰,李欣,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29(1):37-38.
[4] 刘安云,李国慧,陈江玲,等.护理干预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 97-99.
[5] Bhethanabhotla S,Thukral A,Sankar MJ,et al.Effect of position of infant during phototherapy in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late preterm and term neona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J Perinatol,2013,33(10):795-799.
R473.72
B
1671-8194(2017)17-0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