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脂肪移植修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凹陷畸形

2017-01-16汪溏顺史晓光滕占庆周柯鑫陈晓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7期
关键词:肉芽肿乳腺炎小叶

汪溏顺 辛 明* 史晓光 滕占庆 周柯鑫 陈晓珩 高 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自体脂肪移植修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凹陷畸形

汪溏顺 辛 明* 史晓光 滕占庆 周柯鑫 陈晓珩 高 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自体脂肪移植修;术后凹陷畸形

女性乳房主要为脂肪组织和乳腺腺体组织组成,而乳房的丰满美丽程度主要由脂肪组织的多少所决定,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在医学美容界早已开展多年,手术技术日趋完善。目前此类手术主要应用在隆胸、假体植入后修饰;近些年用于局部凹陷填充、瘢痕修复的比例也在日益提高。我们采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修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凹陷畸形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患者5例,年龄30~40岁,均为接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及以上局部未复发患者。根治切除术前曾接受一次或多次切开引流手术,乳房缺损体积100~200 mL,无其他乳房疾病。施行脂肪移植手术后追踪观察1~2年。

1.2 方法

1.2.1 术前设计:术前患者取坐位,测量双侧乳房数据,在乳房凹陷处画线定位,参照健侧乳房评估患侧乳房体积缺失量,选择腰腹部、大腿外侧等脂肪厚实的部位,进行脂肪抽吸范围设计,标记抽吸区和过渡区范围。

1.2.2 脂肪颗粒的抽吸与制备:脂肪抽吸采用电振动脂肪吸引器(武汉春光医疗美容仪器有限公司),肿胀液的配比为:0.9%生理盐水1000 mL+盐酸肾上腺素1 mg。全麻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依据术前设计,在拟定抽吸区域脂肪层内均匀灌注足量肿胀液,使术区局部肿胀、呈现桔皮样外观。吸脂器联合直径2 mm的吸脂针,多角度均匀抽吸。抽吸量为计划填充的乳房体积缺失量的2倍左右。将抽出的脂肪颗粒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干净,去除其内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血丝,采用静置分离方法提取脂肪颗粒。

1.2.2 脂肪移植:患侧乳房常规消毒铺巾,V口针分离乳房凹陷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腺体间的瘢痕粘连,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使用20 mL注脂枪,将滤净后相当于凹陷部位体积2倍的颗粒脂肪均匀分层注射到凹陷部位的皮下层、脂肪层、腺体后间隙层内,使凹陷部位均匀隆起并稍稍高于周围皮肤,按摩使注射部位与周边区域平滑过渡。

1.2.3 术后护理:术后穿戴胸部塑形衣,无需加压包扎。取脂区域穿塑形衣并加压包扎。术后1周内行抗炎治疗,均未给予皮质激素抗排斥治疗。术后1个月每天轻柔按摩乳房,以防止结节和脂肪瘤形成。

2 结 果

5例患者术后局部愈合良好,无感染积液发生。追踪观察1~2年,外观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其中2例仅注射1次即矫正乳房局部凹陷畸形,追踪观察1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未见复发,乳房外形修复良好,脂肪吸收度大约为50%,术后半年吸收稳定,未见填充区域结节及脂肪瘤形成。3例患者缺损较大,皮肤张力大,术区瘢痕粘连较重,为保障移植脂肪颗粒的存活,采用分次手术的方法。一期手术重点为瘢痕粘连松解,只注射整体体积缺失量1/2的脂肪颗粒。经术后半年随访,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未见复发,脂肪吸收率约50%,皮肤瘢痕、皮肤张力明显改善,于6~12个月后行二次注射治疗,共追踪观察2年,畸形修复情况满意。

3 讨 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慢性乳腺炎症,属于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多发生于非哺乳期中青年女性,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反复的炎症刺激、脓肿形成和乳腺手术造成乳房外观上不同程度的凹陷畸形。单纯假体植入无法解决局限性瘢痕挛缩问题,即便采用腺体瓣转移进行乳房整形,也存在患侧乳房触感、自然度不够,双侧乳房不对称的现象,因此,需要采用更合理、刺激小,不易激发局部炎性反应的修复方法。

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起源于1893年,由Neuber[1]首次实施,1895年,Czerny 用脂肪组织进行了缺损乳房再造。随着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所具有的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瘢痕不明显等优势,使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整形外科[2]的诸多领域,研究发现除了进行缺损填充,美容修复外,自体脂肪移植还具有改善瘢痕厚度和弹性的作用[3]。

我院在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根治性手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整形美容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技术原则,对术后1年,局部稳定无复发的患者,采取瘢痕松解、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乳房畸形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其手术成功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遵循整形美容专业处理方式进行操作;②对抽出的脂肪颗粒进行充分清洗,去除杂质、血丝及利多卡因,这是避免术后感染、减少排斥反应,保证脂肪存活的关键[4-5];③如果凹陷部位有粘连,需先分离粘连组织,分离范围应略超过凹陷部位,既保证脂肪填充区域的均匀过渡,又不因过度分离,增加出血的危险;④因注射填充的脂肪颗粒会分散或部分吸收,因此注射量要大于凹陷部位体积,但每个部位的注射量最好不超过缺损体积2倍,以免因局部张力过大,血运恢复差而影响成活率;⑤如果凹陷区域大,或脂肪吸收多,为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可采用分量、多次注射,注射间隔时间以6个月为宜。

综上所述,由于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具有修复效果好,外形可塑性强,触感自然,排异反应小,避免了假体植入对乳房局部的异物刺激等优点,对于具有特殊性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的乳房畸形来说,不失为一种可选、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本案病例数尚少,其远期效果和对乳房局部的影响还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1] Neuber F.Fettransplantation[J].Chir Kongr Verhandl Dsch Gesellch, 1893(22):66.

[2] 朱耀华,范培芝,张超杰.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6,37(10):56-59.

[3] Sardesai MG,Moore CC.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ermal change with micrgrafting of facial scars[J].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7,137(6):868-872.

[4] Livaoglu M,Buruk CK,Uraloglu M,et al.Effects of lidocaine plus epinephrine and prilocaine on autologous fat graft survival[J].J Craniofac Surg,2012,23(4):1015-1018.

[5] Keck M,Zeyda M,Gollinger K,et al.Local anesthetics have a major impacton viability of preadipocytes and their differentiation into adipocytes [J].Plast Reconstr Surg,2010,126(5):1500-1505.

R655.8

B

1671-8194(2017)17-0182-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肉芽肿乳腺炎小叶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兼结核潜伏感染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