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6于连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7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血氧心肌

于连雨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于连雨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儿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最终实验组有31例患者、参照组34例。参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实验组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儿的呼吸指标、心率改善结果也优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好,明显改善呼吸和心率指标,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磷酸肌酸钠;小儿肺炎;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小儿肺炎属于常见呼吸道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该病不但会引发呼吸系统损害还会造成心肌损伤,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很大的危险。据相关资料报道,肺炎患者占我国儿科住院患儿的25%以上[1],也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控制感染、纠正心力衰竭是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措施。本文探讨常规治疗措施以及联合磷酸肌酸钠对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为:①MP-IgM为阳性;②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③心电图检查提示ST-T段改变;④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心肌酶水平增高。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病变的患儿,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有31例患者,其中男患儿18例、女患儿13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为(4.7±2.2)岁。参照组34例中有男患儿19例、女患儿15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为(4.9±2.1)岁。将两组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发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实验组与参照组患儿在入院之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干预,使用1,6二磷酸果糖(海南通用三洋药物有限公司:H20055418)进行治疗,根据患儿体质量用药160 mg/kg,给予静脉滴注,每天1次,以1周作为1个疗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H20050193)进行治疗,年龄低于5岁的患儿每次0.5 g、每天1次;年龄为5岁及以上的患儿每次给予1.0 g药物,每天1次。以1周作为1个疗程。

1.3 统计指标

1.3.1 治疗效果:显效: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咳嗽、发热症状消失或者明显缓解,心率在110次/分以下,肺部湿啰音消失,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发热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部湿啰音减轻、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且心肌酶指标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2]。

1.3.2 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对比: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乳酸脱氢酶以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等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文章中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以及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t值及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表实验组和参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31例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显效的有19例(61.29%)、评价为有效的有10例(32.26%)、评价为无效的有2例(6.45%),治疗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34例患儿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评价为显效的有15例(44.12%)、评价为有效的有10例(29.41%)、评价为无效的有9例(26.47%),治疗有效率为73.53%。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和参照组患儿的体征变化及实验室指标对比: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指标为(161.4±6.1)次/分和(95.3±6.2)次/分、呼吸指标为分别为(65.8±4.9)次/分和(31.7±2.5)次/分、血氧饱和度指标分别为(86.2±3.9)%和(98.1±3.3)%、乳酸脱氢酶分别为(216.4±13.5)U/L和(86.4±17.3)U/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75.9±11.3)U/L和(26.4±8.1)U/L。

参照组34例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指标为(160.5±6.9)次/分和(105.7±7.1)次/分、呼吸指标为分别为(66.2±4.5)次/分和(39.9±2.8)次/分、血氧饱和度指标分别为(85.8±4.2)%和(93.7± 3.6)%、乳酸脱氢酶分别为(214.2±14.6)U/L和(98.2±16.5)U/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218.6±14.2)U/L和(115.9±19.2)U/L。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小儿肺炎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肺炎发生之后小儿肺部的气体交换面积较少,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继而发生脂质过氧化进一步加重损伤。无氧代谢的增强进一步加重肺部血管收缩,进而影响到心肌的收缩能力,加上病原菌和毒素的作用可能造成心功能不全[4],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对其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影响。磷酸肌酸钠的主要作用在于缓冲体内的能量物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增强儿童骨骼肌以及心肌的化学能量储存,位置相对稳定的ATP含量,确保心肌的能源储备,进而起到良好的抗氧化、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同时,磷酸肌酸钠还能够改善体内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对于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较好[5]。本文中,对实验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发现其临床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的73.53%,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此外,实验组患儿的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以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实验室指标通过治疗得到明显的改善,结果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对于肺炎心力衰竭患儿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促进康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王肖茜,刘淑霞,王道昉,等.磷酸肌酸钠对肺炎心衰患儿血浆BN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1,51(19):26-28.

[2] 张磊.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用药效果初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2-113.

[3] 李丽骊.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112-113.

[4] 董健,刘娜,马宝成,等.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临床效果初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50-151.

[5] 王宝灿.磷酸肌酸钠对儿童腺病毒肺炎心肌的保护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6):419-420.

R563.1;R541.6

B

1671-8194(2017)17-0125-02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血氧心肌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