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6费秀丹
费秀丹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费秀丹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目的 观察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8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衰竭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待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压及心率情况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有22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参照组中有10例患者显效,20例患者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相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参照组改善情况更佳,两组改善情况的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起到显著改善的作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日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但在临床中应注意其用药剂量。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美托洛尔;临床疗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出现严重低下现象或负荷过重,使得泵血的量减少,无法满足全身进行代谢所需要血量,从而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性心血管疾病[1]。肾素、血管紧张素及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机制,而美托洛尔作为一种β-受体阻滞剂,能够使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对儿茶酚的过量释放进行抑制,使心肌细胞的β-受体密度上调,心肌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从而得到恢复,保持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处于稳定水平,从而减缓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并使得心肌能量代谢得到改善以及心率失常的发生明显减少[2]。长期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延缓其病情进程,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其已经成为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基础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种[3]。本文针对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关于美托洛尔临床疗效的研究,旨在为今后临床中有效治疗该病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8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0.2±7.8)岁;其中19例患有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心功能Ⅱ级,18例心功能Ⅲ级,10例心功能Ⅳ级。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59.82±7.1)岁;其中18例患有冠心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心功能Ⅱ级,17例心功能Ⅲ级,11例心功能Ⅳ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衰竭治疗方法,具体为采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及强心剂进行治疗[4]。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6.25 mg,每天1次,经治疗2周后,剂量加倍,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及时对用量做出调整,直至药量增加至50 mg,每天2次[5]。待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压及心率情况等进行观察比较。
“但你见到了你的同类,被炸趴下的同类。”曼香罗怀抱古琴,指着远处趴在地上的丁达对蓝蓝说道,“假如我没猜错的话,那应该就是壶天晓所说的丁达吧?”
1.3 疗效观察标准:显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包含2级);有效:心电图检测显示心率失常消失,电解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包含1级);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心功能改善小于1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参照组改善情况更佳,两组改善情况的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主要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了心肌的收缩性,导致左心室的排血量也随之增高,而左心室的舒张末压出现降低,则会使心力衰竭的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6]。但持续的过度激活交感神系统,会使得过多的分泌肾素,导致增强了SNS系统的兴奋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使得心功能不断衰竭[7]。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中有22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参照组中有10例患者显效,20例患者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相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进行标贯试验189次,实测锤击数N’=52.0~127.0击,平均为87.0击;经杆长修正后N=36.4~88.9击,平均为61.1击。取样11组,共11件进行统计分析。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600kPa。
3 讨 论
肝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瘤供血动脉稍增粗迂曲, 或可见大小不等的“树上挂果征”或者“早出晚归”的血管湖征,供血动脉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之后,有不同程度碘化油在病灶中沉积,并且有肿瘤轮廓的显现,其分布区域的形状大小与部位等与血管造影一致。肝动脉栓塞之后进行动脉造影显示流体血窦及供血动脉完全闭塞,肿瘤没有显影。所有病例中14例栓塞一次成功,有5例患者共行2次介入栓塞治疗,2例患者行3次介入栓塞治疗。
美托洛尔是一种β1-受体阻滞剂,可以减缓心率,抑制心肌收缩能力,明显降低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同时可以很好的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的分泌,从而起到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过往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能够观察到其总治疗效率有明显的提高,且心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这一结果表明使用美托洛尔可以对SNS系统的过度激活起到长期阻断的作用,逐渐降低儿茶酚胺的浓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及血管加压素的分泌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抑制的作用,首先使得了周围循环的阻力有了明显减少,使心脏前后的符合得到了明显的减轻,从而起到对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进而使患者心室率得到明显减缓,室壁的张力也随之下降,最后达到使心肌氧耗量下降的作用,增加其能量储备,上调β1-受体的密度,与此同时使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度逐步恢复,并使心肌的收缩情况得到增强[8]。
β1-受体阻滞剂是一种负性的肌力药物,在使用该类药物的初期,会出现对心功能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连续用药2~3个月后,能够逐渐出现正性的效应[9]。因而该类药物不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对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应在治疗初期首先使用利尿剂及洋地黄类药物,使病情稳定,待水肿消退后,再加用β1-受体阻滞剂,用药初期应从低剂量开始,后续治疗中,每2周增加1次剂量,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耐药情况作出及时的调整,给予患者充足的时间适应[10]。
综上所述,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起到显著改善的作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日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但在临床中应注意其用药剂量。
[1] 陈赛勇.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9):1671-1672.
[2] 孙江文,龙友红,赵毓.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44-145.
[3] 张宝权.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64-65.
[4] 向阳.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42-2943.
[5] 周秀芹.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7):38-39.
[6] 朱立庆.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0,28(6):543-543.
[7] 祁俊,俞学芳.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5):534-535.
[8] 郭杏花.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3):111-113.
[9] 贺雅琴.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4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6):746-746.
[10] 张惠琪.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40-41.
R541.6
B
1671-8194(2017)17-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