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蠲痹法治疗痛风漏诊脊柱关节病案例分析❋

2017-01-16顾冬梅江汉荣朱婉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肿痛关节炎脊柱

顾冬梅,蒋 恬,江汉荣,朱婉华

(1.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9; 2. 海门市中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临证验案】

益肾蠲痹法治疗痛风漏诊脊柱关节病案例分析❋

顾冬梅1,蒋 恬1,江汉荣2,朱婉华1

(1.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9; 2. 海门市中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脊柱关节病是一组有一些共同特定临床特点并与HLA-B27等位基因相关的疾病,是目前临床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一大类风湿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尤其是以外周关节炎起病的不典型患者临床常易误诊、漏诊。故报道1例因痛风病史而漏诊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的病例,经益肾蠲痹法联合泄浊化瘀法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合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探讨本案漏诊原因,并总结朱婉华教授对脊柱关节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的线索及临床治疗经验。

益肾蠲痹法;痛风;脊柱关节病;漏诊;朱婉华

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itis,SpA)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与HLA-B27等位基因相关,其典型表现为炎性腰背痛伴或不伴外周关节炎,因其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多样化,往往容易误诊、漏诊。笔者跟师朱婉华教授门诊抄方学习,遇因痛风病史而漏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1例,现将诊疗经过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时某,男,60岁,江苏连云港人。因反复四肢多关节肿痛10余年,于2016年2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有痛风病史10年,反复双足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未正规治疗,发作时在当地诊所给予静脉输液。自2014年底始,双踝关节急性关节炎症发作频繁,多处就诊疗效欠佳。2015年9月至南京某三甲中医院就诊,给予“塞来昔布胶囊、非布司他片”口服,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190 μmol/L左右),关节疼痛程度虽有所减轻但仍持续肿痛,主要累及双髋、膝、踝及双手多指关节。2016年2月20日,因双膝关节肿痛影响步行,服药无法控制,至响水县人民医院就诊,查RF24.7IU/L(参考值0~12),尿酸165.0 μmol/L,ESR 85 mm/h,X线片示“腰椎退变,双膝关节退变”,B超示“双侧膝关节髌上滑囊内积液”,抽取关节腔积液,并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周未效,晨僵约30 min,活动后减轻,畏寒明显,得温觉舒。既往体健,否认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病史。

患者轮椅推入诊室,体检示右手第二掌指关节轻度肿胀,压痛(+),握拳欠灵活,双膝、双踝关节肿胀(++),压痛(++),局部扪之灼热感,肤色未变,浮髌试验(+),腰椎棘突压痛(±),转侧尚利,双直腿抬高试验(±),双“4”字征因膝关节肿痛未能配合。检查骶髂关节CT、血沉、CRP、HLA-B27,CT示“骶髂关节退变,髂骨骨质密度减低,双侧股骨头密度欠均匀,双侧髋关节积液,L5椎管崩裂”。血沉102 mm/h,CRP 147.5 mg/L,HLA-B27示38.4 U/L(参考值0~35),初步考虑“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收住入院。

治宜补肾壮督、温阳通络、泄浊化瘀。处方:蠲痹汤(院内协定方)加青风藤30 g,穿山龙50 g,骨碎补30 g,补骨脂30 g,拳参30 g,忍冬藤30 g,生黄芪30 g,泽兰30 g,泽泻30 g,川桂枝10 g,制川乌10 g,水牛角30 g,生白芍30 g,制南星30 g,土茯苓30 g,萆薢30 g,凤凰衣7 g,莪术7 g;浓缩益肾蠲痹丸(院内制剂,苏药制字Z04000448)每次1包,每日3次;金龙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新癀片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辅以针灸、中药熏蒸、康复功能锻炼,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风湿病。入院第2天检查IgG 20.0 g/L,RF、CCP、CIC、ENA系列正常。治疗过程中关节肿痛症状时轻时重,并出现发热、皮疹等反应;治疗第7天开始关节肿胀、疼痛逐步减轻;住院第25天复查血沉 75 mm/h,CRP 35.2 mg/L,关节肿胀缓解,疼痛较入院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而予以出院,门诊随访治疗。2016年5月26日,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沉10 mm/H,CRP 3.2 mg/L,无明显关节肿胀、无晨僵,双膝关节时有酸痛感,病情平稳,继续坚持服药治疗。

2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为单钠尿酸盐沉积导致的晶体性关节病,其典型表现为夜间发作的剧烈关节肿胀肿痛,局部皮肤红热,具有自限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跗骨关节、踝关节,较少累及髋膝关节。本案患者虽然有痛风性关节炎病史10年,但自2014年底开始关节肿痛发作频繁,累及髋、膝、踝和手指关节,疼痛持续不能缓解,经南京某三甲中医院以“塞来昔布、非布司他”抗炎止痛、降尿酸治疗,血尿酸降至190 μmol/L左右,共治疗5个多月,膝踝关节肿痛亦未得到控制,应当引起重视。考虑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是否正确,是否有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

我的老师朱婉华接诊该患者后,根据其近1年多来关节炎症发作部位、性质的改变,双膝关节持续肿胀,伴关节腔积液,考虑其存在脊柱关节病可能,进一步检查HLA-B27和骶髂关节CT,结果示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有异常征象,虽然无明确的骶髂关节炎表现,但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积液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变[1],且HLA-B27检测对诊断脊柱关节病尤其是AS有重要作用,HLA-B27阳性是预测脊柱关节病部分不典型临床表现患者是否会发展为AS的一个很好的指标[2]。结合患者有以下肢为主的炎性外周关节滑膜炎,否认有银屑病、炎症性肠病,有手指关节炎,综合考虑诊断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朱婉华认为,本病病变部位以脊柱、腰骶为主,属于中医“肾痹”“督痹”范畴。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骨骼得髓的充养而坚固有力。肾虚则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充养骨骼,同时肾虚阳气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因此在治疗上以益肾蠲痹为大法,辅以泄浊化瘀。方中蠲痹汤为院内协定方,由乌梢蛇、炙蜂房、鸡血藤等9味药组成,搜风钻剔,开痹通络;青风藤、穿山龙二药相伍,蠲痹通络,调节免疫;拳参配伍忍冬藤清热通络、消肿解毒,能降低ESR、CRP等炎性反应物,朱婉华常将这4味药作为所有风湿免疫病的基础用药;骨碎补配补骨脂,补肾强骨、祛风湿、除痹痛;生黄芪、泽兰、泽泻祛湿消肿;川桂枝、制川乌配伍水牛角、生白芍寒温并用,清热开痹;制南星透骨走络、涤痰化瘀,为止骨痛要药;萆薢配伍土茯苓是朱婉华治疗痛风的必用对药,二药相伍泄化浊毒,可快速消除症状,降低血尿酸;凤凰衣、莪术化瘀生新护胃,全方共奏补肾壮督、温阳通络、泄浊化瘀之功。配伍中成药制剂浓缩益肾蠲痹丸和金龙胶囊,为益肾蠲痹法C方案,调节免疫,补肾培元,对多种难治性风湿免疫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新癀片主要成分为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能迅速消退关节急性炎症反应,辅以中药熏蒸、针灸及康复功能锻炼,经治疗25 d症状逐渐缓解,病情好转。

脊柱关节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很大一部分患者常不典型起病,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符合放射学诊断标准通常需要6~7年时间左右[4],从而错过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临床需仔细甄别,若能早期诊断、早期药物干预,配合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或控制其发展的目的。朱婉华在临床遇到青壮年男性,受凉后出现症状以颈、脊背为主,或不明原因的胸背及胸骨柄周围疼痛;周身不适,夜间明显,休息不减轻,活动后有好转者;跟腱附着点痛,膝关节肿痛,不明原因的单髋或双髋痛,颈背部疼痛;下腰部不适等等,都会做一下骨盆体格检查如“4”字试验,并检查骶髂关节CT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1] 王远梅,佘文利,冉小军,等.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20例MRI早期表现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453-1454.

[2] 姚玮.HLA-B27检测在脊柱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9):2602-2603.

[3] 朱婉华,顾冬梅,蒋恬,等.益肾蠲痹法对放弃MTX、SSZ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8):683-687.

[4] 张永辉,黄桂成.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4,17(6):6-8.

R255.6

B

1006-3250(2017)09-1326-02

第二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苏中医科教(2014)2号】

顾冬梅(1981-),女,江苏南通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风湿病的临床与研究。

2017-02-19

猜你喜欢

肿痛关节炎脊柱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治疥疮
补阳还五汤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
藏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