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偶方为君治疗肾脏病探析
2017-01-15韩履祺
韩履祺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仲景偶方为君治疗肾脏病探析
韩履祺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偶方;伤寒杂病论;肾脏病
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创立的方剂,被后人称为“医方之祖”。张仲景的很多方剂,历经千百年实践考验,在临床中广泛运用,行之有效。其中偶方即“药味合于双数,或由两味药组成的方”[1],虽然构成简单,但立法遣方以病机、病证为依据,主治功能明确,凸显仲景方剂精华。运用仲景偶方为君,在肾脏病治疗中可化顽疾,起沉疴。
桂枝甘草汤
本方原治发汗过多,损伤心阳之心下悸。方中桂枝辛甘性温,入心温阳;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二药合用辛甘化阳,扶阳补中,是温补心阳之主方。对平素心阳不振,动则心悸,且易于反复感冒的慢性肾脏病,常以桂枝甘草汤合玉屏风散扶阳补中,益气固表,有助于肾病的缓解和稳定。又如慢性肾衰合并心脏病变,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干咳之气阴两虚证,则以桂枝甘草汤合生脉散,温心阳,益气阴,使阴阳两复。
桂枝甘草汤为仲景治疗心阳虚之急重证候而设,故药味少,用药量大,且服法为“顿服”。清代名医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指出,桂枝甘草汤从“桂枝汤中采取二味成方,便另有精蕴,勿以平淡而忽之。桂枝复甘草是辛从甘化,为阳中有阴,故治胸中阳气欲失。且桂枝轻扬走表,佐以甘草留恋中宫,载还阳气”。对慢性肾病仅出现心阳不振之心悸,而无“叉手自冒心,欲得按”,也可用本方加味治疗,可酌减原方剂量,不以顿服,同样有效。本方是从桂枝汤化裁,又可从其配伍角度理解、探求仲景用含桂枝甘草方剂所治病证特点及用药规律。
甘草麻黄汤
本方原治表寒兼皮水。方中以甘草和中补脾,麻黄宣肺、发汗、利水,可从表解风邪水气,又可利小便去水。对于肺脾气虚之水肿,常以甘草麻黄汤合五皮饮,有宣肺健脾、增强利水之功。
水肿是肾脏病常见病证,仲景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一般而言,水肿伴有表证,或发病时间短,腰以上肿者,多从肺论治,宜宣肺发汗。所用方剂多含有麻黄,《本草纲目》曰:“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药征》曰:“麻黄主治喘咳,水气也。”临床上辨为风水证,选用甘草麻黄汤治疗较多。甘草麻黄汤证病机单纯,此方更适宜与他方联用,依据偏重风热或风寒,随症加味,不仅水肿减轻,也可减轻蛋白尿。
甘草干姜汤
本方原治虚寒肺痿。由于中焦阳虚,肺中寒冷,阳不化气,在上则吐涎头眩,在下则遗尿,小便数。方中炙甘草益气温中,干姜回阳祛寒,二药合用辛甘化阳,可温中复阳,温散肺寒。对于老年尿频夜尿多,或小儿遗尿、流涎,辨证为阳气虚寒,水气失制,轻者可单投本方,重者则合五苓散化气行水,或合缩泉丸温肾固涩。
仲景以甘草干姜汤既治肺痿虚寒证,又治阳虚之手足逆冷,二者虽证候不同,但病机相同,均为脾阳虚所致。因此脾阳虚之水肿,中焦虚寒的胃痛、腹泻等,均可用本方加味治疗取效。甘草干姜汤被后世称为“温中祖方”,是治疗阳虚里寒证的基础方,理中汤、四逆汤等方均以此方为基础加味。此外,本方炙甘草用量倍于干姜,且有干姜炮与不炮的区别应用,都值得细细品味。
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橘皮汤、大黄甘草汤)
本方原治饮停于胃,上逆作呕。方中以半夏降逆化饮,生姜温中止呕,共成和胃止呕、散饮降逆之剂。对慢性肾病素体脾虚,痰浊中阻之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常先以此方降逆、止呕、化痰,待呕吐减轻,再合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和胃。
如中阳不足,寒饮呕逆,仲景以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即以干姜易生姜,干姜温阳,“守而不走”。对肾脏病中出现胃寒呕吐,腹胀腹泻,常以半夏干姜散合理中丸温中止呕,祛寒健脾。
如寒邪中阻,胃失和降而出现干呕、呃逆及手足厥冷者,仲景治以橘皮汤。方中橘皮理气和胃,生姜降逆散寒,二药合用温散寒邪,理气通阳。肾脏病中痰湿内阻也是常见证型,表现为胸闷脘胀,纳呆身困,大便黏滞,或有咳痰,常以橘皮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理气通阳,化痰除湿。
大黄甘草汤,原治胃肠实热,食已即吐。方中大黄荡涤肠胃,泻浊降逆,甘草缓急,使攻下泻火不伤正,二药合用,通腑泻实,则胃气和降。如尿毒症中出现肠胃实热,腑气不行,逆而上冲之呕吐,常先以此方攻下,急治其吐,再合温胆汤清热和胃。
小半夏汤被冠以“治呕祖方”,专以和胃止呕。由本方衍生的方剂有半夏干姜散,以干姜易生姜,且以“顿服”集中药力,温中和胃止呕;橘皮汤理气通阳,和胃止呕;大黄甘草汤泄热降逆,和胃止呕。在临证中,以呕吐为主症,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可依证选用各止呕之方,如小半夏汤和大黄甘草汤,在一些肾脏疾病出现急重呕吐时常会用到。仲景云:“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如呕吐,口不渴,头眩心悸,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对呕吐兼有他症,要根据辨证治本的原则,或健脾化痰,或温中止呕,或清胆和胃等。
桔梗汤
本方原治热邪客于咽喉而咽痛。方中甘草生用清热解毒,桔梗辛开散结。咽痛是导致肾病复发或加重的重要因素。对邪热壅滞上焦,肺气不宣之咽部红肿疼痛,以桔梗汤合银翘马勃散(金银花、连翘、马勃、半夏、射干)清热解毒,泻肺利咽;对邪热日久伤阴,咽痛迁延,以桔梗汤合增液汤(生地黄、元参、麦冬)清热利咽,滋阴润燥。此方对咽痛有较好疗效,亦可使肾病尽快缓解。
桔梗汤被称为治疗咽痛的祖方,后世很多治疗咽喉痛的方中,都可以看到桔梗汤。咽痛是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咽痛较轻者,单用本方即可;咽痛较重者,常需加用清热解毒药物。咽痛迁延发为慢性咽炎,当清热解毒,滋肾润肺,如时振声先生的经验方银蒲玄麦甘桔汤[2]。
蒲灰散
本方原治膀胱有热之小便不利。方中蒲黄凉血消瘀、通利小便,滑石清热利湿,合用具有化瘀利窍、清利湿热之功。对下焦湿热,热伤血络之血淋或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或以湿热瘀阻为主者,均可用蒲灰散合五淋散(赤芍、当归、甘草、赤苓、栀子)化瘀凉血、利尿通淋。
淋证亦为肾脏系统常见病,易反复发作。初病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发病日久,则可由实证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仲景偶方在治疗淋证中各有所长,血淋以尿血而痛为特征,尚有虚实之分,蒲灰散以凉血行瘀为主,治湿瘀互结之血淋,合五淋散则疗效更显著。
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
百合病主因心肺阴虚内热而致百脉失和,出现多种证候。仲景治百合病,多取百合为主药。其中百合地黄汤滋阴清心,百合知母汤清热养阴安神。气阴两虚、阴虚内热是很多肾脏病的常见证型,在糖尿病肾病早中期尤为突出。如气阴两虚偏心肺,表现为乏力倦怠,烦热失眠,心慌汗出,常以百合地黄汤合生脉散,气虚明显则合四君子汤;如气阴两虚偏于肾,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口干,失眠,便干,则以百合知母汤合大补元煎(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人参、枸杞子、当归、杜仲)加减。仲景百合汤方证既反映了疾病在不同阶段症状各异,又体现了辨证的精准,“各随证治之”的灵活性。阴虚内热是慢性肾病的常见证型,不仅心肺阴虚,更有肾阴亏虚、气阴两虚等证。此时治疗,一法一方已不能胜任,当数方合用,多方并进。百合地黄汤与百合知母汤以养阴清热,除烦安神为长,又各有偏重。因此,临证还要细辨心、肺、肾阴虚孰轻孰重,区分气虚、阴虚何者为主,以及不同的表现,依证选方。
讨论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整体观念出发,创造性地把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方剂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集中体现,偶方则是仲景方剂精华的浓缩,也体现了仲景辨证用药的特色与规律。正如黄煌教授在研究仲景药证用药规律后指出“最简方原则:配伍最简单的处方,其指征可视为该药药证”[3],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临床中,对一些病机单纯的病证,只要方剂与病证相应,选用仲景偶方治疗均可取效。但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病情证候多样,故临证中常选仲景偶方为君,配选他方合和,把偶方看作合方的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为方剂组成的核心,药味虽少,但药效强力。同时又能使一方兼几法,一方多用。在仲景书中多处都看到他用一方可治多病、治一病可用数方的记载,体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灵活性。
运用仲景偶方为君药治疗肾脏病,充分显示偶方“四两拨千斤”之力,偶方合和可治大病。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不仅解表,还能和里,临床应用较广,被誉为群方之冠。桂枝甘草汤由桂枝汤化裁而来,以温补心阳见长,在慢性肾病表现为素体心阳不振,或气阴两虚之心悸怔忡、乏力气短者,均可用本方加味取效。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证,麻黄为辛温散寒的要药。仲景治伤寒,无汗则用麻黄,有汗则用桂枝。甘草和中补脾,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利水,对肾病出现外感风寒表实证水肿明显者,常选甘草麻黄汤为底方,《金匮方歌括》概括其功效为“二药上宣肺气,中助土气,外行水气”。甘草干姜汤为脾阳虚而设,以温补脾阳为主,重用炙甘草,炮干姜辛温散寒为辅,合成辛甘温阳之剂,为治脾阳虚诸症之温中祖方。治呕祖方小半夏汤,为治肾病中出现脾胃气虚,痰浊中阻之呕吐的基础方,如胃寒呕吐者则以干姜易生姜,温胃止呕,此外胃热及饮食积滞者,都可用本方加味论治。对尿毒症浊毒上逆之呕吐可以用本方或大黄甘草汤加味治疗。还有治咽痛祖方桔梗汤及百合汤等,在肾病中常会出现与上述方剂相同的病机、病证,都可灵活选用这些偶方。从这些偶方中均能感受到仲景“用药法度谨严,变化灵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是有规律可循的”[4]。只要把握病机,选用仲景偶方为君药,合和他方,不仅可使肾脏病中的疑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盂肾炎、慢性肾衰竭等病情缓解,渐趋稳定,而且也能使慢性肾病中出现的一些急重症尽快减轻症状。运用仲景偶方为君药治疗肾脏病不但提高了肾脏病的疗效,同时加深了对仲景方证和用药配伍规律的认识。
[1]《中医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中医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99.
[2]肖相如.肖相如论伤寒[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31.
[3]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4]陈瑞春.陈瑞春论伤寒[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5.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