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0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显著性

黄 胜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分析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

黄 胜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 研讨分析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急性胃穿孔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单纯修补术的治疗方案;观察组的患者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均有效,且各有优缺点,临床选择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与生活质量。

修补术;切除术;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

急性胃穿孔是一种并发症,属于严重的胃溃疡,但胃癌也会导致患者胃部穿孔[1]。急性胃穿孔的治病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过高的胃酸与胃蛋白酶含量[2];急性胃穿孔的致病因素主要为饮食不规律,一般情况下,暴饮暴食[3]是急性胃穿孔的主要致病原因。通常情况下,急性胃穿孔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穿孔现象,必须马上进行医治,如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本文研究了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共计80例,共包含男患者45例,女患者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包含男患者23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22~79岁,平均年龄为(44.8 1.23)岁;观察组包含男患者22例,女患者17例,年龄在23~77岁,平均年龄为(41.8 1.73)岁。80例患者均无其他影响实验的疾病;所有患者意识清楚,表达明确;且均签署知情协议书。综上所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信息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的4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接受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其主要治疗内容如下:①麻醉处理。为患者实施麻醉处理,麻醉类别为硬脊膜外麻醉;②穿孔部位的冲洗。切开患者的右上腹直肌部位,切开范围应适宜;冲洗物品为生理盐水;③缝合与固定。冲洗之后,将切口部位进行缝合,缝合工具为丝线;缝合后需将穿孔部位进行结扎固定,所用工具为大网膜;④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需在患者的腹腔处进行导管的留置,并为患者注射抗生素及制酸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使患者的肠胃得到减压处理。

观察组的4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接受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方案,其主要治疗内容如下:①穿孔部位的清洗。使用生理盐水将患者的穿孔部位进行清洗,保证穿孔处的食物残留与腹腔积液得到彻底的清除;②胃空肠吻合术。将较远一端的胃组织进行切除,接着实施胃空肠吻合术。

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只能食用流质食物,并由病情的恢复情况调整饮食。

1.3 评价标准: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如下:手术治疗后无胃穿孔的临床症状,则判定为治愈;手术治疗后胃穿孔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则判定为有效;手术治疗后胃穿孔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总病例数 100%。

术后复发情况评价方法为Visick分级法[4],评定标准如下:Ⅰ级:营养状态较好,胃肠道功能良好;Ⅱ级:营养状态较好,胃肠道功能一般;Ⅲ级:无术后复发现象,但存在术后并发症情况;Ⅳ级:术后胃溃疡复发,术后综合征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61.13 22.06)min,住院时间为(12.91 4.29)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7.23 6.04)min,住院时间为(7.33 2.20)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可知,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显著性明显,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感染的患者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患者2例,中毒性休克的患者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0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对照组术后感染的患者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患者3例,中毒性休克的患者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复发为Ⅰ级的为2例,占总病例数的5.0%,Ⅱ级的为3例,占总病例数的7.5%,Ⅲ级的为8例,占总病例数的20.0%,Ⅳ级的为0例,占总病例数的0.0%;对照组术后复发为Ⅰ级的为3例,占总病例数的7.5%,Ⅱ级的为3例,占总病例数的7.5%,Ⅲ级的为2例,占总病例数的5.0%,Ⅳ级的为2例,占总病例数的5.0%。Ⅰ~Ⅳ级术后复发病例的χ2值分别是-1.032、1.120、-1.036以及-1.211。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为:治愈的病例数为18例,占总病例数的45.0%;有效的病例数为21例,占总病例数的52.5%;无效的病例数为1例,占总病例数的2.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为:治愈的病例数为14例,占总病例数的35.0%;有效的病例数为16例,占总病例数的40.0%;无效的病例数为10例,占总病例数的25.0%;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急性胃穿孔会导致胃液进入腹腔,且胃液量较大,当胃液刺激到腹膜时,将会导致腹膜炎的发生,此时患者通常会出现疼痛剧烈等现象,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否则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研究了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均有效,且各有优缺点,临床选择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与生活质量。

[1] 江文华.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104-105.

[2] 布和,李迎春,郑林.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5):49-50.

[3] 梅策略,黄孟,黄冰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5):2387-2388.

[4] 于海林.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72-573.

R573

B

1671-8194(2017)10-0118-02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