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7-01-15柯其锋柯卫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泌尿外科腹膜囊肿

柯其锋 柯卫东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中医医院,湖北 十堰 442600)

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柯其锋 柯卫东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中医医院,湖北 十堰 442600)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信息。结果 入选的9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肾切除手术患者2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患者48例,行肾上腺切除术手术的患者7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12例,所有患者术后1 d开始正常饮食,并于术后2 d将创腔引流管拔除。平均住院时间(9.3±2.4)d。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膜后腹腔镜技术;泌尿外科;疗效;并发症

腹腔镜技术是指在腹腔中实施的,外科医师通过锁眼大小的切口,插入细小的光源、摄像机以及手术治疗所需的外科器械,并通过观察监视器中接收的操作部位的图像,实施手术。腹腔镜术具有对患者损伤小、瘢痕小、恢复快等优点,得到了临床手术治疗和应用的广泛关注与肯定[1-2]。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泌尿科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应用于泌尿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38~71岁,平均(54.3±8.5)岁。其中包括,肾上腺肿瘤7例,肾囊肿48例(左侧囊肿18例,右侧囊肿28例,双侧囊肿2例),输尿管结石12例,患肾切除23例(肾结核8例、重度肾积水致无功能肾12例、肾癌3例)。入选患者术前均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IVU及肾脏CT等进行确诊,并进行手术适应证检测。

1.2 方法:均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治疗。患者术前均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全麻,前倾30°健侧卧位,并行常规留置尿管。

于患侧腋中线髂嵴上缘0.02 m处,切开皮肤,作一长0.01~0.02 m的小切口,作为A口,并以中弯血管钳钝性分离肌层,并伸向腹侧,推开腰背部的筋膜和腹膜后间隙,将腹膜推向腹侧,经切口将用手术胶手套自制的气囊置入,气囊内注生理盐水250~400 mL或注入空气800 mL左右,保留5 min起到扩张腹膜后间隙的作用,随后放出气囊内气体或液体后将气囊取出。随后经该切口置入10 mm Trocar套管(左手操作时改为5 mm套管针),并通过Trocar套管置入离钳、吸引器或电凝钩等其他手术操作器械。通过CO2气体灌注建立人工腹膜后腔,手术操作过程中,压力维持在10~15 mm Hg范围内,套管插入腔镜观察,并在电视的引导下,以腰大肌为标志,开始寻找肾脏、肾上腺组织以及输尿管。肾囊肿去除手术患者,首先游离肾脏周围的脂肪囊组织,并剪开和分离肾周围的脂肪,将肾脏表明充分暴露到视野,随后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囊肿位置后,单纯性囊肿游离部分肾脏,游离并用超声刀或电钩切除囊肿,多囊肾脏则完全游离肾脏后切除囊肿。随后吸尽囊液和渗血,并于肾周围放置一引流管引流。肾脏切除术患者则在游离脂肪囊后,分离肾动脉和肾静脉,用Hem-olok夹分别处理肾动、静脉,在近心端上2个Hem-olok夹,远心端上1个Hem-olok夹,在Hem-olok夹之间分别剪断肾动静脉。向下游离输尿管同样用Hem-olok夹结扎后切断。在检查无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取出肾脏。随后同样应吸尽囊液和渗血并于肾周围放置一引流管引流。而切开取石术者,首先找出输尿管,并游离结石段,并于结石处切开输尿管剥离结石,将结石完整取出,安置双J管后将输尿管用可吸收线缝合,常规引流。操作完成后排气并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的手术记录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手术结束至肾周引流管拔出的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的方式表示,并以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入选的9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肾切除手术患者23例,手术时间为96~185 min,平均手术时间(131.5±23.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4±6.5)mL。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患者48例,手术时间40~133 min,平均手术时间(72±16.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1.5±5.3)mL。行肾上腺切除术手术的患者7例,手术时间143~175 min,平均手术时间(157±11.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1.3±5.9)mL。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12例,手术时间为83~235 min,平均手术时间(92.6± 12.7)min,术中出血量为(32.5±6.5)mL。

患者术后1 d开始正常饮食,并于术后2 d将创腔引流管拔除。平均住院时间(9.3±2.4)d。无伤口感染病例发生。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

3 讨 论

人体泌尿系统器官肾脏及肾上腺均位于腹膜外,在手术过程中,选择腹膜外径路,具有入路直接,且对腹腔脏器干扰小的优点[3]。腹膜后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泌尿外科手术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操作途径,因此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

传统手术具有较大的腹腔脏器损伤,且易发生肠麻痹、肠粘连以及导致腹腔感染等。相对而言,应用腹膜后腹腔镜技术,极大降低了手术对腹腔的干扰和损伤,且患者恢复快,因此近年来后腹腔镜在临床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4]。

尽管后腹腔技术具有较多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实际应用时,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最大限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等意外事件,应立即用纱布填塞或中转开刀手术等方式止血。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并优于传统手术,患者无感染等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孙颖浩.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4):295-297.

[2] 胡春燕,张思州.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4):544-546.

[3] 梁春宇.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5,13(25):120-121.

[4] 管军,张新英,周伟.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腹膜腔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71-2772.

R69

B

1671-8194(2017)10-0087-02

猜你喜欢

泌尿外科腹膜囊肿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