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2017-01-15金桂芝
金桂芝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金桂芝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静脉采血患儿 4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0 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应用人性化服务,使穿刺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作用,发现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使患儿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消除其抵触情绪,积极配合护理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效率和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服务质量。
人性化服务;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是儿科门诊通过留取患儿体液来判断身体状况的最常见、最快速的途径,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然而,儿童敏感性强,抵抗力和耐受力低[1],常常对各类护理操作都十分恐惧,表现为不停的哭闹,拒绝静脉穿刺,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此外还容易给患儿留下心理创伤[2]。因此,我科在对患儿静脉采血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经比较研究,发现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具有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儿科门静脉采血患儿400例,其中男213例,女187例,年龄2~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由同一组护士对2组患儿进行静脉采血,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采血,即采取家属共同按压固定进行采血。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a.该组护士在接触患儿后多交流,使护患双方彼此熟悉,建立双方信任关系。b.认真评价患儿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评估患儿对此项护理操作的配合情况,为随后的护理工作做好准备。c.支持患儿父母环抱患儿,这样可以从心理上给予患儿支持和安慰,并且可以使患儿感受到亲情,从而逐渐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②语言干预。
a.运用各类爱称,表达对患儿的喜爱和关心,消除患儿紧张心理和抵触情绪,建立相互信任感。b.对不同性格的患儿要采用不同的语言鼓励方式,如表扬要强的患儿;鼓励倔强的患儿;安抚胆小的患儿。③行为干预。a.运用各类肢体语言,通过对患儿的抚触、搂抱,消除其距离感,建立信任关系。b.利用媒体手段,播放患儿平时喜爱的动画节目,播放患儿喜欢的儿歌及故事,尽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c.在静脉采血的整个过程中,动作轻柔,快速准确,选择小号静脉穿刺针,力求减少疼痛,避免对患儿进行反复静脉穿刺。
1.3 判断标准:①患儿的依从性评定。依从性好:在静脉采血时,患儿无哭闹或稍有哭闹,但仍能较好地配合。依从性差:在整个静脉输液过程中,患儿哭闹较为厉害,并且手脚动作幅度较大,需旁人协助才能进行穿刺。②穿刺成功。穿刺过程顺利,一针见血,无阻碍,并且无反复穿刺;穿刺失败:穿刺过程遇到患儿哭闹等阻碍穿刺,或者反复穿刺。③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通过计算比较满意度。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采血的依从性和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200例,其中,观察组依从性好151例,差49例,P<0.05;对照组依从性好108例,差92例,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72例,对照姐一次性穿刺成功154,观察组静脉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静脉采血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发放表格分别200例,观察组回收表格196例,对照组回收表格例数197例,其中,观察组满意度为186(93.0%),对照组满意度为151(75.5);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通过开展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给患儿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使患儿逐渐消除紧张心理,以最佳心态面对治疗。人性化服务可以从心理、语言和行为等方面进行[4]。年幼的患儿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护士应善于从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患儿的需求,用细心、爱心给予体贴入微的照顾,让患儿感到温暖安心。而与有一定语言沟通能力的年长儿,可以多用语言进行沟通,尽可能地解释操作的方式,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和敌对心态,取得患儿的信任。对患儿的积极行为要及时鼓励,发个小粘贴以示表扬,让他们互相比赛,看看谁最听话,从而使患儿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治疗。
在儿科门诊中静脉采血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是儿科门诊护士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常常因为患儿在静脉采血时不合作[5],导致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低,发生反复穿刺,带给患儿不必要的疼痛,因此如何能够提高患儿静脉采血穿刺效率和减轻患儿恐惧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通过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作用,发现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使患儿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消除其抵触情绪,积极配合护理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效率和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服务质量。
[1]周文富,胡振 快,邹玉 荣.心脏 空跳状态下心内手术的麻 醉 与体外循环管理[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12):599.
[2]陈香.护理干预 对小儿静脉采血前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76-78.
[3]余勤.护理干预 对 学 龄前儿 童输 液效 果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2):93-94.
[4]徐慧 蓉.非药 物 护 理干 预 对儿 童 静 脉 输 液 效 果影响 [J].医 学信息,2011,24(2):652-653.
R47
B
1671-8194(2017)02-00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