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协同联盟平台 抓技术模式集成创新提升畜禽粪污治理技术服务

2017-01-15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17年20期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江西省

文│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建协同联盟平台 抓技术模式集成创新提升畜禽粪污治理技术服务

文│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江西是畜禽养殖大省。据统计,2016年全省生猪出栏3100万头,肉牛出栏近159万头,家禽出笼5.06亿羽,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约1.25亿吨。近年来,江西省通过构建协同联盟平台,狠抓技术模式集成创新,不断提升畜禽粪污治理技术服务,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抓技术团队建设,积极构建协同联盟平台

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现代畜牧业。2012年,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成立了畜禽环境技术室,亦是全国省级畜牧推广单位首家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成立的技术科室。科室创始之初,精心组建技术团队,团队成员专业涉及畜牧兽医、环境工程等,技术人员凝心聚力,融汇技术知识,狠抓技术创新。目前,团队核心成员分别入选江西省生猪与水禽两大产业体系环境治理岗位专家。同时,以岗位专家入选为契机,加强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省农科院畜科所等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建立科研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协同攻关机制,构建协同联盟平台,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及优秀创新型研究团队,提高科技在畜禽清洁生产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二、抓技术模式创新,提升支撑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技术特长,狠抓技术模式集成创新。2013年,围绕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在全省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畜禽清洁粪污治理典型模式10家,其中减量化生产模式1家,农牧结合模式3家,工业化处理模式6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近年来,江西省以典型模式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不断总结推广畜禽粪污治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升优化处理模式,集成了高床生态养殖技术、鸭生态养殖技术、种养结合模式、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土壤型微生物滤床回用技术、固体粪便高值化利用技术、病死畜禽堆积自然发酵等共7种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以示范点建设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集中优势力量,打造精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辐射全省,有效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工作进程,加快实现畜禽粪污工作目标。

三、抓示范与培训,着力提升示范服务和队伍建设

全省共建立了以“高床节水栏舍、水禽环境治理及种养一体化循环利用”等多个核心技术为主的示范基地共17个。其中,“高床节水育肥猪猪舍设计”技术从源头上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减少废水产生量70%左右,经过6年在全省10个县的推广,推广高床节水栏舍101.22万平方米,年减少污水排放229万吨;累计推广“猪-沼-水芹菜”生态循环950亩,每亩新增纯收益2.33万元,总经济效益1393.47万元。

强化技术培训,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分层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其中省集中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不断提高全省畜牧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加大省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积极派出技术人员参加行业技术相关培训,提升技术支撑服务能力。编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编辑出版了《生猪清洁生产技术》《现代养猪关键技术》等资料1万份。

四、启示

现阶段,畜禽粪污治理工作观念上要真正转变,不能竭泽而渔,技术上要大胆创新,狠抓落实,主要解决好以下三方面:一是设立畜禽粪污治理重大技术专项资金,加快新技术、新模式研发、集成推广与应用,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为畜禽粪污治理工作提供科技保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粪污治理技术培训力度,加强省级技术人才培养,尽快造就能服务于畜禽粪污治理的技术指导队伍,因地制宜从技术上指导和帮助规模养殖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三是加快形成农牧发展新格局,通过抓大县、抓规模、抓模式、抓利用、抓政策、抓考核,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畜禽养殖与种植业生产基地对接,畜禽粪污作为肥料就近就地利用。

江西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面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为推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粪污资源化江西省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模拟成真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