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异位发酵床治理猪场粪污综合技术
2017-01-15福建省畜牧总站
文│福建省畜牧总站
力推异位发酵床治理猪场粪污综合技术
文│福建省畜牧总站
异位(舍外)发酵床养猪粪污处理系统是福建省自主研发的一种集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和末端资源化为一体的治理猪场粪污的集成创新技术。自去年8月福建省农业厅发文推广应用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已成为福建省治理猪场粪污的3种主要模式之一。
一、主要成效
1.推广应用面持续扩大。采用异位发酵床模式治理猪场粪污,具有无排污口、无臭味、易操作等优点,深受广大养猪场户欢迎。据统计,在短短的1年时间内,全省各地已有377家规模养猪场应用,生猪存栏89.6万头,兴建异位发酵槽近30万立方米,日处理粪污能力达到8990吨;预计到年底将突破500家养猪场,生猪存栏100万头以上。
2.养猪场实现污水零排放。科学试验显示,每年每立方米垫料可减少氨氮排放5.4千克、COD排放108千克。此外,由于养猪场无须配套沼气工程系统,不存在排污口水质是否达标问题,更不存在污染环境现象,监管十分便利。
3.猪场粪污变废为宝。实践经验表明,每出栏1头肥猪可生产腐殖质约200千克,按出场价250元/吨计,1个万头猪场年可增收50万元,扣除所有成本后,每出栏1头肥猪获纯利15元;如按12.5%的配比加工有机肥,可生产有机肥1.6万吨/万头。
4.生猪发病率大幅降低。采用这种技术模式,猪只与垫料彻底分离,有效克服了原位(舍内)发酵床对生猪生长健康的负面影响,生长育肥猪呼吸道等疾病发病率降低65%以上,成活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相同体重出栏天数缩短7~9天,经济效益显著。
5.环保设施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以万头猪场为例,采用能源环保型模式的,其沼气工程系统总投资600万元以上,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以上,而采用异位发酵床模式的最多投资不超过250万元,占地面积不超过2000平方米,投资和占地分别减少58%和85%。
二、主要做法
1.开展联合攻关研究。针对福建省生猪养殖方式及其对农业面源造成污染的实际,2013年以来,福建省畜牧总站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与省农科院、福建省农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异位(舍外)发酵床养猪粪污处理系统”“畜禽粪污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处理技术”研究成果,为推广异位发酵床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一是利用新闻、网络媒体广泛宣传异位发酵床治理猪场粪污的好处;二是建立上下联动的技术培训机制,省、地、县、乡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217期,培训各级部门领导、畜牧站长和养猪场业主累计14000多人次;三是向养猪场户发放专业技术资料8000份、明白纸3000份;四是全省组织2250批次,派出技术人员6750人次,深入猪场进行答疑解惑和现场技术服务工作,确保了发酵床使用效果。
3.建立以点带面推广模式。一是建立三级示范场27个,其中省级8个、地市级6个、县级13个;二是召开示范场现场观摩会,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4.将异位发酵床相关设施设备纳入有关投资项目建设内容。一是把猪栏铺设漏缝地板、安装节水饮水器、雨(饮)污分流和高压冲洗机等减量化设施设备,纳入生猪标准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内容,给予50%的补助;二是把翻抛机、发酵槽等异位发酵处理设施设备列为环保工程建设项目内容,按照投资总额的50%~70%补助。据统计,仅2016年全省共投入2.89亿元,惠及1500多家养猪场户。
三、主要体会
1.政府领导重视是推广异位发酵床技术的关键。一是省政府、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出台的设施农业扶持政策中,每年都把异位发酵床列为补助对象,加以扶持;二是省农业厅印发《异位发酵处理猪场粪污综合技术规范》。从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全方位鼓励推广应用异位发酵床技术,解除了养猪场户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应用异位发酵床技术的积极性。
2.源头减量是异位发酵床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科学试验反复证明,从产污源头上严控饮、用水量,特别是要严禁水冲清粪,才能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和发酵。
3.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是推广异位发酵床技术模式的捷径。各级政府及农牧部门具有公信力,各地为环保、治污企业搭建各种平台,让企业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对迅速推广异位发酵床技术模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